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疾病最会“偷袭”!奉贤8月健康风险提示来啦!

发布时间:2025-08-05

  8月骄阳似火、酷暑难耐

  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

  提醒广大市民

  防范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高温中暑

  以及儿童溺水等发生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冬季气温在18℃以上的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热、皮疹及关节痛为主要特征。Chikungunya是坦桑尼亚的swahili语中的Kimakonde一词的英译,原意为“弯曲”“发生弯曲”“变成歪扭”或“屈肢疼”之意,形容病人因关节疼痛而弯腰曲背、蜷缩身体的特征体态。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

  1、旅行注意事项:在前往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游玩、工作前,可先了解当地的疫情流行情况(电话:021-62688851或拨打12360转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户外活动前,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现高热、关节疼痛、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2、做好灭蚊防害工作:上海不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疫源地,但疾病输入风险较高,建议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降低蚊虫密度,防止本地化传播,如定期清理花盆托盘、水缸、轮胎等小型积水容器,让伊蚊无处生长;家中储水容器应严密加盖,防止伊蚊产卵;种植水生植物的花瓶等容器应5~7天换水,冲洗植物根系,彻底洗刷容器内壁。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登革热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

  1、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是由伊蚊传播的疾病,因此只要做好灭蚊防害工作就可以大大降低此类疾病的感染概率。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及时对所在工作居住和生活区域进行积水清除,减少蚊虫孳生场所。

  2、采取有效的防蚊措施,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防蚊用品、户外活动时穿长衣长袖、涂抹驱避剂等。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回国人员,如出现发热、皮疹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霍 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传播。

  预防

  1、管理饮食卫生:这是预防霍乱的第一步,主要是确保食物的清洁和安全。包括对食品的来源进行严格把控,保证食物在处理和制备过程中的卫生,以及确保食物在食用前是充分煮熟的。

  2、管理饮水卫生:水是霍乱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确保饮用水的清洁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煮沸、使用消毒剂或者过滤等方式来实现。

  3、管理环境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是防止霍乱传播的关键。这包括垃圾的正确处理、粪便的妥善处理以及防止污水的直接排放。同时,可通过使用杀虫剂,清除苍蝇滋生的环境等。

  肠道传染病

  8月,细菌生长繁殖活跃,容易造成食物污染变质以及饮用水的污染,加之各种冷饮、瓜果及生冷食物陆续上市,诱发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如细菌性痢疾、伤寒和感染性腹泻,主要症状为上吐下泻。

  预防

  1、关注饮水安全。不喝生水,高温煮沸可杀灭致病微生物,可预防绝大多数介水肠道传染病。

  2、讲究食品卫生。食物生熟要分开,包括厨房中处理和保存生熟食。酱制品或熟肉制品在进食前,应重新加热。

  3、注意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过期、变质食物,生食瓜果定要洗净,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避免进食过夜未经正确保存的食物。

  4、尽早就医治疗。一旦出现腹泻、呕吐,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身边有腹泻、呕吐患者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对患者粪便、呕吐物进行消毒处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儿童意外伤害

  暑期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假期中孩子独自在家和外出游玩的机会明显增加,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人身安全。

  常见的儿童青少年伤害的主要有溺水、烫伤、误服药(毒)物、擦伤切割伤、脚踝扭伤骨折等,此外暑期期间儿童青少年需警惕猫狗咬伤。

  预防

  1、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教导孩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采取危险的行为。如不去未开发的景区探险,不在无人看护的河流、池塘或水库游泳,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闯红灯、不挑逗流浪猫狗等。

  2、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向儿童传授安全知识,让他们学习并掌握一些安全技能。

  3、排查居室隐患,为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如接触热液是造成儿童大面积烫伤的最主要原因,避免儿童有机会接触到温度超过50℃的热液。

  高温中暑

  夏季天气温度高,太阳光照射强烈,很容易引发中暑,尤其老年人和儿童,以及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运动的人群。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晕、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预防

  1、劳逸结合。夏季劳动及体育运动尽量安排在早晚期间,注意劳逸结合,确保睡眠充足。

  2、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应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品。

  3、合理饮食。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含水量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4、常备防暑药物。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生活中多准备一些防暑降温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