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河岸生态,TA们是最美“银”河护卫队!!! 发布时间:2023-04-03

长堰村地处四团镇西首,由自然村长堰村、 秦树村组成。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村内共有31条河道,总长度约20.11公里,清澈的河道、秀美的河岸,为长堰村的颜值添了不少分。如此美丽的河岸环境自然少不了背后工作人员们的辛勤维护,不久前,长堰村志愿服务站就被奉贤区评为了“最美河湖志愿服务组织”。
长堰村志愿服务站成立于2015年10月,共有22人组成。家住长堰村长堰9组的夏福官也是志愿服务站的一员,今年已经67岁了。“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是老夏的真实写照,退休后的他主动报名加入了长堰村护河志愿服务队。“你们不要看我年纪大了,但平时捞捞河里的杂物还是没问题的,等再过几年,要是我体力活做不动了,到时候就当个宣传员,给老百姓们讲讲河道治理的知识,总归是要为我们村里干点实事的。”老夏用实际行动践行共治共享的水生态系统治理理念,也成了村民中爱河护水的好榜样。
“治水治人心,治水治岸上”是长堰村的治河名言。村内河道两岸大都是村民房屋,居住密度高,再加上道路狭窄,生活垃圾成了主要污染源。“在巩固现有河道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村民河道监督管理的积极性,2023年我们以设定争创最美‘样板河’为目标,让村民参与河道管理,实现共治共享新格局。”长堰村工作人员介绍道。
为切实提高村民们的思想认识,长堰村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站的作用。一方面组织村里工作人员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开展入户宣传,开设河道养护课程等,不断加强全民水环境治理教育,在全村形成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河长、巡河志愿队的作用,组织人员不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及时查找问题,及时反馈整治,对于不能进行现场处置的问题,便将有关问题汇总后,统一安排第三方人员在三日内进行处理。
1999年出生的黄倩倩,是长堰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也是长堰村志愿服务站工作人员中年纪最小的,平时被当做“家中宝”的她,能干上河道治理也出乎家里人的预料。因为没有相关劳作经历,一开始总找不到窍门,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这也让这个小姑娘真正体会到护河劳作的艰辛。“其实一开始我也退缩过,觉得这个工作太累了,但是看到村里爷叔嬢嬢冒雨下河处理河道垃圾,我心中的傲气也被激发了出来,老人能干的活,我一个年轻人怎么就干不了?”如今的她治理起河道来得心应手。“其实只要学会用巧劲,就能轻松捞起河里的垃圾,这是和我一起巡河的爷叔教我的。”
在这群人的精心治理下,长堰村的河道越发干净秀丽,河岸两旁也长满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盎然春意。“现在巡河就像漫步河边欣赏风景,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工作福利了。”看着在自己手中慢慢蜕变的美丽河道,长堰村志愿服务站工作人员们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来源: 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