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贤城清廉故事】奉贤廉洁人物——卫肤敏
【信息来源:奉贤史志】  【信息时间:2023-07-04    【我要打印】  【关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廉洁文化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进一步弘扬廉洁文化,厚植“贤文化”廉洁土壤,“贤城清风”设置“贤城清廉故事”栏目,将联合区史志办推出“奉贤廉洁人物”系列推文,通过讲述奉贤历史上清官廉吏的生平事迹,弘扬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的清风正气,推动形成廉荣贪耻、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不辱使命 恪尽臣节 卫肤敏(1081—1129),字商彦,嘉兴府华亭县(今奉贤区奉浦街道)人。宣和元年(1119)进士,历任文林郎、谏议大夫、礼部侍郎等职。任职期间多次以临时充任的身份出使金国,舍生取义努力捍卫大宋尊严。 不畏艰险 能言善辩 宣和六年(1124),卫肤敏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宋徽宗命他临时充任给事中,去金国祝贺金主生辰。给事中为四品官,分治门下省日常公务,审读内外出纳文书,掌驳正政令的职务,而秘书省校书郎为从八品,是较小的文官职。

卫肤敏接受命令后,认为祝贺一事不妥,因为金国国主的生辰在宋徽宗生辰五日后,按照礼数两国应当相互庆贺,但未听闻金国会派使臣前来。他向宋徽宗建议由他先到燕山等候金国使臣,如若对方不来便放下礼物即走。宋徽宗觉得卫肤敏言之有理便同意了。当卫肤敏到燕山后,金国果真没派使臣前来,他把贺礼放在边境上即返回。

第二次是在宣和七年(1125),宋徽宗又让卫肤敏临时充任给事中出使金国。卫肤敏到了金国后发现金兵已经整装待发准备进攻宋朝,但他丝毫不为所屈,即将回国之际,金人答复宋朝国书时,想要用签字来代替国印。卫肤敏力持不可,称签字不可交付邻国。经过多次论辩,最终金国同意用国印来答复宋朝国书。

然而,交付国书时,金国想要让卫肤敏双膝跪地接受。卫肤敏坚决不肯,称双膝跪地接受国书是北朝的礼仪,南朝没有此种礼仪。卫肤敏极力维护南宋尊严,最终以单跪接受国书。卫肤敏的屡次争辩使得金人对他积怨甚深,在他返回途中将其羁留近半年才放归国。

碧血丹心 赤胆忠诚 建炎元年(1127),卫肤敏弹劾自己靖康初年奉宋徽宗之命接见高丽使者时有越权之罪。宋高宗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升他为卫尉少卿,之后又升任右谏议大夫兼侍读。

宋高宗心生享乐之心,准备大兴土木,修建承庆院与昇阳宫。卫肤敏痛心疾首,认为如此做法劳民伤财,决不能因此带动各地奢靡之风,上奏请求停止建造宫室。

担任起居舍人时,卫肤敏向皇上痛斥奴颜婢膝者的丑行。他指出,先前金人来犯时想保全赵氏王朝的大臣仅有十之一二,其他人或为敌人聚敛钱财,或为叛臣称颂功德,更有甚者拥戴金国国主,坏事做尽气节尽失。他恳请刚即位的宋高宗把刑法作为立国之本,对那些卑躬屈膝不知廉耻的官员加以重罚,从而匡本正源。

到了晚年,卫肤敏身患重病无法上朝,当时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苗刘之变),诛杀宋高宗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叛乱还未平定时,尚书右仆射朱胜非在太后面前进谗言,说卫肤敏借口生病坐观成败,没有做臣子的节操。一直到建炎三年(1129),卫肤敏病逝后,大家才明白他为朱胜非诬告,后来特别赠谥大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