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奉贤区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6-04-20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好于去年同期水平,实现了开门红,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回升,地方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工业生产出现复苏迹象。但考虑到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经济能否持续企稳回升有待进一步观察,全面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2016年奉贤区第一季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单位 |
2016年1-3月 |
2015年1-3月 增速 |
全年目标 | |||
总量 |
增速% |
总量 |
增幅% |
完成计划(%) | |||
1、三次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61.1 |
4.8 |
1.7 |
735 |
7 |
21.9 |
2、区级财政收入 |
亿元 |
28.6 |
29.3 |
6.4 |
91.7 |
8 |
31.2 |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 |
亿元 |
342.4 |
-2.2 |
-7.6 |
1575 |
5 |
21.7 |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54.5 |
0.9 |
1.9 |
300 |
— |
18.2 |
5、工业投资 |
亿元 |
16.7 |
-7.6 |
-27.2 |
100 |
— |
16.7 |
6、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
亿元 |
124.9 |
10.6 |
12.0 |
490 |
10 |
25.5 |
7、合同外资 |
亿美元 |
2.8 |
41.8 |
21.0 |
4.5 |
— |
62.6 |
8、外资到位资金 |
亿美元 |
0.86 |
-10.1 |
-9.1 |
2.5 |
— |
34.4 |
9、内资到位资金 |
亿元 |
20.7 |
2.4 |
-36.4 |
80 |
— |
25.9 |
10、外贸出口(1-2月) |
亿元 |
62.2 |
-16.1 |
7.9 |
420 |
— |
14.8 |
注: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为可比增长,其余指标为同比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特点可以概括为:“两快、两稳、两升”。
“两快”
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3月,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29.3%,完成年度计划的31.2%,高于时间节点进度6.2个百分点。1-3月,全区实现税收总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5.4%。分主体税种看,三大主体税全面增长,完成增值税33.7亿元,同比增长4.7%;完成企业所得税15.8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营业税13.3亿元,同比增长19.1%。分行业看,三产增长明显,二产有所下滑。第三产业完成税收38.4亿元,占总税收的49.0%,同比增长38.0%;其中房地产业完成税收11.5亿元,占总税收的14.6%,同比增长58.2%(主要原因是去年招拍挂土地较多,部分收入延迟至今年初入库)。第二产业受实体经济运行困难影响,完成税收39.9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工业完成税收33.5亿元,同比下降1.1%。
2、招商引资工作进展较快。1-3月,主要招商指标完成年度计划均超过25%。其中,实现合同外资2.8亿美元,同比增长41.8%,完成年度计划的62.6%;外资到位资金0.86亿美元,同比下降10.1%,完成年度计划25.9%;内资到位资金20.7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年度计划的25.9%。商贸型招商继续跨越发展,1-3月,全区累计新增工商注册户数10925户,同比上升13.0%,继续保持全市第一,领先第二位的浦东新区2245户。全区实现商贸型税收38.75亿元,同比增长30.7%,完成年度计划32.3%;商贸型企业实现区级税收13.17亿元,同比增长31.3%,占区级税收比重达50.7%。
“两稳”
1、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1-3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9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年度计划的25.5%,高于时间节点进度0.5个百分点,消费持续成为拉动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其中,商业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8.6亿元,同比增长10.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9亿元,同比增长7.1%。
2、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1-3月,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同比增长0.9%,增速比1-2月提升0.2个百分点,保持稳步推进。分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16.7亿元,同比下降7.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8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6.2亿元、同比下降11.5%,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8.1%。1-3月,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加速,完成投资1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4%,完成率比去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
“两升”
1、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回升。1-3月,全区实现三次产业增加值161.1亿元,可比增长4.8%,增速比去年第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亿元,可比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8.0亿元,可比增长1.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0.5亿元,可比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43.8%,比去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企稳回升。1-3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342.4亿元,同比下降2.2%,降幅比1-2月收窄7.0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单月实现产值132.6亿元,同比增长6.3%。实体经济在1-2月运行困难后,3月份明显向好。分街镇、开发区看,1-3月,街镇完成产值185.2亿元,同比下降0.2%(由于协鑫完成产值22.1亿元,增长112%),七大园区完成产值148.2亿元,同比下降4.3%(由于恒逸聚酯停产,减产6.94亿元)。分重点企业看,产值前100位企业完成产值201.9亿元,同比增长9.1%。值得一提的是,美丽健康产业有18家企业进入前100位,且增长较快,完成产值30.3亿元,同比增长13.9%,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具体见表二)。分重点行业看,八大重点行业完成产值186.7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比1-2月收窄10.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配件、新能源实现了正增长,分别增长5.3%和65.5%;先进装备、智能电网(输配电)、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行业降幅分别为9.7%、19.6%、21.2%、14.0%、10.0%、6.8%。
