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季度奉贤区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26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紧紧围绕“奉贤美、奉贤强”的战略目标,立足“四个放在”,主动拥抱“三大机遇”,聚焦打响“四大品牌”,全力建设“四个奉贤”,全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但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经济运行进中有忧,全面实现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表1:1-3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 |
单位 |
全年确保目标 |
2019年1-3月 |
2018年1-3月 |
||
总量 |
计划 完成率% |
增速% |
增速% |
|||
1、增加值 |
亿元 |
892 |
200.6 |
22.5 |
6.0 |
7.9 |
2、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163 |
47.6 |
29.1 |
13.9 |
22.0 |
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780 |
413.4 |
23.2 |
2.7 |
14.5 |
4、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80 |
100.7 |
26.5 |
45.9 |
14.0 |
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80 |
16.0 |
20.0 |
0.0 |
8.8 |
6、房地产投资 |
亿元 |
- |
65.7 |
- |
50.3 |
16.2 |
7、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
亿元 |
630 |
161.9 |
25.7 |
8.2 |
9.0 |
8、合同外资 |
亿美元 |
- |
2.88 |
- |
81.4 |
-35.4 |
9、外贸出口额(1-2月数) |
亿元 |
- |
68.4 |
- |
-10.6 |
12.2 |
10、外资到位资金 |
亿美元 |
2.7 |
0.71 |
26.3 |
3.1 |
0.0 |
11、内资到位资金 |
亿元 |
80 |
16.4 |
20.5 |
-11.3 |
10.7 |
12、服务贸易型企业税收 |
亿元 |
225 |
64.6 |
27.3 |
13.2 |
33.8 |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从经济总量来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平稳增长,财政收入好中有忧
1、三次产业增加值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区实现增加值200.6亿元,可比增长6.0%(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高。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7亿元,可比增长5.1%(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8亿元,可比增长7.4%(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6:53.7:45.8,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好中有忧。一季度,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58.5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高于年初预计增速5.9个百分点,在连续三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下,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实为不易,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财政增收的压力依然较大。
分税种来看,全区实现税收收入153.7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增值税96.3亿元,同比增长29.2%,占税收比重为62.7%,根据国家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2019年4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16%增值税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10%增值税税率降至9%,预计将减少地方税费收入15亿元,拉低区级税收收入增幅7.0个百分点左右。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因素影响,个人所得税完成13.7亿元,同比下降18.0%。这些将为区内税收增长带来较大压力。
分行业来看,二产税收贡献度明显大于三产。全区第二产业完成税收89.1亿元,同比增长32.7%。第三产业完成税收64.4亿元,同比增长3.9%(2018年一季度第三产业税收增幅为31.3%,高于第二产业2.9个百分点),细分之下,拉低第三产业贡献度的原因主要在于租赁商务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税收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税收比重为41.3%),1-3月份分别完成13.2亿元和13.3亿元,增速分别为-1.2%和-24.7%,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8.8和30.8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目前呈现以期房销售为主的情形,期房销售额约为现房销售额的27.4倍,期房销售面积约为现房销售面积的15.8倍,但期房销售额及销售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同下降54.7%和49.3%。
(二)从实体经济运行来看,招商形势总体良好,工业生产缓中有忧
1、招商形势较为良好。一季度,全区新增内资项目8个,总投资额57.5亿元,招商质量明显提升(2018年一季度新增内资项目151个,总投资额57.5亿元),实现内资到位资金16.4亿元,同比下降-11.3%,完成年度计划的20.5%。全区吸收合同外资28845.9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5.8%,同比增长81.4%;其中增资合同外资8907.2万美元,同比增长161.5%,占比30.9%。完成实到外资7097.5万美元,同比增长3.1%,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26.3%(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实到外资1661.1万美元,占比23.4%;第三产业完成实到外资5436.4万美元,占比76.6%)。全区实现服务贸易型税收64.61亿元,同比增长13.16%。新增有效纳税户数6711户,其中新增税收50万以上的企业102户。
