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城管:商场B1层“共享”给了共享单车?奉贤城管三招破解轨交站周边停车难题

发布时间:2025-02-18

轨交站周边,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停得密密麻麻,导致盲道被占、消防通道被堵、行人车辆碰撞事故频发,这是很多区域面临的城市治理老大难问题,令相关部门头疼不已。

为此,奉贤城管联合奉浦街道各部门想出了妙招,将奉贤宝龙广场内部地下停车区域共享给了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作为共享单车临时停放的蓄水池;再加上调整停车区域、数字赋能监测等招式,成功地破解了轨交5号线环城东路地铁站周边的非机动车停放难题。

招式一:螺蛳壳里做道场 向地下要空间

轨交5号线穿境而过,宝龙广场、首曲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陆续开业……在奉贤区的环城东路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的停放量日益增多,各类通行问题也随之而来。非机动车违停导致12345市民热线相关投诉激增,市民普遍反映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占用盲道,令人无法正常通行。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深度挖潜?城管队员在调研中发现,宝龙商圈西侧的地下一层非机动车职工停放点还有一部分停车空间,便与区交通委、公安奉贤交警支队、街道西部街区、营商办、管理办、哈啰单车、美团单车、轨交站点及宝龙商圈一同协商,是否可以将空间共享

一开始,宝龙商圈和共享单车运营方都有抵触情绪。宝龙认为,免费开放会增加日常管理成本,部分硬件设施也需要维修改造。共享单车运营方认为,从地面将车辆转运至地下一层,将大大增加运维成本,也会令用户体验感不佳,最终可能导致用户数量锐减。不过,经过3轮现场会议后,多方明确了街面违停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终达成一致。宝龙商圈通过设施改造,为市民提供6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同时为共享单车运营方单独划设停放区域,作为蓄水池使用,可停放约150辆共享单车。

招式二:方寸之间做腾挪 调整优化点位

蓄水池有了,如何更合理地利用空间?城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与哈啰单车运营方对接,将地铁口原本停放哈啰单车的2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调整为公共停车区,这样市民就有更大空间有序停放非机动车,同时也缩短了进站时间和距离。

同时,城管部门又在地铁站周边重新划定非机动车停车位10处,设置非机动车标志牌10处、辅助标识6处,新增停放区引导标识8处,提供直观、清晰、便捷的指引,实现分区分类停放。

在人流量较小的宝龙广场后街区域,又开辟了空间,设置外卖骑手之家,将骑手引导到这里停车,缓解地铁站口的停车压力。

招式三:数字赋能来监测 市民投诉下降

此外,奉浦街道城管中队依托数智全家统平台,联合街道相关部门布局感知设备,增设地磁感应区域12处、视频监控15处。这些智慧之眼可以对宝龙广场周边非机动车停车情况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测,准确掌握停车高峰期的车辆数量、分布情况以及停车时长等数据,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城管中队与哈啰单车等企业紧密合作,在宝龙广场周边铺设了智慧停车锁。利用卫星定位和虚拟电子围栏技术,为共享单车划定了专属停车位。当车辆没有停放在蓝牙道钉感应区域内时,系统会及时提醒用户并拒绝结算,直至车辆停到正确位置。通过技术引导,有效解决了共享单车无序停放问题,非机动车停车规范率提高到了96%

经过这一系列努力,宝龙广场周边非机动车停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市民投诉率同比下降了80%以上,市容市貌也焕然一新。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