2014年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

2014年是我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按照“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发展思路,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加快结构调整。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继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十二五”顺利收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奉贤区全年实现增加值668.4 亿元,可比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可比下降5.3%;第二产业增加值397.5亿元,可比增长1.4%,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9.6%;第三产业增加值253.6亿元,可比增长7.2%,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95.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增加值的比重为2.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5%,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9%,上升2.0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收情况良好。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为23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7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年税收收入225.12亿元,同比增长12.1%。税收收入分税种看,增值税104.46亿元,增长17.1%;营业税28.09亿元,增长2.5%;个人所得税20.39元,增长15.5%;企业所得税52.33亿元,增长8.9%。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5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8亿元,同比增长9.1%;教育支出25.06亿元,同比增长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0亿元,同比增长15.7%;医疗卫生支出7.71亿元,同比增长15.0%;农林水事务支出7.65亿元,同比增长11.2%。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0.9亿元,比上年下降0.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05亿元,同比下降93.4%;第二产业投资113.6亿元,全部为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3.5%,所占比重为39.1%,比上年降低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77.3亿元,同比增长11.0%,所占比重为60.9%,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投资126.7亿元,同比增长2.4%。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基础设施投资31.57亿元,同比增长5.7%

二、农业

农业生产提质减量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3.4亿元,比上年下降5.5%。其中,种植业产值23.2亿元,同比下降2.9%;林业产值0.8亿元,同比下降11.9%;畜牧业产值10.9亿元,同比下降13.9%;渔业产值7.2亿元,同比下降1.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10.3%。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的产值比例53.4:1.8:25.1:16.6:3.1。

 

2014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夏粮

  秋粮

万吨

万吨

万吨

    10.6

     2.5

     8.1

-2.8

6.2

-6.2

油菜籽

万吨

0.2

-21.5

蔬菜

万吨

44.4

-5.7

   生猪出栏

万头

49.6

-10.0

   鲜蛋

万吨

1.0

-25.0

家禽

万羽

270.0

-55.5

牛奶

水产品

万吨

万吨

1.7

1.9

3.1

-22.5

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政策助推家庭农场发展,年内新增168家粮食家庭农场,累计212家,累计经营面积3.1万亩。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目前有61家合作社评为市级示范性合作社,占全市的34%,推荐20家合作社参评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有效体现,培育和引进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98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个、区级龙头企业40个。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的作用,带动全区农户9.8万户,辐射带动率75%以上。

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年内全区累计共停养拆除生猪养殖户350家,其中拆除生猪养殖户155家;累计共拆除棚舍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折算复耕占地面积491.94亩;累计生猪减量13万头,完成年度生猪减量任务目标;累计能繁母猪减量7759头,完成年度生猪减量任务的129.3%,完成三年总任务的38.8%。累计减少外来务农人员11337人,累计完成三年减控任务的49.5%。累计拆除农田棚舍5120户,完成治理任务的67.6%。累计拆除棚舍面积36.1万平方米,完成治理任务的57.6%。

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深入推进。目前全区流转总面积15.1万亩,占可流转面积24.41万亩的61.86%,进入市流转信息平台的流转面积有14.5万亩。大部分新签订的流转合同期限一般低于三年以下,平均流转价格为1075.71元/亩。目前,100亩以上规模经营水稻面积6.7万亩,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47.8%;规模种植绿叶菜面积8000亩,占全区绿叶菜种植面积的1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提质。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64.7亿元,可比增长0.1%。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22.3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85.4亿元,比上年下降1.0%,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产值前百位企业支撑作用显著,产值前百位企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877.0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低于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近六成,高达55.3%

 

八大重点行业支撑力逐步恢复。八大重点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96.8亿元,同比下降0.2%,降幅低于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产值的比重达到56.6%,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年内,八大重点行业产值增速自6月份以来逐步企稳,所占比重也自8月份以来逐步回升,反映我区重点行业对规模工业经济的支撑力开始走强。分行业看,八大行业产值增长呈现三升五降格局。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配件分别增长114.0%9.3%4.5%,精细化工、智能电网(输配电)、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分别下降22.2%11.3%11.3%11.3%7.2%