2、工业生产缓中有忧。一季度,全区10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13.4亿元,同比增长2.7%,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普遍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能够实现小幅微增,一方面是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拉动,从产值百强企业看,一季度合计完成产值236.5亿元,占全区规上产值比重57.2%,同比增长3.3%。从重点行业看,32个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8.8%,增幅两位数以上的行业有12个。另一方面是我区实体企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发展韧性增强。经济普查后,我区新增纳规企业128家,规上企业突破1000家达到1009家。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8亿元,同比增长27.1%,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9.0个百分点。
但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区规上产值增幅也较上年同期放缓11.8个百分点,较上年底放缓7.0个百分点。此外发展新动能也尚在培育之中,如美丽健康产业,根据新的统计体系,美丽健康产业包含六个子产业,按产值规模依次是生物保健、日用化学、绿色食品、医疗器械、运动装备和时尚创意,一季度同比“一降五升”,累计完成产值76.7亿元,同比下降3.3%。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区共有在统企业150家,一季度完成工业产值88.7亿元,可比下降7.9%,低于全市4.7个百分点。
(三)从发展动力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推进,消费增长总体平稳,外贸出口变中有忧
1、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推进。1-3月,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7亿元(含市反馈的5.9亿元),同比增长45.9%。近三年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主要受房地产投拉动较大。
工业投资实现16.0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16.9%。其中东方美谷产业项目完成工业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259.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0.3%,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1.9个百分点。主要涉及大项目为:药明康德的研发与生产基地和君实生物科技产业化临港项目,以上两个项目投资额合计2.4亿元,占东方美谷产业投资总额近五成。一季度工业综合开发区韩国美妆企业园、庄行镇俊达美谷园两个东方美谷园中园产业综合体项目新开工,预计将在下阶段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一定拉动。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5.7亿元,同比增长50.3%,较上年同期提高34.1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9.4%。已入库项目如中铁京贤等12个项目合计完成投资42.4亿元,新入库房地产项目有卓骕等项目合计完成投资额8.4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区属)实现6.5亿元,同比增长16.4%,较上年同期提高34.5个百分点。主要涉及较大项目为上海厚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上海之鱼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带动投资1.4亿元。
2、消费增长总体良好。一季度,全区实现商品销售额376.3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9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0.8个百分点。1-3月份,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累计商品零售额为5.6亿元,同比增长6.4%,较上年同期增加9.0个百分点。
3、外贸形势变中有忧。1-2月,全区进出口总额127.7亿元,同比下降5.5%。其中出口68.4亿元,同比下降10.6%;进口59.3亿元,同比增长1.1%。从主要出口市场看,出口前三美国、日本、泰国,分别出口9.46、8.73、3.83亿元,同比下降26.8%、3.3%、7.2%,美国市场下降明显。随着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顺利结束,预期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但是是否能触底反弹,依然存在较大变数。同时需要警惕的是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区生产型外贸企业的波及效果逐步显现,我区部分出口厂商面临进口关税进一步提高的风险,由此将对生产活动、就业和企业利润预期产生影响。
二、各郊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我区呈现“体量小增速快”的特点。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增速位居郊区第二,崇明区增速较快的原因在于非税收入的增加(崇明区非税收入同比增长467%),地方财政收入在总量上与宝山的差距逐步缩小。规上工业产值承压运行,增速并列郊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受房地产投资拉动增势强劲,增速位居郊区第二。工业投资体量上与金山、松江差距扩大(松江区G60走廊建设稳步推进,海尔智谷、超硅半导体、国能新能源汽车等6个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金山区和辉光电投资加快,均带动工业投资大幅增长)。
消费品市场及外资外贸总体在郊区中位于中游水平。
表2:2019年一季度全市及郊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比较表
序号 |
财政总收入 (亿元) |
