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各项主要指标实现“双过半”

发布时间:2006-07-20

----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动态分析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区委一届六次全会和区二届五次人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围绕推进“科教兴区”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求真务实,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地运行,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地发展,各项主要指标顺利实现了“双过半”,从而为实现全年的经济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总体来看,在二、三、一产业的共同推动下,围绕区域发展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呈现出整体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城市化扎实推进、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的特点。上半年,全区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可比增长22.3 %,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少0.9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51.5 %,增长速度较往年有所减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亿元,可比下降3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7.2亿元,可比增长26 %,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5亿元,可比增长15.4 %,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少9.6个百分点。

(一)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提升

1、生产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按照坚持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质量是第一竞争力、环境是第一吸引力为工作重点,为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上市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努力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引用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半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6 亿元,增长幅度基本持平,完成年度计划31 %。

二是工业生产增速较快。“在展中、在”,争能力目标,全面推进“抓三早,促发展”战略,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端。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完成498.9  亿元,同比增长20.7 %,完成年度计划54.3 %;工业增加值完成91.2亿元,可比增长26.3 % ;工业产品完成销售收入479.8亿元,同比增长37.2 %;实现工业利润总额16.8亿元,同比增长17.5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效益进一步凸现。各镇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3.2亿元,同比增长19.3 %。6个开发区累计完成产值128.2亿元,同比增长31.1 %,增幅高于全区10个百分点;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股份及股份合作制经济完成工业产值57.6亿元,同比增长61.4 %,全区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72.8亿元,同比增长26.7 %,私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为244.1亿元,同比增长14.1 %;规模企业经济效益显著。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0.2亿元,同比增长27.4 %,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2 %。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重点行业完成工业产值229.8亿元,产值占全部规模企业的79.2 %,同比增长23.7 %。其中,光仪电增速最快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63.9 %,化工74.5亿元,同比增长34.6 %,输配电18.8亿元,同比增长34.4 %。

2、需求方面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逐步优化。虽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不断地出台,但由于强化企业自主投资决策、自主经营、自我承担风险机制,在一批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带动下,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契机,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经过调整之后仍趋于理性、平稳地增长。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额63.2亿元,同比增长16.8 %,完成年度计划46.4 %。投资主要特点:(1)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区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37.2亿元、24.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分别为58.9 %、38.9 %,同比增长分别为23.6 %、3 %,二、三产业投资对经济的拉动趋势明显。(2)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改善。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48.8 % ,增幅高于去年同期46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61235平方米,同比下降38.6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2995平方米,同比减少31.4 %。商品房销售面积3496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8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38362万平方米。

二是外向型经济增长势头稳定。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瞄准国际大市场,全力推进开放带动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上半年,全区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充分体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高位增长,完成工业产值172.8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4.6 %,比重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外贸进出口总额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0.5 % ,其中进口总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 ;外贸出口总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外商投资企业仍成为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实现出口额6.6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87 % 。

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增长。随着社会服务领域的拓宽,使得各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得到充分的应用。受节日消费的影响,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市场需求旺盛。上半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亿元,同比增长20.1 %,完成年度计划44.4 %。其中:商业消费增长快速,商业零售额为38.4亿元,同比增长22.3 %,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10.7亿元,同比增长19.8 %。

(二)经济增长有效性和协调性加强

一是招商引资继续推进。在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拓展引资领域前提下,实施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举行投资推介会,积极开展小团队、分散式及网上招商、代理招商等多种办法,吸引了国内外客商来奉贤投资。以开发区、园区为重点,全力构建全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扩大开放、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技术创新、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上半年,引进实业型项目146个,累计到位资金3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3 %;新批“三资”企业项目78个,投资总额6亿美元,同比减少1.1 %,合同利用外资3亿美元,同比减少11.5%,完成年度计划60 %。

二是财政收入平稳攀升。今年以来,我区加大了经济工作的组织力度,采取了有力措施,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工业生产稳步上升,产销态势良好,为财政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半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14 %,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8.3 %,完成年度计划50.6%。

(三)经济运行环境不断趋好

一是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在政策性调整、就业机会增加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家庭人均期内现金收入5585.1元,同比增长10.2 %,人均期内现金支出4151.6元,同比增长1.2 %。

二是金贷款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运行质量良好。全行存款324.8亿7.9%行贷款261.6亿,增11.7%197.6亿,增9.9%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上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喜人,但在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全年目标,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是在原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情况下,近期世界石油价格、糖价、黄金和部分有色金属价格频频创出新高,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我国一季度经济的过快增长,特别是货币供应量偏大,信贷规模快速扩张、投资迅速回升、房地产价格继续高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楼市调控的六项措施,国家九部委紧接着发布了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具体政策,这将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了重大影响;三是地区贸易摩擦,汇率的不稳定以及利率上涨等因素的存在,也对我区经济发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此外,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增速不快。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下,我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存在土地指标紧缺的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空置厂房利用率不高。所以,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充分提高空置厂房利用率是解决招商引资中缺土地指标的切实有效措施;国家相继出台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的产业政策并上调贷款利率,这些适度紧缩的政策也会对我区投资造成一定影响。出口需求方面,尽管国际市场需求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但是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以及国家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措施等因素也会影响我区企业的出口贸易。另外从消费需求看,我区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刺激内需政策的作用下,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但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相对较弱。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建议

综观目前形势,为保证下半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建议着力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咬定经济增长目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后劲、经济发展环境等经济建设,进一步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第一要务,落实“抓项目,促发展”主题,把全区上下的主要精力放在抓发展、抓项目、抓服务上来,努力营造服务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全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2、要培植经济新增长点。加强组织领导,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处理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加大筹资力度,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着力扶持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上来。着力抓好规模工业企业的生产,跟踪落实各个镇和开发区的新增长点项目,对有望在下半年投产的企业,要协调解决好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加强工业生产调度,对规模以上工业中生产下降的企业进行逐个分析,采取一企一策措施,促其加快生产步伐,迅速提升规模工业增长速度。

3、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针对要素约束的长期性和成本上升的必然性,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运用高新技术进行以节能降耗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可循环、少排放的发展新路,不断降低工业经济增长的成本和代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要提升产业积聚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加强产业引导,大力实施发展战略的转变,全面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开发区(园区)的产业定位、发展导向,开阔思路,广开渠道,广泛寻求合作,并从有利于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考虑,要优先支持高技术项目、高附加值项目以及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入园发展。

5、要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倡导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之路,充分挖掘现有招商资源,开展“无地招商”和“腾笼换鸟”策略,盘活现有的资产存量,实现项目与资源的对接,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