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浦中队:共享单车从“治理”到“智理”
发布时间:2024-11-13自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开通以来,奉贤区奉浦街道的宝龙和首曲两大商圈成为共享单车的集聚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共享单车在公路、道路和盲道上乱停乱放,成为城市运行的安全隐患,破坏城市容貌和秩序。
奉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聚焦单车管理难题,组建非机动车一体化治理队伍,并联合奉浦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第三方科技创新,全国首推“蓝牙道钉”定点还车项目,依托数字化技术设置共享单车无形栅栏,实现共享单车无桩定点停放智能化管理,充分发挥商业综合体停车时空错峰潮汐特性,倡导“错峰共享”“闲时共用”,实现有限资源无限化利用,切实推动停车难问题有效破解。创新分流疏导,释放停车空间。打破道路公共空间设置停放区域的固有模式,主动与宝龙、首曲商圈协商,在商圈用地范围内增加非机动车专用停放区域,规范设置共享单车专用停放区域7处190平方米,可容纳非机动车500辆。商圈物业公司引导内部职工、商铺店员的非机动车日均100辆次驶入地下停车库停放,缓解环城东路、航南公路两侧的非机动车停放压力。创新科技为先,加强执法保障。创新提出“蓝牙道钉”智能化管理模式,让禁停区外的共享单车无法正常锁车。奉浦街道明确专用区域的使用及管理职责,由哈啰单车使用并承担停车划线、保序保洁和设施安全等职责。联动区城管执法局等执法部门,对未按规范停放在指定位置的共享单车,超一小时未整改的,对违规单车作暂扣3个月的处理,哈啰单车可向执法部门申请现场取证照片,用于启动内部惩戒机制。创新共治共享,形成长效机制。对地铁出入口附近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做到“应划尽划”,增加350辆次的停放空间。成立街道文明创建志愿者队伍,对“共享单车扶一把”,引导市民规范停放车辆。建立共享单车工作微信群,及时响应共享单车动态问题。在宝龙、首曲商圈附近500米半径范围,增设1个临时驳运点,缩短哈啰单车的运维距离(原运维距离超过10千米),实现快速、高效运维。
该项目已获得行业内首个精准定位算法类全国专利授权,实现停放误差达到亚米级,开启了共享单车智能化管理的新时代。这项智能“定点还车”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共享单车管理中的无序问题,而且平衡了市民出行需求、企业发展诉求与城市管理要求这三者关系,提升了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市容秩序得到改善。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出入口附近的共享单车停放更规范、有序,侵占公路、道路,占压盲道等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公共资源得到拓展。通过向商圈无偿借用空间,既解决因人行道狭窄,导致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且难以扩容的问题,也解决共享单车挤占私人非机动车的停车资源。同时,运维人员通过共享单车专用区域停车后,实现定期排查和清理闲置单车,避免用车和停车资源的浪费,也减少因乱停放导致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运维方单车运维效率提升。因增设临时驳运点,减少了运维企业运维距离,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运维效率,避免在上下班高峰期出现单车缺少或单车过量的情况,维护了市容秩序。智能管理得到突破。“电子围栏+智能道钉”的智能化管理让共享单车自觉停放在指定区域内,为今后全面铺开,实现向科技借人力,节省政府管理和企业运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