工业经济效益受重点企业带动恢复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8.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润总额93.0亿元,同比增长45.2%。当期亏损单位数195户,同比增长1.6%,亏损面达18.1%,亏损企业亏损额21.7亿元,同比下降12.9%。分行业看,我区八大重点行业完成利润总额68.9亿元,同比增长74.4%,主要原因在于重点企业战略重组的带动作用。

建筑业产值逆势上扬。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2.8亿元,可比增长19.2%,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有196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4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27.4亿元,增长30.2%,安装工程产值13.8亿元,增长21.3%。竣工产值79.2亿元,比上年增长68.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6%;竣工面积24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9%。

四、国内商业

消费品市场保持缓中有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42.4亿元,同比增长11.3%;穿的商品零售额73.4亿元,同比增长17.7%;用的商品零售额144.1亿元,同比增长10.5%;烧的商品零售额17.4亿元,同比增长14.1%。分经济类别看,国有、集体、私营、其他经济分别为8.5亿元、46.7亿元、172.2亿元和149.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2%、12.3%、12.6%和12.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75.9亿元,同比增长12.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7.5亿元,同比增长3.2%。

三大类商品销售强劲。服装鞋帽针纺织类、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三大类商品销售强劲。全年服装鞋帽针纺织类、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分别为9.33亿元、15.14亿元、9.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18.4%、8.5%,分别高于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水平30.8个百分点、16.6个百分点、6.7个百分点。3大类商品零售额合计为34.38亿元,占限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达三成以上。

商品销售保持平稳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可比增长13.6%。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至年末,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3.7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五、交通、邮政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平稳。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2亿元,可比增长12.5%。年内,快递业务量完成2968.22万件,同比增长62.6%;业务收入完成2.81亿元,同比增长56.4%。全年共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6亿元,比上年下降7.7%。全年收寄函件563.6万件,同比下降7.2%;包件13.9万件,同比下降1.4%;特快专递8.9万件,同比下降22.6%;汇票17万件,同比下降25.4%。全年投送各类邮件4346.5万件,同比下降18.9%;投送各类报刊2428.6万件,同比下降2.5%。

南上海休闲之区展露崛起之势。全区拥有星级饭店6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4A旅游景区3个(森林公园、碧海金沙、都市菜园),3A旅游景区2个(花米庄行、玉穗绿苑)。重点集聚大海湾、新城等片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引领全区旅游整体提升,努力打造南上海休闲之区。全年接待游客为819.5万人次,同比增长17.9%;旅游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旅馆饭店共接待客人113.3万人次、营业收入14.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0%和3.9%;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680.7万人次、营业收入14.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6%和9.3%;33家旅行社共接待游客25.49万人次、营业收入2.3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8.8%和19.8%。

六、金融业

金融业运行稳定,证券交易持续高涨。全年实现金融增加值30.4亿元,可比增长3.7%。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分支机构24家,年内新增1家,分布经营网点137个,新增4个。证券业10家,年内新增2家。至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143.6亿元,比年初增长6.0%。各项贷款余额886.3亿元,比年初增长8.6%。股市成交延续上年的迅猛走势。全年证券交易总额1691.7亿元,比上年增长63.1%;其中A股成交1263.8亿元,比上年增长66.2%。

金融机构存贷款

指标

绝对值(亿元)

比年初增减(%)

各项存款余额

1143.6

6.0

#企业存款

519.5

4.5

 居民储蓄存款

624.1

7.3

各项贷款余额

886.3

8.6

#短期贷款

250.7

-11.5

   中长期贷款

635.5

19.3

#住房按揭贷款

161.7

21.2

七、对外经济和非公经济

对外贸易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进出口总额114.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出口总额73.0亿美元,增长3.7%;进口总额41.3亿美元,增长2.6%。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7.1亿美元,增长4.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6%。机电产品出口27.0亿美元,增长3.8%。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8.5亿美元,增长4.3%;加工贸易出口31.9亿美元,增长2.8%;其他贸易出口2.6亿美元,增长5.6%。出口额位列首位的国家为日本;出口额排名前列的地区是亚洲、北美洲、欧洲。

