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房打桩引发居民集访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2日

洪庙小学翻建食堂、新建体育馆作为教育局东部教育资源改造的实事工程,原本是一件好事,但由于施工方在打桩的过程中,居民反映造成房屋不同程度开裂,从而引发了居民集体上访事件。近日(5.9),这一事件在奉城镇信访办牵头区教育局、区规土局、镇司法所以及洪庙社区、洪庙一居委的共同协调下,洪庙小学与施工单位和24户居民签订了化解承诺书,至此僵持了近二个月的集访事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多次集访造成社会负面影响

201312月,洪庙小学为了满足学校整体配套设施的需要,向上级教育部门提出了翻建食堂及新建体育馆的方案,得到了主管部门的批准,工程于12月底正式开始。施工在进行到打桩作业阶段时,受到了离建房地最近的南面24户居民阻挠,居民称:打桩作业致使他们的房屋不同程度开裂,存在安全隐患。并于今年314日部分居民集访镇政府,另一部分居民则在现场阻挠施工,情绪激动并伴有肢体冲突,矛盾纠纷就此引发。在矛盾产生的二个月时间里,24户居民还分别多次前往市区二级政府进行群体性上访,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此事也得到了区长庄木弟的高度重视,批示由奉城镇牵头,区建交委和教育局配合做好协调工作。

多方联动稳控局面

在群体上访事件发生后,奉城镇信访办、镇司法所等部门在第一时间介入开展协助稳控工作,针对居民们提出的开裂后房屋基础受损,居住在内是否安全?体育场与居民小区间隔太小,噪音、采光及通风是否受影响?居民提出,在目前基础无法修复的情况下,要求施工单位和校方每户补偿高达42万多元的经济补偿。镇司法所、镇信访办等部门针对居民提出的要求,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协调了市房科院和区规土部门进行权威的检测。针对打桩导致房屋基础受损这一情况,市房科院检测报告中指出:外力面完损情况与施工无关,工程桩对房屋主体结构无影响,倾斜的原因是由于房屋自身老化倾斜,并符合千分之四以内正常范围。而区规土部门根据居民提出的间隔太小、采光、通风受影响等问题作出解答:体育馆高度21米,体育馆主体与居民小区间距为13.8米,符合1:1.2的标准,因此居民楼采光、通风不受影响。

对于以上报告居民们仍然未能接受结果,在多次上访后,417镇信访办会同各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走访了洪庙小学周边浦东路、洪庙路南面及洪运路南面居民楼,发现这些建造于1989年期间的居民楼也存在同样由于自然老化沉降等原因存在的开裂现象。

多次协调 合理补偿协议达成

在一次次的协调中,镇司法所和信访办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做每一位居民的思想工作,特别对居民代表晓之以理,最终,居民代表接受了一个合理的补偿方案,并与59日上午居民们集中洪庙社区,签订了化解承诺书,至此,这起纠纷圆满调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