财政总收入 增速% |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 增速%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 |
||||||
- |
全市 |
- |
全市 |
- |
全市 |
2262.9 |
全市 |
3.3 |
全市 |
7830.7 |
全市 |
-4.8 |
1 |
嘉定 |
374.0 |
崇明 |
61.9 |
嘉定 |
96.6 |
崇明 |
67.3 |
嘉定 |
1328.7 |
金山 |
2.7 |
2 |
闵行 |
260.0 |
奉贤 |
17.9 |
闵行 |
92.7 |
奉贤 |
13.9 |
松江 |
783.75 |
奉贤 |
2.7 |
3 |
青浦 |
218.0 |
松江 |
7.2 |
青浦 |
74.9 |
松江 |
7.4 |
闵行 |
679.39 |
崇明 |
1.3 |
4 |
金山 |
182.5 |
金山 |
3.9 |
松江 |
60.8 |
青浦 |
6.4 |
金山 |
480.6 |
松江 |
-5.7 |
5 |
松江 |
165.8 |
青浦 |
3.9 |
宝山 |
55.9 |
金山 |
4.7 |
宝山 |
458.7 |
闵行 |
-7.7 |
6 |
奉贤 |
158.45 |
嘉定 |
1.6 |
金山 |
49.4 |
宝山 |
3.4 |
奉贤 |
413.38 |
青浦 |
-8.2 |
7 |
宝山 |
139.2 |
闵行 |
0.6 |
奉贤 |
47.59 |
闵行 |
3.2 |
青浦 |
335.1 |
宝山 |
-8.9 |
8 |
崇明 |
136.51 |
宝山 |
0.2 |
崇明 |
45.39 |
嘉定 |
2.1 |
崇明 |
85.09 |
嘉定 |
-12.9 |
序号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1-2月出口商品总额(亿元) |
出口商品 增速(%) |
合同吸收外资 (亿美元) |
合同吸收外资增速% |
||||||
- |
全市 |
3278.5 |
全市 |
6.4 |
全市 |
3134.9 |
全市 |
0.9 |
全市 |
141 |
全市 |
33.7 |
1 |
嘉定 |
296.7 |
闵行 |
10.2 |
松江 |
269.19 |
崇明 |
2.6 |
闵行 |
14.67 |
宝山 |
250 |
2 |
闵行 |
263.70 |
嘉定 |
8.8 |
闵行 |
160.6 |
闵行 |
-0.5 |
嘉定 |
11.7 |
嘉定 |
235 |
3 |
宝山 |
175.2 |
金山 |
8.7 |
嘉定 |
102.2 |
松江 |
-0.9 |
宝山 |
8.16 |
闵行 |
135.9 |
4 |
松江 |
175.13 |
奉贤 |
8.2 |
奉贤 |
68.4 |
金山 |
-4.7 |
青浦 |
3.8 |
奉贤 |
81.4 |
5 |
奉贤 |
161.86 |
崇明 |
7.3 |
青浦 |
59.2 |
嘉定 |
-7.5 |
奉贤 |
2.88 |
崇明 |
22.7 |
6 |
青浦 |
143.9 |
宝山 |
6.6 |
金山 |
54.72 |
宝山 |
-10.2 |
金山 |
1.7 |
金山 |
2 |
7 |
金山 |
132.5 |
松江 |
5.9 |
宝山 |
39.8 |
奉贤 |
-10.6 |
松江 |
1.56 |
青浦 |
-13.6 |
8 |
崇明 |
33.27 |
青浦 |
4.8 |
崇明 |
3.47 |
青浦 |
-11.9 |
崇明 |
1.45 |
松江 |
-49 |
序号 |
固定资产 投资额(亿元) |
固定资产 投资增速% |
房地产投资额 (亿元) |
房地产投资 增速% |
工业投资(亿元) |
工业投资 增速% |
||||||
- |
全市 |
- |
全市 |
5 |
全市 |
- |
全市 |
3 |
全市 |
- |
全市 |
15.8 |
1 |
闵行 |
132.15 |
金山 |
65.8 |
松江 |
84.29 |
宝山 |
68.5 |
金山 |
44.1 |
金山 |
122.5 |
2 |
松江 |
122.86 |
奉贤 |
40.9 |
宝山 |
83.45 |
金山 |
50.7 |
松江 |
30.25 |
松江 |
36.6 |
3 |
青浦 |
107.5 |
宝山 |
34.5 |
闵行 |
82.68 |
奉贤 |
50.3 |
奉贤 |
16 |
嘉定 |
28.8 |
4 |
宝山 |
102.1 |
松江 |
30.0 |
青浦 |
73.9 |
松江 |
32.4 |
嘉定 |
15.4 |
青浦 |
13.5 |
5 |
奉贤 |
94.80 |
闵行 |
4.7 |
奉贤 |
65.7 |
闵行 |
5.9 |
闵行 |
14.69 |
奉贤 |
0 |
6 |
嘉定 |
74.2 |
崇明 |
0.4 |
嘉定 |
53.3 |
嘉定 |
4.4 |
宝山 |
9.07 |
宝山 |
-44.8 |
7 |
金山 |
73.7 |
嘉定 |
-0.4 |
金山 |
20.1 |
青浦 |
-16.4 |
青浦 |
9 |
闵行 |
-46.2 |
8 |
崇明 |
27.72 |
青浦 |
-1.5 |
崇明 |
16.41 |
崇明 |
-20 |
崇明 |
0.36 |
崇明 |
-53.4 |
三、保持上半年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体判断,我区财政收入在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下二季度增速可能出现下降,上半年有可能呈现“前高后低、逐月趋缓”的走势;我区工业生产基本平稳,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随着我区“东方美谷园中园”项目的推进,预计我区工业投资增幅会有所上升,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预计上半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
下阶段要对经济增长可能趋缓、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局面做好充分准备,把握机遇,在筑牢发展基础和优化营商环境上狠下功夫,以富于创造的奔跑姿态实现新跨越,全力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把握三大机遇,深化“南心北核”城市定位
习总书记在进博会上给上海带来的三大大礼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自贸区新片区、科创版。奉贤作为上海南部中心城市、杭州湾北岸和综合性服务型核心城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一是争取市级部门开展浦南振兴战略规划并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随着浦东和浦西的开发已接近饱和,浦南地区已经成为新时代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最后的洼地”,奉贤区作为上海南部唯一具有新城功能的地区,要努力融入并构建以“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南有大浦南”为三大核心空间的新时代上海总体发展格局。
二是积极做好自贸区增设新片区对接准备工作。以贸易投资制度创新,推动区域经济营商环境提升。结合特斯拉的落户,促进奉贤产业与自贸试验区新增片区实现协同布局。充分利用奉贤综合保税区优势,加快建设东方美谷跨境电商平台、东方美谷展示交易中心和保税服务中心。