表二 1-3月奉贤区重点美丽健康企业产值(万元)
序号 |
企业名称 |
3月 |
1-3月累计 |
同比(%) |
1 |
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8429.1 |
57558.3 |
67.4 |
2 |
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 |
12948.5 |
28382.9 |
35.9 |
3 |
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 |
5878.6 |
11314.5 |
512.7 |
4 |
上海自然美富丽化妆品有限公司 |
4491.2 |
9156.7 |
-1.7 |
5 |
美乐家(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
3579.7 |
8927.9 |
141.0 |
6 |
上海市天乐日化厂 |
3295.3 |
8478.1 |
210.0 |
7 |
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 |
16455.2 |
38536.1 |
-5.7 |
8 |
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 |
1670.2 |
15845.1 |
-9 |
9 |
上海冠生园蜂制品有限公司 |
2147.3 |
8385.5 |
-8.6 |
10 |
上海高裕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
3934.6 |
10271.2 |
-4.8 |
11 |
阿蓓亚塑料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2774 |
6877.8 |
-9.6 |
12 |
上海井上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 |
3636.7 |
9069.2 |
-4.3 |
13 |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11890.9 |
22820.9 |
-17.6 |
14 |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9886.8 |
30346.7 |
-25.4 |
15 |
加利派包装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
5580.9 |
8986.6 |
120.8 |
16 |
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
2792.3 |
7018.6 |
130.2 |
17 |
礼来(上海)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
2473.6 |
8458.8 |
4.6 |
18 |
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 |
4607.6 |
12829.4 |
-11.5 |
总 计 |
126472.5 |
303264.3 |
13.9 |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仍不牢固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取向趋于分化,预计各经济体仍将维持“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平庸态势。同时,也面临美联储加息、日本央行负利率、英国退欧公投等不确定性影响。从国内看,国内经济探底企稳特征初显,3月制造业PMI为50.2,2015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PPI环比上涨0.5%, 2014年1月以来首次转正。但经济走势是“L”形、“U”形或者“W”形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从我区看,当前生产和投资虽出现企稳迹象,但总体上,区内经济仍处于结构分化过程之中。实体经济出现增量空间有限、业务快速萎缩、转型难度增加、经营成本上升、资金链条日趋绷紧等问题,“东方美谷”、新能源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仍有待进一步培育,产业结构调整腾出的土地、闲置厂房、闲置商务楼宇等资源的二次招商力度有待继续加强。
2、“营改增”试点扩围
自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货物与服务行业全覆盖,打通税收抵扣链条。从我区当前的税收结构来看,1-3月,金融业税收0.62亿元,比重很小,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比重较大,合计达到23%左右,由此受试点扩围的影响,未来或将对税收带来潜在的压力。各镇、开发区要将年内应缴的营业税在4月30日之前尽快上缴,用足政策红利。
3、房地产市场走势
1-3月,上海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但我区房地产市场呈现“量跌价升”的走势,现房销售面积4.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1%,现房销售额8.07亿元,同比下降9.2%;期房销售面积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6%,期房销售额20.4亿元,同比下降5.9%,期、现房销售额的降幅均明显低于销售面积。1-3月,商品房空置面积70.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3%,空置面积占2015年全年销售面积的70.9%,去库存压力较小。随着上海房地产新政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将有所平缓,对我区未来土地出让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4、企业用工下降明显
从就业岗位来看,企业用工意愿下降,我区1-2月份新增就业岗位505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7个,但招工录用人数5838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82人;退工人数1616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107人。相比去年同期,我区用工人数净减少8792人,目前来看今年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三、主要经济指标郊区县比较分析
从与全市水平比较看,我区区级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两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市水平,均高0.9个百分点。但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项指标增速落后于全市,分别低1.9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
从与郊区县比较看,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郊区县中处于中位水平。其中,三次产业增加绝对值在郊区县中排在第6位,增速排名第7位;区级财政收入绝对值排名第6位,增速并列第3位。
表三 一季度郊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三次产业增加值 |
区级财政收入 |
规上产值 |
