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公告:关于《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 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关于《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目前,奉贤区水务局正在进行《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工作,为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根据《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工作规则》等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现将《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希望市民和各单位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市民和各有关单位可以将书面意见直接寄送至奉贤区水务局,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
来信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解放东路8号B1栋105室,奉贤区水务局办公室;邮编:201499。来信请写明具体事项的名称、内容、意见和建议等,署上姓名、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等信息,信封上注明“意见征集”字样。
电子邮件地址:fxqswj@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意见征集”字样。
二、本次征求公众意见期限为30日。若后续在合法性审查之前收到意见的,视情处理。
上海市奉贤区水务局
2025年9月15日
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市总河长令《关于加强本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令》,努力打造具有奉贤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加强河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水文化和岸线保护,建设更多造福人民的美丽幸福河湖,为奉贤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建设作出新贡献,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一)完善机制,形成合力
坚持河湖长制引领,相关部门牵头协调、多部门联动配合、属地政府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和长效管护机制,共同推进该项工作。
(二)聚焦重点,建管并重
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污染源头防治,加强河湖生态建设,推进数字化能力建设为重点,聚焦水生态系统修复、水体透明度提升、滨水亲水休憩空间营造、水生态价值实现等目标,系统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三)以人为本,示范引领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挖掘水文化价值,提升水文化的影响力与感染力。通过示范引领、长效推进,为本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提供可复制的示范样板与实施路径,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幸福河湖。
三、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关于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奉贤区实际,到2027年,将50%区管及以上河湖和35%域内的镇村级河湖建成具有上海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域美丽幸福河湖。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1.推进区域水网建设。持续完善以区级18条骨干河道为基础框架的河网水系,推进“一横两纵两匹配”骨干河道达标整治,加快实施骨干河道断点打通。区管及以上河湖堤防(护岸)达标率达到90%。(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生态环境局、各街镇)
2.推进设施提标改造。推进水利片外围泵闸建设,持续推进千步泾水闸、南竹港南水闸、泰青港等出海闸建设,并将实施率提升至78%以上。(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庄行镇、柘林镇、海湾镇)
3.推进圩区达标建设。按照除涝20年一遇的标准,继续推进低洼圩区治理,注重与区域除涝统筹协调,到 2027 年,推进2个圩区改造,巩固提高圩区防汛排涝能力。(责任单位:庄行镇、区水务局)
4.推进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海绵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根据《上海市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27年,建成区56%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责任单位:区建设管理委、区房管局、区水务局、区绿容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二)加强污染源头防治,实现水环境稳定改善
5.污水管道检测及修复。持续提升城市排水安全和排水系统的韧性,滚动推进管龄10年以上管道检测修复,持续开展清管行动。(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工业开发公司、杭州湾公司、东方美谷公司、交能集团)
6.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督促和指导各街镇和相关委办局按整治问题清单,完成整改工作。到2025年底,完成70%排水用户及60%排水分区的达标验收工作。到2026年,基本完成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任务,完成506个雨污混接点位整治。(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机管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工业开发公司、杭州湾公司、东方美谷公司、交能集团)
7.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开展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实施“一口一码”动态管理,加强已整治排口日常巡查,到2025年,累计完成全区65%整治任务;到2026年,基本完成全区整治任务。(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水务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工业开发公司、杭州湾公司、东方美谷公司)
8.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控量增效、粮田轮作休耕、农药监管,持续推进绿色高标准农田试点建设。加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和畜禽养殖业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生态环境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9.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优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未治理(管控)全覆盖的行政村编制“一村一策”;对已建设施编制“一设施一方案”,持续推进设施降本运行或改造。(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各涉农街镇)
10.完善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体系,严厉打击船舶违规排放行为,保障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点有序运营。(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三)加强河湖生态建设,改善水系统生态质量
11.推进特色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到2025年,推进16条区管河湖建成奉贤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到2027年,推进建成35条区管及以上河湖和1200条以上镇村级河湖具有奉贤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生态环境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12.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等试点建设。重点推进各类水美试点建设和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中小河道生态修复。到2027年,完成7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6个水美村庄、2个水美社区、1水美校园试点建设,1个水美公园水体品质提升试点建设。进一步巩固成效,完成30条段以上河湖水体清澈度提升建设工作,不断向“水清”“水美” 转变,满足百姓对水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房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教育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13.推进林水湿协同治理。积极推进林水复合试点,探索水绿融合和国土空间复合利用的实施路径,到2027年,完成约45公里新城绿环主水脉建设。(责任单位:区规划资源局、区水务局、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奉发集团)