出口市场结构

类别

绝对值

(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出口总额

730095

3.7

 

358084

5.2

  #

146391

8.2

     

71369

1.8

    中国台湾

32582

0.1

北美洲

136875

1.9

  #

120358

-0.3

131313

5.8

大洋洲

41282

-3.1

拉丁美洲

40031

6.7

 

2014年主要商品出口金额及增长速度

 

商品类别

金额

(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

271152

3.8

贱金属及其制品

79115

-6.1

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

75299

7.7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72584

9.7

杂项制品

72359

4.3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

45110

7.2

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

30445

-0.4

外资招商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19项,与上年持平;吸引合同外资金额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8%,实际到位金额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合同外资向第三产业倾斜,第二产业共吸收外资2.0亿美元,比重为32.5%;第三产业共吸收外资4.1亿美元,比重为67.5%。全年批准总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直接投资项目10项,合同金额48003万美元,占合同外资的比重达78.6%。投资项目数分地区和国别看,香港(49个)、美国(22个)、台湾(20个)位列前三位。

千人计划”构筑引才聚智新高地。年内,新增落户项目28个。两年多来,已有54个项目成功入驻,提前完成了3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目前,创业园共有中央千人计划专家27名,上海千人计划专家8名,其他相应海外高层次人才19名。

非公有制经济贡献率日益提升。全区税收收入中,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36.8%,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为29.2%,港澳台所占比重为4.9%。截至年底,全区共注册私营企业12.9万户,比上年增加35.5%;当年新增3.4万户,比上年增长121.1%。私营企业完成税收82.9亿元,同比增1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以及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完成产值711.8亿元和630.8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4.9%和39.8%。

商贸型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商贸型新纳税项目数1.5万户,比上年增长28.1%,商贸型企业完成税收88.8亿元,增长19.5%,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比重39.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的进度目标。

八、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虹梅路越江工程双向隧道实现贯通。环城北路、奉浦大道道路工程完工,新林公路基本建成。停车保养场建成使用。轨道交通5号线奉贤段全面开工建设,环城东路等4个地下站点建设有序推进。快速公交BRT项目部分路段完成施工招标。区公共交通规划、公共自行车规划、南桥新城静态交通规划、南桥新城有轨电车规划顺利完成专家评审。南上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完成中期成果。S4互通式立交项目完成专项规划并启动建设。

公共事业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我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55万立方米。全年售水总量为10229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7%。其中,生活用水3272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9%。全年全区用电量7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其中大工业用电53.4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6.9亿千瓦时。至年末,全区天然气管线长度达899公里,比上年延长4.4%。全年天然气销售量880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24.5%。家庭用天然气户数13.4万户,比上年增20.3%。全年液化气销售量2.7万吨,比上年增3.6%。

