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更多笑容,点亮满天星光——郑瑜
发布时间:2024-10-11个人简介:
198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00年12月入伍,原江苏淮安73821部队任班长,2005年12月退役。
他曾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称号,连续三届获评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奉贤区道德模范、“感动奉贤”十大人物等。
他所带领的“拾光”志愿服务团队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授予”敬老文明号”,上海市五四青年集体。
助人为乐,填补老人影像空白
郑瑜一直铭记2005年在退伍大会上代表退伍老兵的宣誓誓词:退出现役后继续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永远保持军人的革命本色,奉献自己,为家乡建设发展再立新功。回到家乡后,郑瑜在社区从事摄像工作。在拍照过程中,总有老人来问:“弟弟,能不能帮我拍张照?”他这才发现,原来有好多老人一辈子除了证件照外,没有拍过一张生活照,有的老夫妻一辈子没拍过合照。“影像的留白会带来人生的遗憾,我想要做点什么来填补它。”郑瑜说。
就这样,郑瑜开始走进全区大大小小的农村和小区,无偿为老人拍照。很多时候,拍摄需要赶场子,为了不让老人久等,郑瑜常常是饭都顾不上吃,只能靠面包加矿泉水充饥。“我们还年轻,等得起,但老人老了,等不起。”
郑瑜总是这样督促自己。十年前,智能手机还没有在老年人群中普及,照片拍好了怎么发给他们,成了个问题。起初,郑瑜每次都要去照相馆冲印了照片再送还给老人,但这样效率不高,有一次老人没等到便离开了人世。自此之后,郑瑜自掏腰包购买了便携打印机,能够帮老人现场打印。他还贴心地准备了相框,让老人能永久珍藏相片。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3年9月,郑瑜发动身边喜爱摄影的小伙伴一起组建了一支青年志愿者团队,团队取名叫“拾光”,寓意“拾起老人美丽的笑容,定格老人幸福的时光”。十一年来,他们走进了全区各敬老院、小区、农村,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拍照服务,共计23000余张。
不忘初心,青春梦圆最美夕阳
郑瑜每次拍照,都会和老人唠上两句,从谈话中得知,许多农村老人的过得并不富足,生活也过于单调乏味。“我当时就想着怎么改善这个问题,光靠拍照肯定是不够的。”后来,郑瑜开始了“点亮农村微心愿”计划,帮老人“送一场戏、拍一张照、圆一个梦。”郑瑜在给农村老人拍照的同时组织文艺爱好者到村里给村民演出,而老人的微心愿,郑瑜则会去找爱心企业“化缘”,帮他们圆梦。
2021年7月,郑瑜启动“驻村有你 耄耋留影”公益项目,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和团队小伙伴走进15个村组,为1000多位老党员上门拍摄单人照、合影照,其中50年以上党龄老党员300多人,有遇到生活困难的老党员,郑瑜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一起,帮助了9位老党员圆了微梦想,送上了羊毛毯、微波炉、药箱等圆梦礼。看着老人那朴实的笑容,郑瑜和团队的小伙伴们都感觉特开心。
2022年3月,郑瑜和团队一起驱车前往四团镇五四村为全区唯一一对百岁老人拍摄夫妻合影及全家福。“我从这对老人身上看到了爱情的忠贞,我觉得这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后来,郑瑜借来了婚纱、西装和化妆团队,先后帮十余对金婚老人拍摄了婚纱照,让他们重温昔日的美好回忆。
每当节假日的时候,郑瑜就会带领小伙伴走进青年公园和九棵树,开展“我陪父母拍张照”公益活动,帮来往游客免费拍摄全家福。目前共为170余户家庭,400多市民拍摄照片。一位来自市区的游客曾说,这张照片是我们这次来奉贤最具有意义的。
创造美好,志愿微光照亮你我
“老人只是社会的一个群体,而我们的目标,是要用微弱的光,让整个社会充满爱。”郑瑜说。
为了能让志愿服务辐射更多人群,2022年8月初,他就计划进一步拓展队伍,并和奉贤新城新青年驿站联合开展“新青年,益拾光”项目。希望通过平台的号召力,有更多的青年加入。他还自费购买了一辆二手小面包,升级改造成“拾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流动车,让助人为乐随处可见、随时发生。
“我们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城市美容师和快递外卖员,他们在外奔波,非常辛苦。”每年冬天,郑瑜和他的小伙伴,都会守在寒风凌冽的街头,开展“你送餐 我送暖”公益项目,连续几个夜晚为外卖小哥赠送热包子、暖手宝、酒酿圆子等暖心礼品。每年夏天,“夏日送清凉”则会为户外工作者送上冷饮、绿灯汤等消暑用品。
郑瑜将“拾光”新时代文明实践冲锋车,驶入校园、公园、工地、商圈等志愿服务前沿,通过“网红流动车”的形式,让志愿服务“活起来”的同时“火起来”。他还带领团队参加了区退役军人局开展的“定格荣耀 致敬老兵活动”公益摄影活动,团队历经57天,共开展31场活动,上门为123名抗美援朝老兵拍照,用镜头捕捉最美笑脸,用光影留存红色印记。
郑瑜说,下一个十年,他会继续用热爱“加油”,为公益“飞驰”,“拾光”团队也将开启全新的第二篇章“拾起青春梦想 点亮满天星光”,让“助人为乐,创造美好”成为他公益路上的矢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