三是高层次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完善长三角一体化道路交通建设,争取嘉闵线启动建设,加强与虹桥枢纽快速交通联系;争取沪乍线启动建设,研究在海湾区域选址建设奉贤南站(高铁站),衔接沪杭、沿海铁路、沪甬、沪宁等铁路网络。加强产业园区合作,探索建设如松江G60创新走廊、嘉昆太协同创新圈、金山长三角张江科技城等标志性的跨区合作平台或项目。
四是加快建设国家级水平的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加快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四位一体创业生态服务体系,继续加强专业孵化服务机构引进和运营团队本地化建设。结合“三个一百”梯度培育工程,重点关注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新晋崛起的独角兽企业、高市场份额的行业隐形冠军等主体。梳理出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加强跟踪服务。
(二)强化产业顶层设计,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
先进制造业是奉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奉贤培育发展新动能、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同样,随着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不断改善,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成为奉贤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心。要统筹谋划,坚持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之路,像抓先进制造业一样抓好现代服务业。
一是加强产业链定位。以“东方美谷”全产业链、全生态链、全域化打造为核心,依托“1+4”产业布局载体,拓展实体经济主战场、培育新兴产业增长极。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强化区域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协同,主动对接上汽集团、上海通用、上海商飞、上海电气集团等重点龙头装备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合作,引进国内外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及其零部件“龙头型”和“补链型”企业。把握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发展趋势,前瞻性布局氢燃料产业,打造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依托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园,探索建设新材料创新公共平台,对接上海材料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引导科研机构在奉贤设立新材料研究基地。
二是打造专业完备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地。以江海经济园区等整体转型为抓手,结合区域制造业发展实际,通过鼓励土地复合利用等方式,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建立体制机制、研究政策措施,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合理优化楼宇空间布局,从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和领域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创新引领、结构优化、产值贡献、就业吸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集约节约利用好土地资源。加大对“东方美谷园中园”项目的组织申报、认定、跟踪、督办、协调和推进工作力度,建立区领导定期“赶考”机制。科学研判市场走向,优化土地出让的比例、结构和计划,合理控制开发用地供应节奏,减少房地产用地供应,有序推进房产项目去库存。通过土地收储、节余分割、增容提效、转型升级等多种方式,加大6600余亩产业用地盘活利用力度。
(三)优化营商环境,多管齐下夯实区域发展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努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还要不断完善整个企业成长链条的政策衔接,为企业发展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营商环境好了,才有更多的企业愿意留在奉贤发展壮大,才有更多的人才愿意扎根奉贤成长成才。
一是突出精准招商,加快建设重点产业领域的“目标企业库”、在谈或已谈成项目的“项目信息库“以及反映全区资源动态的“产业资源库”,实现“三库”联动。探索建立百人团队服务百强企业工作机制,完善企业诉求汇总、跨部门协作与跟踪督办机制。
二是着力提升城市能级,紧抓南桥源城市更新、东方美谷大道改造等机遇,加快周边项目推进,构建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体系,打造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
三是进一步完善奉贤商业“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形态和业态兼顾。按照梯度原则,在地铁站、城区中心布设综合型、高能级商业设施,在小区周边布设便利性、亲民型商业设施。对于集聚度偏低、可达性较差的区域,进行合理选址,适当增加商业服务资源布点。
四是进一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研究探索“基地+基金”等新模式,统筹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创业投资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等政府投资基金,对重点产业和标杆企业给予重点倾斜和聚焦支持。
五是完善人才配套政策。与周边有共同产业基础的地区加强合作,探索建立项目制、候鸟制、兼职制、组合式等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探索建立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为主,配售共有产权住房、发放人才租房补贴为辅的人才住房机制,探索园区办学。探索园区市场化办学,解决先进制造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子女就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