公用事业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

自来水日供水能力

万立方米

55

0.0

自来水售水总量

万立方米

10229

-2.7

# 生活用水

万立方米

3272

-2.9

    工业用水

万立方米

4346

-5.2

用电量

万千瓦时

747173

2.1

# 居民生活用电

万千瓦时

68820

-4.8

     大工业用电

万千瓦时

534243

3.1

液化气销售总量

26768

3.6

天然气销售总量

万立方米

8802

24.5

房地产市场供需疲软。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可比下降16.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4%。房屋施工面积740.3万平方米,下降13.8%,其中,新开工面积134.3万平方米,下降46.2 %;房屋竣工面积62.6万平方米,下降35.3 %。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滑。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0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9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6%;全区商品房销售额121.3亿元,同比下降33.7%。全区空置房面积6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发展有序推进。全区共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226所。其中,幼儿园79所,幼儿25889人,教职工2846人;小学36所,学生27414人,教职工2075人;初中13所,初中生10852人,教职工1020人;高中7所,高中生5510人,教职工76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1所,小学生15969人,初中生11602人,教职工2329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生687人,初中生401人,高中生468人,教职工168人。普通教育中,幼儿园学生25889人(其中民办10556人),专任教师1720人(其中民办465人);小学生44070人(其中民办9845人),专任教师2629人(其中民办529人);初中学生23099人(其中民办401人),专任教师1781人(其中民办37人);高中生5978人(其中民办468人),专任教师584人(其中民办30人)。高考成绩再创新高,2014年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87%,奉贤中学一本上线率达84%。

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来奉办学。格致中学奉贤校区、上海民办铭远双语高级中学等落地,尚同中学、实验中学崇实校区等建成开学,提升了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格致中学奉贤校区已建成,9月迎来第一批学生,首次招生4+1个班级,有2个班级招收奉贤学生,奉贤学生总数超过50%。上海民办铭远双语高级中学引进澳大利亚楷模国际中学和美国洛杉矶费尔蒙特中学合作开设国际文凭课程(IBDP),引进经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凭课程,目标是办成一所高标准起点、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国际化理念的学校,将进一步提升奉贤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已与英国赫德公学等国外优质学校进行了合作洽谈。

以随迁子女教育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加强管控,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依法在奉贤受教育的权益,严格控制学校接受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校就读。全区共受理随迁子女入学申请5314人,已经公示安排的随迁子女4353人(分别安置在公办学校2954人,在随迁子女民办小学139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36人。全区公办幼儿园小班共招收随迁子女1467人,占小班总人数的33.9%。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速推进。获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290项,获得支持资金4386.5万元。9 家企业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获得支持资金1050万元。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2家,年末累计数已达到388家。6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343万元。118个项目列入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1590万元。4个项目列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获得资金支持700万元。3个项目列入市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医合作项目,获得资金支持350万元。全年全区专利申请数3190件,其中发明专利780件,实用新型1967件,外观专利443件。专利授权数2435件,其中发明专利181件,实用新型1933件,外观专利321件。

区校融合工作全面深化。在巩固与在奉大学合作的基础上扩大了与上海交大等区外高校的合作,奉贤区与上海交大7月签署了全面合作的战略框架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桥园区”已实质性启动,上海汇智天地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交大背景的科技企业已入驻园区。上海交大(奉贤)产学研合作促进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生物技术研究院“动物细胞反应器大规模培养技术研发与技术推广平台”正式落户张江奉贤园。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基地建设已签约。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30名来自各高校的教授深入我区30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组建了3家院士工作站。共采集企业技术难题83项,69项与高校成功对接,其中34项申报了市联盟计划项目。

张江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积极推进张江高新区奉贤园建设,启动编制《张江高新区奉贤园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获得张江专项立项9项,获得张江资助资金1250万元。全年奉贤园完成工业总产值355.4亿元,税收收入37.6亿元,出口创汇13.1亿美元,营业利润2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6.8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区电视台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关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文明城区创建、好家风·好家训、拆除违法建筑、感动奉贤候选人物以及《小涂带你看新城》、《一个站点一座城市 一个标志》、《中国梦 贤城美》、《品牌成长故事》等20多项主题系列报道,全年电视播出时间达6553小时。区广播频率95.9兆赫坚持“阳光959”的品牌定位,每天直播达10小时,全年广播播出时间达5941小时。全年共播出广播电视新闻4180篇。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以第三届文化艺术节、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第16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群文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奉贤区第四届阅读节、奉贤区职工艺术节、海湾森林公园生态音乐会、市民器乐演奏大赛、驻奉高校风采展示月、“八·一”军营文化周、第九届“艺术之星”大赛、“迎国庆”市民合唱大赛、“言子杯”上海·奉贤全国学生书法大赛等活动,不断增强文化传承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据统计,全年全区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共1654场,观众人数达120余万人次。

