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浦中队:打造“治汇家”品牌 深度融入社区治理
发布时间:2024-11-13奉贤区奉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精心打造“治汇家”城市综合治理进社区特色品牌,于2023年创建了幸福里居委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以“城管工作室”为载体,将“枫桥经验”向社区延伸拓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为民服务水平。
幸福里居委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主要服务于幸福里居委区域,涵盖奉浦街道肖塘地区的两处新建住宅小区“幸福里”和“未来观邸”,两小区环境优美,容积率低,绿化率高,共有居民1700余户,且文化层次普遍较高。社区工作室坐落于幸福里小区门口北侧,设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兼具办公、接访、宣传、议事等功能,其内还设置了人民建议采集站。社区工作室以奉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为责任单位,北区分队为工作组,分队长为联络员。主要目标是以社区工作室为载体,整合资源、充实力量、拓展功能、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参与社区治理水平,打通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普法、鲜活讲台的“宣传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法,社区电子屏滚动视频宣传、楼宇公告栏、发放告知单、流动小喇叭播放等,及开展“城管执法面对面”活动,搭建宣传法律法规的“讲台”,通过鲜活的案例,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与居民群众互动交流,潜移默化地将法治意识灌输到居民心中。而且通过立体、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提升人民群众的理解度和支持度,形成了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贴心人”。把工作室作为与居委、居民零距离沟通的桥梁,响应群众呼声,将工作做细做实,宣传教育告知、现场调查核实,因势利导做疏解工作,电话联系、走访和接访等多种形式与群众沟通交心,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幸福里小区刚交付时,居民强烈反映小区西侧待建道路的洼地里,北侧工地外流的污水混合雨水,形成一条污浊的“小河”,一到夏季脏臭、蚊虫、蛙鸣等,对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针对这一问题,城管队员经过调查,先是对北侧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并予以处罚,解决污水外流问题。然后针对待建道路洼地积水,一方面向管理部门、建设单位了解该段道路建设项目计划,提出建议,促成了道路建设项目提前启动;另一方面会同居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所做的一系列处置、协调工作情况向居民详尽说明,随时通报道路建设进度,最终彻底解决了这一群众诉求。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的“老娘舅”。以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为载体,在以执法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通过沟通调解的方式,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幸福里小区有高层和叠加两种楼型,且间距较近,有一些高层楼的业主组群多人反复举报叠加楼的装修问题,双方业主矛盾较深。接到这些举报件后,城管队员对幸福里叠加楼型的装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在掌握具体情况后,逐一联系反映人,结合法律法规、小区装修公约等解释说明,同时严控新增违建,组织开展了针对叠加楼的拆违联合整治活动。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城管工作室充当“老娘舅”,与居委统一意见,由居委牵头,采取情况说明会的形式,邀请小区高层楼和叠加楼部分业主代表,通过面对面、心平气和的沟通,有效化解双方矛盾。综合治理、共解难题的“主心骨”。以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为平台,创设城管、公安、城运、城建和居委、业委、物业“4+3”深度融合的综合治理模式,多方协同,形成合力,促进社区共建共治。未来观邸小区多名业主集中反映小区存在的各类问题,因问题难以处理,居委向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求助,联络队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地查看后,主动为居委出谋划策,建议依托社区多方管理力量来解决问题。由居委召集城运中心、城建中心、公安、物业、开发商等单位,和城管执法部门一起,以议事协商会的形式,并特邀业主代表,将问题一件件摆出来分析,最终合力形成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并由各部门配合落实,发挥综合治理效能,问题迎刃而解。
(一)成为党建引领的有效载体
社区工作室打造成为了推进基层党建深入引领,扎根基层社区的有效载体,城管执法融入社区,紧紧依托社区多方管理力量,鼓励带动更多热心群众广泛参与,解决基层治理各类问题,逐渐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留下城管执法的一席之地。
(二)提升住宅小区社区治理水平
零距离回应群众的呼声,利用社区工作室将一些矛盾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里。幸福里和未来观邸两处小区从刚交付时的群诉问题频发,到平稳有序居民满意,幸福里还成为全区社区治理标杆性的住宅小区,社区工作室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助推城管执法工作群众满意度
社区工作室得到普遍认可,相关工作令社区居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大大增强,助推城管执法工作在人民群众中好评度、满意度不断上升,在2024年上半年全市城管执法工作社会满意度测评中,奉浦街道获得奉贤区第一、郊区第四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