14.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加大滨水空间开放建设力度,加强河岸带整体规划设计,持续推进民心工程、加快推动文旅功能提升,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滨水空间。满足公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促进水体融合。到2027年,形成1个以上亲水文体活动空间综合利用示范点,完成各类河湖高品质公共开放滨水空间总里程数达到42公里以上,建成2个以上沪派江南村落水环境提升试点。(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局、区体育局、区建设管理委;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15.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探索引入水上运动产业、片区休闲观光产业、涉水科普研学等生态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促进水生态修复建设降本增效,形成生态循环效益。(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化旅游局、区体育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四)强化行业科技赋能,推进管理智慧化建设
16.加强感知能力建设。强化数字支撑,加强智慧应用。进一步完善水文、水质监测体系,推动公共感知设备资源在河湖管理中的共享利用试点,完善河湖综合管理等数字化应用。(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数据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17.推进数字孪生等新质生产力。强化模型共享、智能识别、变化监测等数字化能力建设,加强无人机巡检、视频智能监控、卫星遥感和数字围栏等新质生产力方式应用。试点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圩区、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等新质生产力发展,(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数据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五)强化社会共治合力,推进水文化融合发展
18.加强水文化载体建设。依托水利工程,采用“工程+文化”的模式,促进水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以水情教育基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博物馆、档案馆、展示(览)馆、水文化园区、主题公园等为载体,总结治水经验,讲好治水故事,到2027年,建成河湖水文化宣传点10个。(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文化旅游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19.形成社会共治合力。开展水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多渠道创新传播模式。畅通公众监督渠道,支持媒体参与监督、宣传报道,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水共同体。完成注册护河志愿服务组织达到65个,志愿者人数达到3千人。(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依托奉贤区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美丽幸福河湖三年行动计划的统筹领导、协调推进和组织实施。根据本行动计划,按照目标任务,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牵头目标任务的推进落实,细化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落实到位和按质如期完成。开展定期进度填报制度,确保管理精细化各项任务进度可控。
(二)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市支持-区镇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受益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运营和管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三)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培育专业化养护市场,完善幸福河湖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河湖市场化、专业化运维管理,强化对养护单位的指导、培训、监督、检查、考核。优化养护单位与河长湖长、管理单位三方联动机制,完善第三方监管机制,严格落实养护单位奖惩及退出机制。
(四)开展示范推广。用好公众号、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总结经验,推广成功案例,宣传新进展成效,以示范引领整体提升,让“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可观可触可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附件
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主要任务分解表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措施和目标 |
牵头单位 |
配合部门 |
(一)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
||||
1 |
持续完善以区级骨干河道为基础框架的河网水系,推进骨干河道断点打通。 |
持续完善以区级18条骨干河道为基础框架的河网水系,推进2个骨干河道断点打通。 |
区水务局 |
区生态环境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2 |
推进区管以上河湖堤防(护岸)达标率建设 |
区管及以上河湖堤防(护岸)达标率达到90% |
区水务局 |
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3 |
水利片外围泵闸建设 |
推进3座外围泵闸建设,水利片外围水闸实施率提升至78%以上 |
区水务局 |
庄行镇、柘林镇、海湾镇 |
4 |
推进圩区达标建设 |
完成2个圩区改造,巩固提高圩区防汛排涝能力 |
区水务局 |
庄行镇 |
5 |
推进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 |
推进建成区56%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
区建设管理委 |
区房管局、区水务局、区绿容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二)加强污染源头防治,实现水环境稳定改善 |
||||
6 |
滚动推进污水管道检测及修复 |
每年推进管龄10年以上管道检测修复,检测450公里,修复45公里,持续开展清管行动 |
区水务局 |
各街镇、海湾旅游区、工业开发公司、杭州湾公司、东方美谷公司、交能集团 |
7 |
基本完成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任务 |
做好区域内雨污混接点位整治工作,完成506个雨污混接点位整治 |
区水务局 |
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机管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工业开发公司、杭州湾公司、东方美谷公司、交能集团 |
8 |
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
全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
区生态环境局 |
区农业农村委、区水务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工业开发公司、杭州湾公司、东方美谷公司 |
9 |
打造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 |
建设1个绿色高标准农田试点 |
区农业农村委 |
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10 |
加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和畜禽养殖业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
持续推进池塘养殖尾水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率100%、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建设率100% |