文化服务阵地功能、服务不断健全。区图书馆流通人次达146万人次,书刊流通量达到122万册次,新增办证量5529张。全区各影剧院共放映电影4.8万场、观众117.3万人次、放映收入4439.3万元;全区数字电影放映点放映场4542场,观众人数达到21.2万人次;全区十支流动放映队共放映公益电影1027场,观众人数达30.7万人次。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高。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257所(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1所(其中1所分支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2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所,其他卫生机构7所。全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5186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4776张,民营医疗机构410张。全区卫生人员62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06人,包括执业(助理)医师2005人,注册护士2062人。全区医疗机构共完成门急诊总数566.5万人次,同比上升9.3%;出院8.22万人次,同比3.6%;区级医院住院病人手术3.44万人次,同比上升14.8%。

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推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健康管理19.26万人。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184对。完成户籍妇女妇科病和乳腺病筛查4.53万人,筛查出生殖系统疾病1.02万例,发现宫颈癌、乳腺癌等19例。累计为5.17万名60岁以上本区户籍人群免费接种肺炎疫苗,接种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对7.08万名中小幼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共查到龋齿8.82万颗,充填4.19万颗,龋齿充填比47.51%。继续开展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累计完成初筛7.05万人,肠镜检查8836人,查出癌前期病变1366例,大肠癌82例。

家庭医生卫生制服务不断完善。累计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35.31万人,接诊签约居民58.96万人次,双向转诊3.24万人次,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4.72万人,为肿瘤晚期患者和临终老人提供舒缓疗护(临终关怀)服务67人。

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年内,新建百姓健身步道10条、百姓健身房2个,百姓游泳池1个。截至年底,全区已建成516个健身苑点、26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9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5条百姓健身步道、11个百姓健身房、2个百姓游泳池、1个区级市民体质监测中心。

竞技体育创造新成绩。至年底,输送一线运动员11人,二线运动员53人,三线注册运动员达1084人,参训人数突破2000人。9月,我区运动员张亚菲在2014仁川亚运会上获得女子飞碟双多向团体冠军、个人亚军,李君获男子飞碟双多向团体亚军。承办 “2014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排位赛U12上海站比赛” 、“上海市青少年网球公开赛”、“上海市青少年帆板锦标赛”等市以上赛事13次,区级青少年赛事20余次。参加市以上各类赛事150余次,参赛人数近5万余人次。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今年,我区积极倡导“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锻炼科学化”的健身理念,认真开展好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节等各类主题活动,积极参与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共参与18个大项,参与人数达20余万人次。举办第十届“和汇杯”乒乓球比赛、第九届“伟星杯”篮球比赛、第十届“悦华杯”羽毛球比赛等十大品牌赛事;承办2014年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上海国际友人风筝会,包括龙类、翅类、板类、串类和运动芭蕾双人5个项目,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5支代表队300余名运动员参加。据统计全年共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和赛事300余次,近30万人次参与。举办2014索道滑水世界杯(上海站)、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乡镇田径特定项目比赛等国家级以上赛事。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至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20.09万户,户籍总人口为52.69万人,比上年增加16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71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67.8%,比上年增加3734人。户籍人口出生人口3193人,出生率6.07‰,死亡人口4026人,死亡率7.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8‰。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82.28岁,比上年增长0.13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9.85岁、女性为84.56岁。至年末,常住人口116.76万人,比上年增长1.2%,增速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60.8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2.1%。

外来人口有序导入。年内,随着农业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以及人口调控力度加大,在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审核、不规范畜禽养殖整治、田间窝棚整治等重要调控措施的直接影响下,实有人口实现5年来首次负增长。截至年底,全区实有人口115.78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62.23人,比上年底减少1.2万人。

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31354个;城镇登记失业5080人,控制在市下达指标6290人之内;扶持成功创业组织508户,带动就业2540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95人;职业技能培训22256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据城镇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6444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611元,比上年增长10.8%。至年末,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740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896元,比上年增长12.2%。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31辆,空调170台,移动电话225部,计算机98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13辆,彩电154台,洗衣机73台,热水器56台,移动电话177部,空调77台,计算机36台。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8平方米;农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61.6平方米。

