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7日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紧紧围绕区委“一个聚焦、六个坚持、六个着力”的总体思路和区政府56项重点工作任务,以“三减三增”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全区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和保障水平持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区全年实现增加值685.8 亿元,可比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0亿元,可比下降4.2%;第二产业增加值386.2亿元,可比增长2.6%,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65.0%;第三产业增加值282.7亿元,可比增长9.8%,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6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增加值的比重为2.5%,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3%,下降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2%,上升3.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为26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8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税收收入247.72亿元,同比增长10.0%。税收收入分税种看,增值税118.96亿元,增长13.9%;营业税31.97亿元,增长13.8%;个人所得税25.22亿元,增长23.7%;企业所得税50.33亿元,下降3.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6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25亿元,下降2.3%;教育支出22.68亿元,下降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4亿元,下降11.0%;医疗卫生支出9.22亿元,增长19.6%;农林水事务支出8.78亿元,增长14.9%。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2.0亿元,比上年增长0.4%。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45亿元,同比增长400%;第二产业投资93.5亿元,全部为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7.7%,所占比重为32.0%,比上年降低7.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98.1亿元,同比增长11.7%,所占比重为67.8%,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投资146.2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8.7亿元,同比增长25.9%。

二、农业

农业结构有序调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1.6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其中,种植业产值22.1亿元,同比下降4.5%;林业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46.5%;畜牧业产值10.3亿元,同比下降5.3%;渔业产值5.8亿元,同比下降19.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3.8%。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的产值比例53.2:4.6:24.8:14.1:3.3。

 

2015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10.4

-2.0

夏粮

万吨

2.2

-12.2

秋粮

万吨

8.2

1.2

油菜籽

万吨

0.1

-34.9

蔬菜

万吨

37.8

-14.8

   生猪出栏

万头

40.3

-18.7

   鲜蛋

万吨

1.0

-4.2

家禽

万羽

282

4.4

牛奶

水产品

万吨

万吨

2.0

1.8

13.0

-7.7

新型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年内新增粮食家庭农场175户,累计344户,累计经营面积5.16万亩。全区累计工商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5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2家,市级标兵社4家,市级示范社61家(占全市34%),区级示范合作社81家。全区累计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8家,区级16家。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不断加强。共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1046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39%。全区累计停养拆除生猪养殖户624家,其中拆除生猪养殖户256家,累计拆除棚舍建筑面积29.66万平方米,折算复耕占地面积704.96亩 。生猪减量累计30.48万头,完成三年总任务的76.6%。能繁母猪减量15220头,完成三年总任务的76.1%。田间棚舍整治基本完成,累计拆除农田棚舍7580户,完成治理任务的100%,累计拆除棚舍面积62.58万平方米,完成治理任务的100%。减少外来务农人员18407人,完成减控任务的80.3%。

农村管理与改革继续深化。全区150个村完成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区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9.94万亩,签订流转合同3685份,占可委托面积的60.7%,其中进入土地信息管理平台的流转面积18.09万亩,占可委托面积的55.0%。通过土地流转有力推动规模化经营,其中水稻规模化经营面积达9.1万亩,占水稻实种面积的6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3.6亿元,可比增长2.5%。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32.3亿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12.7亿元,比上年下降6.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3%。产值前百位企业支撑作用显著,产值前百位企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835.8亿元,同比下降0.2%,降幅低于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55.3%,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两极分化。八大重点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00.2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低于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产值的比重达到52.9%。年内,八大重点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走势,产值增长呈现一升七降格局。新能源增长64.4%,汽车配件和电子信息行业情况较好,分别下降0.9%5.8%,其他五个行业降幅达到两位数。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6.5亿元,同比下降4.1%,实现利润总额97.1亿元,同比下降9.4%。当期亏损单位数207户,同比增长35.3%,亏损面达19.3%,亏损企业亏损额19.6亿元,同比增长0.2%。

工业转型扎实推进。深化土地利用生命周期管理,出台关于运用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标准,推进工业(服务业)用地二次开发的实施意见,推进企业ABCD分类管理,完成全区12104户企业绩效评估,完成鼎丰酿造、申能电厂等搬迁。加快重点区域转型发展,江海经济园区、星火开发区、生物科技园区整体转型有序推进。不断提升产业能级,积极支持申能热电、协鑫集成等企业发展。积极打造“东方美谷”品牌,提升产业形象。区内形成了涵盖美容护肤品、香水、日化用品、保健品、生物医药等多个门类的产业集群区,集聚了以如新、伽蓝、韩束、科斯美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建筑业产值下降明显。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2.6亿元,可比增长3.9%,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有193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26.1亿元,比上年下降12.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0.7亿元,下降13.1%,安装工程产值11.7亿元,下降15.2%。竣工产值77.0亿元,比上年下降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66.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8%;竣工面积17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8%。

