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到39°5,浑身发抖...”2745个字记录奉城医院医护人员的“日常”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3日
“高烧到39°5,浑身发抖...”2745个字记录奉城医院医护人员的“日常”
“我倒在跨年之前
但我相信我会很快回归”
新冠感染的急重症高峰如期而至,急诊的承压空前繁重,前一段的连续作战使我倒在跨年之前,我相信我会很快回归,和急诊的同事们一起打好这场和病毒的阻击战,我相信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奉城医院急诊 张军
“每天起早贪黑
为的就是让每个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
不幸,我成为科室第一批阳的人。我看着科室内这么忙碌,我还没等好全就义无反顾地回到急诊科,这个现在最忙的科室。每天抢救病人,安排补液,转运病人。
那天我和同事们一起接诊了一个一百多岁的患者,从头至尾全程陪伴,直到把病人送入院,家属表示万分感谢!
我想我每天起早贪黑,为的就是让每个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
——奉城医院急诊 刘艳
“很开心我一直没阳
更开心的是我全程参与了救治工作”
很开心我一直没阳,我是急诊科医生中唯一还没阳的,让我更开心的是我全程参与了急诊的各种病人救治工作。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
——奉城医院急诊 黄国兰
“我至今未阳
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天选打工人’”
我至今未阳,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天选打工人”。每次抢救病人,我都是抢在年青护士的前面,冲在第一个!
让每一位患者都得最快最及时的抢救是我最大的追求!
——奉城医院急诊 秦雅芳
“我年过50
依然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阳了后没多久,就回到急诊医生这个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虽然年龄已超过50岁,但我希望用我的绵薄之力,让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奉城医院急诊 裴杰
“和病人度过2022年
在抢救和治疗患者中迎接2023年”
跨年夜,我在急诊科抢救室,和病人一起度过2022年,迎接2023年。
这个跨年之夜对我来说注定是不眠之夜,我将在抢救和治疗患者之中度过,但我觉得无怨无悔,这是我最神圣的职责!
——奉城医院急诊 夏雷风
12月中旬开始,奉城医院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就成十倍的增加。所有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地工作......
刚交班的李平医生看了一下电脑,经验告诉他今天肯定又是一个马不停蹄的日子。果然,中午1点多了病人还在络绎不绝地涌进来。直到下午2点,整整坐了7小时一动不动,此刻他才觉腰已经疼得直不起来了,又想起早晨急着接班,降压药都还没吃。
看着外边长长的队伍,他耐心解释,“我去吃个饭,马上下来,大家不要急。”
随后艰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囫囵吞枣得扒了几口饭,吃了降压药,又赶忙穿好大白继续战斗。
直到下午7点过后,一阵阵寒意袭来,浑身酸痛,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是要发烧了。
后边还有病人排队,他想着自己吃点药再坚持坚持,没想到半夜十一点多他高烧到39.5,浑身发抖......但他依然拼尽全力撑到了接班者的到来,他说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奉城医院发热门诊 梁立敏
今年是新冠疫情以来最难的一年,要说夏天的酷暑我们躲过了,这场严冬的战役才刚刚开始就让我们措手不及!
我们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高强度的工作过后,身边的兄弟姐妹们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发烧、咳嗽......最困难时期,科里就剩一名人员未感染。
但很快令人感动的事情发生了:“刚阳”的坚守岗位;“阳康”的主动提前返岗;兄弟科室们大力支持人力;在岗的人员坚持到最后,大家轮番上阵,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保障发热门诊的运行!
没有所谓的天使,只是一群平凡人,披着使命和责任;没有所谓的战士,只是一群白衣人,义无反顾地向前冲!
——奉城医院发热门诊 陈湘
又是一个跨年夜,这个点了,还有陆陆续续不少病人等着抽血、补液、CT......
这些天在充满病毒肆虐的环境里和日以继夜疲劳状态下,我们的姐妹们相继感染,但为了维持正常的工作运作,我们的护士长一直带队冲锋在前,轮番顶班,每天坚持岗位不停歇。
我们秦护士带病返岗,用嘶哑的声音,尽可能提高音量,为每位患者登记信息、安排就诊、解决问题;还有陈护士,为了不耽误第二天上班,凌晨拖着病躯在科室里挂水。
杨护士上班前一天还在整晚照顾家里生病的老人孩子……
不仅是她们,每一位倒下的医务人员只是在家静养了一两天就提前回到岗位选择共同坚守。原来没有所谓的“天选打工人”,只有负重前行的“白衣战士”,愿“疫”冬早日过去,重现繁花似锦!
——奉城医院发热门诊 陈梦浔
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迅速增多,儿科发热门诊病人一下子明显增多,最多一天门诊量要达到100多人次,有时一天还有几个热性惊厥的病儿需要抢救。
面对剧增病人,连吃饭和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晚上也一夜到天明。很快,4个发热门诊的医生都病倒了,后面再进入发热门诊的医生也一个个相继病倒。
面临10个儿科医生9个倒,李恒涛主任即使在自己生病发烧的情况下仍坚持在发热门诊值班,之前病倒的几位医生在病情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就陆续返回工作岗位,以确保儿科工作能正常开展,保证医疗安全。
除了正常的临床工作之外,我们也积极开展线上咨询服务,包括通过微信群、好大夫在线医疗及上海发布热线等多种方式为家长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由于身边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越来越多,来医院看病的人好多也是新冠病毒阳性,家长怕孩子来医院看病增加感染风险,即使孩子生病了也不愿意带孩子来医院就医;有的孩子已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在家高热不退或是咳嗽厉害等等一些问题,家长会通过微信群向我们医生寻求帮助。
我们与家长建立近20个微信群,每个群都有家长寻求帮助,我们医生都能给予及时积极的解答。
——奉城医院儿科 林束珠
阳性感染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各大医院成为了治病救灾的第一线,我们呼吸内科在领头人方雨龙主任、夏向红科长、翟晓惠护士长的带领下,坚守阵地,坚守岗位,不畏艰辛,艰苦奋斗。
在我们一个个被新冠病毒打倒之时,方主任每日都要进入阳性病房查房,夏科长还一直在阳性病房值班,顶替我们倒下的每一个人,为我们科室撑起了一片天。
当我们科室出现新冠病毒之时,我们第一时间清理消毒每一个角落。穿着防护服、佩戴面屏和N95口罩不惧艰辛,宛如身穿战甲的战士,勇赴战场,打倒每一个“敌人”。
在这个时刻没有恐惧与退离,只有坚定前行。我们风雨无阻,守护科室,守护我们自己的每个岗位,虽然每个个体力微,但我们坚持团结在一起将无限放大自己的力量。
——奉城医院呼吸科 褚蓓彦
外科妹妹发烧没人上夜班,徐丹丽说我呆过外科,我上。
定点病区刚开 缺人上班,王贤二话不说,“我去。”章小娟上夜班发着烧,因为科里没人,坚持扛过再说。
当自己科里的姐妹们都倒下的时候,只剩下刘倩倩笑着说:“一个人也要坚守岗位。”每天来查房的医生开玩笑说,“你可千万不能倒下——挺进决赛圈的人。”她自告奋勇主动值班,放下家里正在发烧的儿子,毅然决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知道科室里缺人只剩下倩倩时,还未恢复好的周莉主动上班。
护士长瞿建红顶着不适,坚持在岗位,就因为妹妹们都发烧在家里休息,没有人上日班。
当护士长瞿老师在群里发:症状消退的宝宝做好返岗准备哦。
大家都说:“烧退, 我可以!”
——奉城医院血管外科 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