固定资产投资 | ||||
绝对值 |
增速 |
绝对值 |
增速 |
绝对值 |
增速 |
绝对值 |
增速 | |
上海市 |
6225.4 |
6.7 |
2120 |
28.4 |
7049.3 |
-3.1 |
1190.8 |
8.4 |
1、奉贤 |
161.1 |
4.8 |
28.6 |
29.3 |
342.4 |
-2.2 |
54.5 |
0.9 |
2、金山 |
152.6 |
7.2 |
27.3 |
30.4 |
369.8 |
-3.6 |
36.4 |
4.2 |
3、青浦 |
196.4 |
6.8 |
54.5 |
41.5 |
338.1 |
1.9 |
88.2 |
-10.9 |
4、嘉定 |
303.0 |
7.8 |
77.9 |
21.0 |
727.21 |
1.2 |
84.8 |
-23.4 |
5、松江 |
— |
5.4 |
43.5 |
18.9 |
— |
— |
83.0 |
21.7 |
6、闵行 |
466.0 |
6.8 |
86.7 |
26.1 |
— |
— |
— |
— |
7、宝山 |
232.2 |
4.6 |
48.7 |
18.1 |
253.9 |
-17.1 |
66.1 |
-12.3 |
8、崇明 |
64.5 |
7.1 |
27.2 |
29.3 |
76.9 |
19.6 |
26.8 |
0.5 |
注:1、嘉定规上数值不含上海大众
四、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对接国家、市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政策,坚定做好“三减三增”工作,切实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努力探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1、补短板、添活力。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示范区建设,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提升城乡规划建设质量。加快构建“1+2+5+X”的城镇发展体系,着力构建“一核两轴两圈”的战略空间布局,加强对城镇发展的分类指导,加快规划培育建设一批兼具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制订出台《奉贤区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激励长效机制。结合美丽乡村和郊野公园建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利用水平。三是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分类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缩小城乡差距。稳步推进强村富民建设,继续做好扶持经济薄弱村和综合帮扶工作。四是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严守城市安全底线。聚焦海湾、西渡等重点区域,坚决拆除违法建筑,依法推进“五违”整治。五是围绕“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社区和智慧园区”目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2、强实体、增效益。深化经济转型发展,以抓发展为第一要务,推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一是全力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建设。加快完善“1+N”配套政策体系,发挥南上海科创中心、漕河泾南桥园、上海交大科技园、“千人计划”创业园等载体优势,着力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二是大力推进“东方美谷”建设。着力集聚生物医药、美妆健康类龙头企业,出台促进“东方美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打造美丽健康产业集聚区。三是有序推进园区和产业转型。继续推进江海园区、星火开发区、生物科技园区整体转型,全面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三年(2014-2016)行动计划,强化“ABCD”企业分类动态监管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建设,加大劣势企业淘汰工作力度。四是着力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促进产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继续培育和促进“四新”经济发展。五是加快平台经济发展。结合上海深化内贸体制改革,加快能源、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等交易板块建设。六是努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完善“互联网+沉淀资源”平台招商机制,努力集聚一批“三领”实体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年纳税超百万的商贸型企业。加强金融投资类、小化工、平台交易等商贸型企业风险防范。
3、抓项目、稳增长。一是加快推进新城项目建设。聚焦中小企业商务区、金海湖区、轨道交通站点、中央公园、“十字”水街等重点区域,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场馆、绿地公园、景观灯光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商务、居住、休闲、文化“四位一体”的城市功能。二是全力推动“15-17”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做好G228、S3、S4奉浦东桥、闵浦三桥等市属项目的前期工作。大力推进轨交5号线奉贤段建设。加快推进BRT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政府类投资项目监督稽查。重点关注投资金额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政府类投资项目,落实重大项目跟踪推进制度,强化重点项目稽查力度。四是努力做好产业项目审批服务。以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畅通内部审批流转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对于符合投产条件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切实保障项目“拿地即可开工”。五是科学合理安排土地出让。积极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对条件成熟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积极收储、出让国有土地,做到成熟一批、挂牌一批、出让一批。
4、优服务、转职能。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低成本、高效率和诚实、守信、安全、文明的投资营商环境。一是努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精简前置审批,重点减少涉及投资、创业创新、生产经营、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审批事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深化联系企业服务制度。继续完善企业服务大联动平台,围绕五大重点产业梳理出一批重点联系企业,建立完善区、镇分级分层与重点企业常年服务和联系机制。三是进一步推动政银企合作。积极与券商、投资银行及互联网金融新模式机构合作,努力推动企业上市、企业融资及发展模式创新。四是推动差别化职能考核。根据镇、街道、社区、开发区不同资源禀赋及功能定位,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差别考核。加强区属国有公司转型发展、功能开发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考核。
作者: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