四、国内商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96.6亿元,同比增长12.8%;穿的商品零售额55.2亿元,同比增长10.4%;用的商品零售额184.6亿元,同比增长16.8%;烧的商品零售额63.0亿元,同比下降0.4%。分经济类别看,国有、集体、私营、其他经济分别为8.9亿元、49.7亿元、183.9亿元和156.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9%、12.3%、12.5%和11.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11.6亿元,同比增长11.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8.1亿元,同比增长6.2%。

新型业态稳步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便民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不断涌现,现已形成以中石化、中石油、苏宁电器、永乐通讯、大润发、宝龙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连锁经营企业。连锁经营领域已经涉及副食、医药、燃油、餐饮等10多个行业。全年全区纳入监测统计的61家连锁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64.58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额一半以上,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贡献率为2.9 %。

商品销售保持平稳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5.2亿元,可比增长9.2%。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3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五、交通、邮政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平稳。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8亿元,可比增长9.6%。年内,快递业务量完成4672.9万件,同比增长57.4%;业务收入完成3.73亿元,同比增长32.7%。全年共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年投送各类邮件4006万件,同比下降7.8%;投送各类报刊2378.1万件,同比下降2.1%。

海农特色旅游品牌不断提升。积极打造和提升奉贤旅游品牌,加大区域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创新旅游产品,加快产业融合与品牌塑造,进一步推进奉贤海农特色休闲旅游品牌可持续发展。全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达852.22万人次,同比增长4.0%,旅游收入达到32.66亿元,同比增长5.4%。

六、金融业

金融存贷运行稳定,证券交易先扬后抑。全年实现金融增加值36.4亿元,可比增长16.1%。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分支机构24家,分布经营网点141个,新增4个,证券业9家。至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219.8亿元,比年初增长6.7%。各项贷款余额938.8亿元,比年初增长5.9%。证券市场起伏较大。全年证券交易总额55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0.2%;其中A股成交475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6.3%。

金融机构存贷款

指标

绝对值(亿元)

比年初增减(%)

各项存款余额

1219.8

6.7

#企业存款

563.7

8.5

 居民储蓄存款

656.1

5.1

各项贷款余额

938.8

5.9

#短期贷款

245.0

-2.3

   中长期贷款

693.8

9.2

#住房按揭贷款

192.4

19.0

七、对外经济和非公经济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全年进出口总额1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2%。其中出口总额66.5亿美元,下降9.0%;进口总额40.7亿美元,下降1.3%。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3.1亿美元,下降8.5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9%。机电产品出口24.8亿美元,下降8.6 %。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6.4亿美元,下降5.5%;加工贸易出口27.1亿美元,下降15.1%;其他贸易出口3.0亿美元,增长15.0%。出口额位列首位的国家为日本;出口额排名前列的地区是亚洲、北美洲、欧洲。

出口市场结构

类别

绝对值

(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出口总额

664725

-9.0

 

319895

-10.7

  #

116776

-20.2

     

71117

-0.4

     

32499

0.1

北美洲

142611

4.2

  #

127997

6.4

115006

-12.4

大洋洲

34754

-15.8

拉丁美洲

33428

-16.5

 

2015年主要商品出口金额及增长速度

 

商品类别

金额

(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

247760

-8.6

杂项制品

71930

-0.6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65564

-9.7

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

62903

-16.5

贱金属及其制品

62653

-20.8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

45616

1.1

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

27713

-9.0

外资招商结构日益优化。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88项,比上年增长31.5%;吸引合同外资金额6.1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际到位金额3.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5%。合同外资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共吸收外资2.1亿美元,比重为34.4%;第三产业共吸收外资4.0亿美元,比重为65.6%。全年批准总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直接投资项目10项,合同金额4.4亿美元,占合同外资的比重达71.9%。投资项目数分地区和国别看,香港(71个)、台湾(48个)、美国(21个)位列前三位。

千人计划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截至年底,创业园共计落户项目74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项目30个(年内引进7个),地方千人计划项目14个(年内引进4个),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28个(年内引进12个);另有24个项目正在重点跟踪。主要涉及生物医药项目31个(年内引进10个)、高精密制造项目13个(年内引进3个)、新材料项目7个(年内引进1个)、信息技术项目7个(年内引进4个)。