区农业农村委 |
区生态环境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11 |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未治理(管控)全覆盖的行政村编制“一村一策”约40个;对已建设施编制“一设施一方案”375个,同步推进设施降本运行或改造。 |
区水务局 |
各涉农街镇 |
12 |
完善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 |
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体系,严厉打击船舶违规排放行为,设置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点位1个。 |
区交通委 |
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三)加强河湖生态建设,改善水系统生态质量 |
||||
13 |
推进奉贤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
推进建成35条区管及以上河湖和1200条以上镇村级河湖具有奉贤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 |
区水务局 |
区生态环境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14 |
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
完成7个以上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 |
区水务局 |
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15 |
推进河湖水体清澈度建设 |
完成30条段以上河湖水体清澈提升建设,水体透明度不低于80厘米或清澈见底 |
区水务局 |
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绿化市容局、 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16 |
推进水美村庄示范点建设 |
建成6个以上水美村庄 |
区农业农村委 |
区水务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17 |
推进水美社区示范点建设 |
建成2个以上水美社区 |
区水务局 |
区绿化市容局、区房管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18 |
推进水美校园示范点建设 |
推进建设1个以上水美校园试点 |
区教育局 |
区水务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19 |
推进“水美公园”试点建设 |
完成1个以上“水美公园”水体品质提升试点建设 |
区绿化市容局 |
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20 |
推进林水湿协同治理 |
积极推进林水复合试点,探索水绿融合和国土空间复合利用的实施路径,完成约45公里以上新城绿环主水脉建设 |
区规划资源局 |
区水务局、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奉发集团 |
21 |
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 |
完成新开、优化、维护各类河湖高品质公共开放滨水空间总里程数达到42公里以上 |
区水务局 |
区规划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22 |
建成亲水文体活动空间综合利用示范点 |
形成1个以上亲水文体活动空间综合利用示范点 |
区文化旅游局 |
区规划资源局、区水务局、区体育局、区建设管理委、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23 |
建成沪派江南村落水环境提升试点 |
建成2个以上沪派江南村落水环境提升试点 |
区规划资源局、南桥镇、庄行镇 |
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委 |
24 |
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 |
探索引入水上运动产业、片区休闲观光产业、涉水科普研学等生态产业,完成1个以上生态价值转换工作。 |
区水务局 |
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化旅游局、区体育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四)强化行业科技赋能,推进管理智慧化建设 |
||||
25 |
推动公共感知设备资源试点建设 |
推进建设1个以上公共感知设备资源在河湖管理中的共享利用试点 |
区水务局 |
区数据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26 |
强化模型共享、智能识别、变化监测等数字化能力建设 |
推进建设1个以上无人机巡检、视频智能监控、卫星遥感和数字围栏等新质生产力方式应用试点 |
区水务局 |
区数据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27 |
推进数字孪生等新质生产力建设 |
试点1个以上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圩区、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和数字孪生“一江一河”试点 |
区水务局 |
区数据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五)加强水文化载体建设,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
||||
28 |
加强水文化载体建设 |
以水利工程为依托,采取“工程+文化”等形式,鼓励水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推进建设1个以上水文化载体试点 |
区水务局 |
区文化旅游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29 |
加强水文化宣传 |
建成河湖水文化宣传点10个 |
区水务局 |
区文化旅游局、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30 |
构建城市治水共同体 |
注册护河志愿服务组织达到65个,志愿者人数达到3千人 |
区水务局 |
区委社会工作部、各街镇、海湾旅游区 |
【起草背景和决策依据】《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一、起草背景
为贯彻落实市总河长令《关于加强本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令》,努力打造具有奉贤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制定本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到2027年,上海市建设不少于25个示范美丽幸福河湖,将50%区管及以上河湖和35%市域内的镇村级河湖建成具有上海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域美丽幸福河湖。为配合上海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目标,奉贤区制定本行动计划。
二、决策依据
《关于加强本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令》(沪总河长令〔2025〕第1号)
《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问:文件修订的背景是什么?
答:为贯彻落实市总河长令《关于加强本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令》,努力打造具有奉贤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制定本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到2027年,上海市建设不少于25个示范美丽幸福河湖,将50%区管及以上河湖和35%市域内的镇村级河湖建成具有上海特色的美丽幸福河湖;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域美丽幸福河湖。为配合上海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目标,奉贤区制定本行动计划。
问:三年行动计划由谁来执行?
答:按照本计划中奉贤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主要任务分解表,每项主要任务都有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本计划涉及到以下部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发展改革委、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建设管理委(区交通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水务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卫健委、区体育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房管局、区数据局、区机管局、各街镇、工业开发公司、杭州湾公司、东方美谷公司、交能集团、奉发集团
公众意见
用户名称 | 发表时间 | 意见与建议 |
暂无用户提交公众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