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调控抓机遇,凸现三大新亮点
发布时间:2005-06-14——奉贤区2004年经济运行简析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宏观调控中的有利机遇,围绕年初的既定目标和任务,全区上下奋发努力,从而出现了引进外资迈出大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三大崭新亮点,推动了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步提高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
一、经济运行凸现三大新亮点
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中,全区上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突出重点,开拓进取,狠抓落实,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狠抓吸引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力促第三产业发展,全区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三次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78.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7亿元,可比减少4.4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6.5亿元,可比增长2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9亿元,可比增长21.2 %。全区经济运行呈现三大新亮点:
(一)经济结构更趋优化,第三产业增速列近五年之最
全区三大产业结构由去年的6.6:64.1:29.3调整为5.4:65.5:29.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二三一”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下,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贡献率70.8%,第三产业贡献率30.7%。
1、三大因素拉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利润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80.0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工业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21.4%;完成工业增加值108.4亿元,可比增长21.8%。
三大因素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是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以及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24.5亿元,同比增长17.0%;二是各类所有制工业共同发展。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52.6亿元,同比增长31.2%;股份及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业总产值达67.9亿元,同比增长52.6%;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达266.4亿元,同比增长17.5%;三是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优势凸现,拉动经济增长明显。全区输配电设备及配件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精细化工、物流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均现良好增长势头。
2、农业继续调整结构并稳步增长
经过近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2004年全区的粮经比例为3 :7,全区农业经济中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渐形成,对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积极支撑的作用。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全区农业进一步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在农田减少的情况下,2004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
3、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列近五年之最
在“以商招商”投资效应的带动下,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4年实现增加值51.9亿元,可比增长21.2%,增幅比全区增加值高出1.1个百分点,比前四年分别高出11.1%、9.3%、9.5%和7.7%。在传统服务业得到加强的同时,文化、体育、租赁、娱乐、广告等服务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经济方兴未艾,带动和促进了服务、交通、餐饮、信息咨询业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引进外资迈开大步,出口、投资、消费全面回升
1、引进外资迈出了三年来最大步伐
通过多次精心组织涵盖三次产业的招商活动,2004年全区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和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高,实业型项目内资到位资金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新批“三资”企业项目136个,投资总额8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7%,分别比前两年大幅增加了65.2和55.4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2%,扭转了我区以往吸引外资工作被动后进的局面,同时质量也有所提高。外贸出口总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0%。净增商贸型税额5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健康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采取了有保有压措施,确保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健康稳步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3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3亿元,同比增长177.7%;第二产业投资41.2亿元,同比增长34.6%;第三产业投资34.8亿元,同比增长45.1%。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投资24.7亿元,同比增长56.7%,施工面积23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8%,新开工面积126.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8%,商品房销售面积3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3%,商品房销售额9.8亿元,同比增长22.7 %。从投资结构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增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随着各企业技改资金陆续到位而增速明显加快。全区施工项目已达1753个,同比增长2.6%,建设规模较为科学而合理地不断扩大。
3、消费需求持续畅旺,零售额增幅创近三年新高
在经济运行良好及扩大内需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消费品零售额呈现稳步攀升态势。全区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成为前三年中的最高增幅。其中:餐饮业零售额达15.4亿元,同比增长24.9%。
4、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区地方财政收入20.6亿元,比上年增长40.0%,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居民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在贯彻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同时,认真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大了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使科、教、文、卫、旅游等社会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同时,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路;全面建成了被列为市重点实事项目之一的市寄宿制重点高中—新奉贤中学;成功举办了区首届文化艺术节和“滨海之夏”群众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并完成了区图书馆新馆设计方案招标和比选工作;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人口率达到40%以上;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计划生育情况通报制度,妇女儿童工作也取得新的成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已有5.8万人参加了镇保,加上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切实保障了全区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据百户农民抽样调查:农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达705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 %,为近年来最好水平。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721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
二、经济运行中尚存的不足
我区经济较快的发展态势,为全年经济保持较高增速乃至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相当突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仍显不足,部分企业亏损,生产经营困难,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后劲,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货币信贷收缩中贷款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区经济整体上外向度还偏低,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竞争力不强;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市场驱动力仍显不足等,都值得在新的一年经济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