非公有制经济贡献率日益提升。全区税收收入中,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37.0%,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为28.6%,港澳台所占比重为6.1%。截至年底,全区共注册私营企业17.06万户,比上年增加32.5%;当年新增4.2万户,比上年增长23.1%。私营企业完成税收91.7亿元,同比增1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以及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完成产值679.1亿元和621.0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5.1%和41.2%。

商贸型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商贸型纳税项目数2.1万户,比上年增长41.6%,商贸型企业完成税收106.37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全区税收的42.9%,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达到三年行动计划第二年的进度目标。

八、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区两级道路基础设施项目27个,总投资396亿元。金海南路、南港路金汇港大桥等3个项目实现开工,金海中路、浦卫公路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全力推动轨道交通5号线奉贤段建设,望园路、环城东路等4个地下站点施工进展顺利,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工程实现贯通,BRT项目已确定建设模式和实施主体。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新辟6条公交线路,调整13条现有公交线路。加强农村路网建设和危桥改造。

公共事业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我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55万立方米。全年售水总量为10314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325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4061万立方米。全年全区用电量74.7亿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大工业用电52.2亿千瓦时,呈现微降走势,居民生活用电7.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11.2%。至年末,全区天然气管线长度达976公里,比上年延长8.6%。全年天然气销售量936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6.3%。家庭用天然气户数15.0万户,比上年增12.3%。全年液化气销售量2.6万吨,比上年降3.3%。

公用事业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

自来水日供水能力

万立方米

55

0.0

自来水售水总量

万立方米

10314

0.8

# 生活用水

万立方米

3253

-0.6

    工业用水

万立方米

4061

-6.6

用电量

万千瓦时

746518

-0.1

# 居民生活用电

万千瓦时

76523

11.2

     大工业用电

万千瓦时

522198

-2.3

液化气销售总量

25887

-3.3

天然气销售总量

万立方米

9360

6.3

房地产市场趋势回暖。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32.2亿元,可比增长9.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房屋施工面积807.6万平方米,增长9.1%,其中,新开工面积185.0万平方米,增长37.8 %;房屋竣工面积98.2万平方米,增长57.0%。商品房销售复苏。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9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9%,降幅比上年收窄3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8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降幅比上年收窄30.5个百分点;全区商品房销售额162.1亿元,同比增长33.7%。全区空置房面积7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234所。其中,基础教育160所,中等职业教育62所,高等教育(民办非学历)6所,其他教育机构6所。基础教育中,幼儿园学生26487人,专任教师1824人;小学生40728人,专任教师2602人;初中学生21685人,专任教师1835人;高中生5936人,专任教师593人。

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建成金水苑中学、育贤小学,迁建柘林幼儿园;完成江海一小思言校区建设,协调推进爱迪国际学校建设,引进了帕丁顿双语学校。积极与同济附小、人大附中等国内名校开展接洽,谋划引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积极推进。首批建立实验小学(实验小学-育贤小学)、南桥小学(南桥小学-恒贤小学)、育秀实验学校(育秀实验学校-江山小学)、实验中学(实验中学-教院附中)和汇贤中学(汇贤中学-古华中学)五大学区集团。“学区集团”初步实现管理、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起有利于“学区集团”发展的扶持指导、评价考核和激励表彰机制,有效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区建设启动。积极培育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获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 225项,获得支持资金1354万元。12家企业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5家,年末累计数已达到432家。65个项目列入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830万元。2个项目列入上海市农业成果转化项目,获得资金支持80万元。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日益加强。全年全区专利申请数3783件,其中发明专利929件,实用新型2292件,外观专利562件。专利授权数2472件,其中发明专利241件,实用新型1847件,外观专利384件。

区校融合工作稳步推进。与交大合作“三个一”顺利推进,奉贤交大产学研合作促进中心已正常运转,目前已经储备投资项目30余项;交大(南桥)科技园共引进企业17家,涉及电子科技、新材料制造、特种器材等领域;“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正在办理基金公司成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的筹备与募集工作。共采集企业技术需求82项,有17个项目获得上海市科促会的联盟计划项目立项资助,位列上海市第一位。推动区政府与市科协签署建立助力工程示范区协议,推进我区与各学会、院士专家的深度合作。全年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已累计获批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累计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1位,专家48位,综合排名已跃居全市前列。

