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区经济运行情况和2010年经济走势展望

发布时间:2010-02-24

一、成绩来之不易:2009年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2009年是我区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个确保”的要求,围绕“三区一基地”建设总目标,以“一二三四”关键性工作为抓手,着力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维稳定,经济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一是经济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加快、降幅逐步缩小,经济企稳回升渐趋明朗;二是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全市8个郊区县中增幅排名靠前,基本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的情况下,除外贸出口同比下降外,其它经济指标同比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 (见表1)

12009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2009年完成实绩

2009年计划目标

全年目标进度(%

增幅在市郊区县排名

绝对值

增长率(%

绝对值

增长率(%

三次产业增加值(亿元)

429.1

13.0

429

13

100.0

3

区级财政收入(亿元)

32.0

11.9

30.8

8

103.9

4

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亿元)

 1101.6

10.1

1160

16

95.0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13.2

15.7

212

15

100.6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62.8

10.6

162

10

100.5

4

招商 引资

内资到位资金(亿元)

 55

50

110.0

外资到位资金(亿美元)

3.9

3.5

111.4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35.5

-12.9

45

12.5

78.9

 

(二)经济企稳回升渐趋明朗

    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的明显下滑,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渐趋明朗,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三次产业增加值增幅持续回升。全区全年实现三次产业增加值429.1亿元,可比增长13.0%,增幅比1-9月提高2.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比1-3月提高4.1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第四季度实现三次产业增加值115.6亿元,可比增长22.0%,增幅比第三季度提高8.6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提高14.2百分点,比第一度提高13.1百分点,增幅在二季度探底后持续回升。

    2、工业经济加快回暖。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1.6亿元,同比增长10.1%,比1-9月提高6.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9.8个百分点,比1-3月提高4.0个百分点,在二季度见底后呈现逐季回升态势。从企业所有制成分看,国有经济、股份和股份合作制、私营经济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完成总产值分别为22.7亿元、116.3亿元和41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9%17.5%22.8%;外资企业生产逐步走出低谷,全年实现产值526.9亿元,同比增长0.2%,增幅比1-9月提高3.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8.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 5.9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4.5亿元,可比增长14.4%。从累计增幅看,与1-9月的13.9%、上半年的12.7%1-3月的11.3%相比,保持平稳。其中:以“海、农”为特色的旅游业稳步发展,共接待国内外旅客448.6万人次,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9.1%;房地产市场活跃,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5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6%,实现房产交易总额184.3亿元,同比增长121.9%;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 15.1亿元,可比增长13.5亿元,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6.6亿元,可比增长17.1%

    4、固定投资快速增长。全区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2.8亿元,同比增长10.6%,增幅较去年同期加快了0.4个百分点。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4.1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8.4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7.9亿元,同比增长22.6%,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2个百分点。“一二三四”关键性项目取得新突破,制定实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18条意见,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南桥新城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进一步完善,新城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杭州湾北岸(奉贤)滨海旅游规划进一步深化;切实推进临港奉贤物流园区建设,稳步开展星火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化工奉贤分区纳入一体化管理工作;林海公路已全面建设,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西渡站综合配套工程已开工,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工程和中心医院迁建工程已启动。

    5、外贸出口降幅逐步收窄。全区实现外贸出口总额35.5亿美元,同比下降12.9%。下半年,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企稳复苏,外部需求恶化情况有所缓解,全区外贸出口降幅明显减缓,全年降幅比1-9月收窄7.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1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9.3个百分点。

    二、前景审慎乐观:2010年经济走势展望

    预计2010年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达到 481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主要依据如下:

    1、积极因素。从国际看,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基本见底,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逐步向好,经济复苏形势好于预期。IMF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可反弹至  3.1%,较2009年预期下跌1.1%提高4.2个百分点。从国内看,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企稳向好。中国社科院127发表的经济蓝皮书预计,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将稳步回升到9%左右增长水平。从我区看,本区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在产业支撑方面,随着本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产业功能定位、重点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明确,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具备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预计增加值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在需求拉动方面,上海世博会的辐射效应、三一重工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启动建设、南桥新城的大规模开发,将促进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较强活力,加上本区2010年出口环境比2009年有所好转,预计将呈现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