“四位一体”住房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全年公共租赁住房新增任务150套,实际完成258套;竣工供应任务100套,实际完成168套。廉租住房新增租金配租57户,实物配租80户;我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共366户申请家庭交房入住。着力推进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工作,自2010年至今,拟配建保障房的土地有73块,可配建保障性住房40.3万平方米,其中22块已出让,可配建保障性住房16.7万平方米。全年按要求签订商品住宅中配建保障性住房协议22个,2065套,16.7万平方米,尚在建设中。

社会保险继续完善。至年末,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单位数28171户,参加城镇社会保险人数共42.09万人(包括离退休人数5.51万人,比上年增长9.2%),比上年增长5.8%。有36.59万在职人员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20.11万人,参加城镇生育保险人数为20.08万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为35.77万人。

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自2014年5月1日起,本市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保)制度。进一步加大城乡居保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政策知晓率和参保积极性。全年城乡居保养老金发放人数为5.3万人,平均养老金为688元 /人·月,发放养老金总额为42760万元。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工作,全年办理征地项目28 件,涉及被征地人员落实小城镇社会保险480 人,至年末,按月领取小城镇养老金人数为6.56万人。新农合保障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年内参合9.42万人,应保尽保率保持100%。全年共补偿140.97万人次,补偿金额20147.18万元。

社会救助帮困工作不断推进。全年全区共有41427人次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保障金2215.65万元,全区12688人次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救助资金505.88万元,救助的困难户有8635户;年内共实行医疗救助2497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064.71万元。

老年福利事业建设不断加强。至年末,全区有养老机构30家,拥有床位5394张;老年日托机构14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88家;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15家,服务人员1580人,累计服务对象8030人。

十二、节能环保和公共安全

节能工作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随着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减停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用能延续负增长趋势。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06.3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067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80.21万吨标准煤,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7%,已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19%

创模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据统计,截至年底,创模共180项任务,已启动156项,启动率达到99%(去除资料类20项、顺延项目3项),已完成138项,完成率达到88%。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82项任务(市级项目35项),已启动77项(市级项目34项),启动率达到100%(去除顺延项目5项,其中市级1项),已完成76项,完成率为99%。我区空气质量(API)优良率为97.3%

生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稳步推进生态工业区的创建,目前工业综合开发区已完成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并顺利通过环评部专家评审,星火开发区、化工分区已完成规划编制。有序开展生态镇村建设,截至年底共建成2个国家级生态镇,2个上海市生态镇。建成6个市级生态村、105个区级生态村,8个市级安静小区,14个区级绿色小区,35所区级绿色学校。已建成2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2个区级环境教育基地,2所学校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

市容环境面貌和城市管理质量提升显著。持续提升湿垃圾处置设施运营效能,完成690吨/天的减量任务;创建垃圾分类小区11776户、机关10所、学校30所、菜场15家、企事业单位101家;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中心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中。大力实施绿化建设和管理,重点对22块测评点绿地开展补种和土壤改良,优化花坛布置,提升公共绿地面貌;推进泽丰路、解放东路和南亭(南奉)公路等三条林荫道建设,与原有行道树树冠连成绿廊,提高绿化覆盖率,至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为276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27.97%。

社会秩序保持安全稳定。年内,我区工厂企业工伤死亡事故数保持平稳,全年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3起,比上年增加1起,死亡14人,比上年增加2人。全区刑事立案数7455起,比上年上升5.5%。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907起,增加1912起,死亡58人,同比持平,经济损失29.15万元,同比下降1.0%。火灾事故大幅下降,发生191起,下降46.2%,死亡人数2人,减少1人,经济损失151.0万元,下降87.7%。

 

说明:

1、  本公报增加值绝对值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以可比价格计算。

2、  本公报工业、农业产值绝对值均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以现行价计算。

3、  本公报中涉及的统计数据最终以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