张江奉贤园功能示范区进展顺利。获得张江专项9项,资金资助2014万元。全年奉贤园完成工业总产值356.74亿元,税收收入41.5亿元,出口创汇13.04亿美元,净利润41.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87亿元。“上海市智能电网产业创新基地”和“上海市新药创制服务产业创新基地”获批市四新基地试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广播电视新老媒体融合发展。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开展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贤城先锋”系列争创活动、巩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我与区长面对面》、《身边好人》、《我们的节日》等25项主题系列报道,全年电视播出时间达5390小时。区广播电台每天直播4小时,全年广播播出时间达5840小时。全年共播出广播电视新闻10700篇,其中在央视新闻频道各时段发稿17篇。“爱看奉贤”等微信平台及官方微博影响力扩大,其中《我与区长面对面》栏目,通过新媒体发布话题帖,共吸引17000多人次阅读,参与投票的网民达3700多人次。与SMG旗下看看新闻网合作,实现《奉视新闻》和《贤城说事》两个品牌栏目成功上线。

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效应明显。开展201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第17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参与长三角滚灯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合作交流活动,举办首届上海沪剧节暨奉贤首届戏剧节、天弦琴梦——中国民间音乐家孙文明纪念音乐会、第五届奉贤阅读节、“言子杯”赛乐尔”三益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二届“言子杯”全国学生书法大赛等活动。传统文化品牌“群文四季歌”被文化部确定为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全年全区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共1309场,观众人数达112.4万人次。

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不断优化。建成徐里桥大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金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海湾旅游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截至年底,全区正常运营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有13个。区图书馆流通人次达177.8万人次,书刊流通量达到538万册次,新增办证量9836张(其中少儿709张)。全区各影剧院共放映电影4.7万场、观众159.2万人次、放映收入5947.5万元;全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181个,全年放映4573场次,观众人数达19.9万人次;全区流动放映队9支,共放映公益电影1045场,观众人数达29.8万人次。成立“群贤俱乐部”公益性文化艺术沙龙,开设11个群文辅导班,授课312课时,参与学员达2548人次。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262所(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1所(其中1所分支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7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所,其他卫生机构6所。全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5306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4866张,民营医疗机构440张。全区卫生人员647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161人,包括执业(助理)医师2039人,注册护士2129人。全区医疗机构共完成门急诊591.9万人次,同比上升4.2%;出院8.41万人次,同比上升2.3%;征兵体检、毕业生体检及从业人员、驾驶员健康体检等10.83万人;出动救护车1.60万次,急救路程37.22万公里;无偿献血1.27万人份,自愿无偿献血量达到临床用血总量的100%。

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制定下发《奉贤区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联合体医院间双向转诊服务平台,设专门联络员,在病人转诊会诊方面实行优先,对转诊的危重病人开启绿色通道。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区级医院转诊3.19万人次,区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回病人1237人次。全面建成智慧医疗三中心平台,年内服务社区居民近5万人次。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临床路径完成率达到89.88%。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巩固提升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和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果,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新增40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村卫生室。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35.31万人,对19.26万名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实施连续性规范化健康管理,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近5万人。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组建老年统一照护医疗专家团队,实现29家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全覆盖”。

体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共新建4个百姓健身房、11条百姓健身步道和1个灯光球场。全区内建成健身苑点537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4个、36条百姓健身步道、15个百姓健身房,3个百姓游泳池,灯光球场1个,体育场地面积达258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4㎡。

青少年业余训练不断夯实。年内我区向一线输送3人、二线18人,运动员达一级5人、二级15人、三级18人。体教结合学校达20家、“一镇一队”青少年运动队9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家、二线办训项目3个、市级体育传统校9所,与4家社会力量签订了6个项目的办训协议,新增三大球公益培训点2个,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个。在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获1金1银1铜;在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锦标赛获3金1银。承办了全国U12/U14青少年网球排名赛(上海奉贤站)。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承办奉贤元旦迎新长跑活动、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系列展示活动上海启动仪式、第七届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国际友人风筝会;承办上海市第八届农运会乡村特色田径比赛,在农运会中共获38个奖项;参加全国第二届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大赛总决赛,获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参加全国风筝精英赛(厦门站)和中国武汉国际风筝邀请赛,获2个第一和“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造型奖”等奖项;协调承办世界杯索道滑水(上海站)、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上海奉贤站)、“海峡杯”马术邀请赛、半程马拉松等赛事。据统计,全年全区共开展各类活动260多场次,30多万人次参与。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稳中有降。至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20.05万户,户籍总人口为52.85万人,比上年增加15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12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68.3%,比上年增加4072人。户籍人口出生人口3328人,出生率6.3‰,死亡人口4131人,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82.75岁,比上年增长0.47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9.81岁、女性为85.65岁。至年末,常住人口115.99万人,常住人口首次下降,比上年下降0.7%,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59.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1.7%,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推进。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32205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857人,控制在市下达指标6000人之内;扶持成功创业组织517户,带动就业2585人;职业技能培训21000人。全面推进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62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8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50元,比上年增长7.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12元,比上年增长8.6%。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26辆,空调155台,移动电话204部,计算机64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常住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12辆,彩电128台,洗衣机60台,热水器39台,移动电话176部,空调62台,计算机40台。年末全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3.3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0.1平方米。