    2、不利影响。在充分看到2010年本区经济回升有利一面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当前世界经济虽然出现复苏,但全面复苏仍将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再加上美国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升温,2010年外需难以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二是2010年中国经济向好存在刺激政策何时退出、通胀渐行渐近等不确定性风险,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三是我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工业生产回升还不平衡,截止2009年底,信息、游艇制造等重点行业产值同比下降。四是某些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一年来房价、地价上涨过快,均处于历史高位,潜在风险加大;土地、资源和环境等约束依然存在,外延式发展已十分困难,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质量效益的提升艰难而紧迫,同时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力度需要加大。

    但总的来看,2010年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多于不利影响,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将延续回升趋势,经济前景审慎乐观。

    三、重在聚焦突破:2010年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2010年是推进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2010年经济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的经济发展要突出重点,集聚突破,重在结构调整,重在南桥新城,重在发展环境、重在招商引资,重在谋划未来。具体建议:

    1、聚焦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当前我区经济走势趋稳向好,应将“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线。一要重点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配套、重大装备、智能电网六类产业发展,加快制定并落实重点行业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扩区建设,提升产业园区集聚度,逐步形成集群化产业发展格局。二要培育第三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积极发展以总部经济为核心的商务服务业,加快打造南桥新城CBD;以建设物流园区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三要加快研发中心等高技术含量项目的引进,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四要有序推进淘汰落后劣势企业,盘活存量资源,大力开展闲置厂房改造和招租,实施腾笼换鸟,加快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利用,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

    2、聚焦南桥新城,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将是未来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我区将以推进南桥新城建设为重要抓手,立足当前,把握标准,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发展。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全力配合和支持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工程和轻轨5号线南延伸工程建设,推进水、电、气等配套工程建设,积极做好新城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中心医院迁建升级工程。二要加快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建设,加快制定总部商务区发展的支持政策,积极推进南方国际商业广场、中国中小企业大厦等项目工程建设。三要加快“上海之鱼”项目建设,打造新城亮点。四要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绿地建设和金汇港河道综合整治,优化新城环境。五要充分发挥南桥新城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各镇组团式发展,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

    3、聚焦发展环境,提升企业发展信心。随着奉贤土地供应的不足、商务成本的上升,奉贤唯有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快与市中心城区一体化,才有能力集聚资源实现自身发展 一要以“一二三四”关键性工程为抓手,抓好硬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高标准的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以及社会事业设施项目的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奉贤集聚周边区域资源的功能。二要强化政策推动,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增强创新意识,改善政策软环境。重点在人才引进、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名牌产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细化各类鼓励政策,落实多项支持措施。三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服务软环境。继续贯彻区委《关于全党动员帮扶企业共渡难关的决议》,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要积极探索运用多元资金推动产业发展,改善企业融资软环境。通过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持续推动政银企合作,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作用,加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等方式,支持、引导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4、聚焦招商引资,夯实经济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是衡量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要把引进内、外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引进内、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借鉴昆山、苏州经验,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健全招商机构,有效整合区、镇二级招商网络,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方式、拓展渠道,推进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以商引商,千方百计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

    5、聚焦谋划未来,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奉贤未来发展、关系奉贤建设“三区一基地”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规划。一要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对一些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让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得到真实表达,使“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共识的过程。二要深入研究奉贤发展转型的重大问题,比如如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提升南桥新城发展理念、如何深化“贤文化”建设、如何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社会事业发展、如何努力破除城乡之间及本外地居民之间的二元结构等,通过解决重大矛盾和问题,使“十二五”规划的执行过程,真正成为奉贤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国民经济综合科)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