住房保障目标全面实现。廉租住房新增租金配租86户,新增实物配租21户,做到了“应保尽保”。完成2014批次共有产权保障房选房、签约工作,122户家庭选到了称心的房源。公共租赁住房开工780套,完成率195%;竣工、供应1905套,完成率100%。征收安置住房开工4967套,完成率382%;竣工2934套,完成率128%;供应2100套,完成率104%。完成11.145万平方米危旧房屋处置(含1.54万平方米直管公房改造)和21.27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我区已签约的35个保障房项目累计达到2805套、22.29万平方米。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年内继续深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大力推进网上自助经办。至年末,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单位数33497户,参加城镇社会保险人数共43.34万人(包括离退休人数6.06万人),比上年增长3.0%,有37.28万在职人员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20.47万人,参加城镇生育保险人数20.42万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36.47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和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全面完成城乡居保和征地养老人员的年度待遇调整工作。自2015年1月1日起,本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20元。全年城乡居保养老金发放人数为55726人,月养老金水平已达到每人每月812元;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每人每月1350元。重点抓好未参保人员的扩覆工作,全区城乡居保已参保缴费人数为37961人,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障覆盖率任务的99%。稳步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落实工作。至年末,按月领取小城镇养老金人数6.74万人,比上年增长2.7%。全年参加新农合9.40万人,应保尽保率保持100%,补偿159.07万人次,补偿金额23441.88万元。

社会救助帮困工作不断推进。全年共有40894人次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保障金2466.18万元,全区12361人次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救助资金659.1万元,救助的困难户有8610户;年内共实行医疗救助478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393万元。

老年福利事业深入发展。至年末,全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15.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8.9%。全区现有养老机构30家,养老床位5377床,占户籍老年人口的3.5%。

十二、环境保护、土地减量化和公共安全

创模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创模共180项任务,已完成165项,完成率达92%。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97项任务(市级项目53项),已启动96项(市级项目启动53项),已完成7项(市级项目4项)。启动率达到99%(市级项目启动率达到100%),完成率达到7%(市级完成率8%)。我区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70.7%,和全市平均优良率相同,全市排名第5PM2.5年平均为54微克/立方米,比全市平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高了1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5

各项环保行动计划扎实开展。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共完成529台中小燃煤(重油)锅炉和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或改造,共取缔689台经营性小茶炉和小炉灶,21VOCs重点排放企业已基本完成治理方案编制,19家企业治理方案通过市级专家评审,15家企业完成综合治理。启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十二五”污染减排收官。

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制定《关于<奉贤区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化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的补充意见》。全年计划完成减量化任务297公顷,已立项394.2公顷,完成年度目标132.7%;拆除260公顷。

生态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管理有力推进。以“5座公园、8块绿地、20条绿色廊道”为主要任务的37个绿化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已完成环城东路、环城北路、江海路延伸段林荫道、奉秀路桥柱绿化、邬桥教育示范绿地等5个项目的建设。共新增绿地 8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0公顷,绿化覆盖率28.85%。完成环城北路、江海路、环城东路、南奉公路等4条林荫道建设,总里程达6.5公里。完成阳光酒店、奉城名人国际花园等项目屋顶绿化4300平方米,完成奉秀路桥柱及环卫设施垂直绿化8700平方米。建立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物流运行模式,全区11台湿垃圾末端处置设备投入运行,日处理湿垃圾96.2吨,完成670/日的生活垃圾减量任务。提升源头分类质量,共创建绿色账户4.8万户和分类达标居住区60个。

社会秩序保持安全稳定。年内,我区工厂企业工伤死亡事故数保持平稳,全年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3起,与上年持平,死亡15人,比上年增加1人。全区刑事立案数11585起。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631起,减少276起,死亡56人,经济损失36.31万元。火灾事故大幅下降,发生164起,下降14.1%,死亡人数1人,减少1人,经济损失207.86万元。

   
 

 

 

说明:

1、  本公报增加值绝对值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以可比价格计算。

2、  本公报工业、农业产值绝对值均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以现行价计算。

3、  本公报中涉及的统计数据最终以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