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委:勇担时代重任,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7-07

图片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区科委以“五个创新”理念为引领,锚定“南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目标,在政策赋能、载体升级、主体培育、产业协同等领域精准发力,以科技创新“强引擎”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image.png

  科创动能持续跃升,创新驱动成效日益凸显

  1~5月,区科委以系统思维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达146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860家排名全市第六。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3.05亿元,同比增长98.1%;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申报65项,已认定29项。

图片

  产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科技服务业增速领跑全市,71家规上企业实现营收32.32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生物医药产业逆势增长,88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96.92亿元,排名全市第三,可比增长4.2%,拉动全市增长0.5个百分点;通用新材料产业企稳回升,272家规上企业产值217.3亿元。

图片

  科创生态不断优化,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

  政策精准滴灌有力有效。《南上海科创中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落地见效,上半年兑付区级资金近1900万元;修订《奉贤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最高支持额度提升至6000万元,新增企业总部建设、核心技术攻关、专业化认证等支持内容。支持研究出台《支持海归小镇建设若干政策》及实施细则,助力海归小镇建设。同步推进科技创新、通用新材料等“十五五”规划编制,为产业长远发展谋篇布局。

图片

  平台载体建设善作善成。新增西渡壹号湾等2家市级孵化器,累计市级及以上科创载体21家,成功孵化术理智能等165家毕业企业。持续提升载体专业服务能级,推动璞跃中国合成生物学与杭州湾开发区合作;搭建技术服务共享平台,联合凤创谷生物科技园、奉贤科创孵化器探索凯宝药业联合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动孵化器“保租”政策落地试点,助力初创项目于园区顺利孵化落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协同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与长三角国创中心战略合作落地,形成《奉贤区人民政府-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健全和完善“揭榜挂帅”创新合作模式,举办创新挑战赛东方美谷专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的征集与挖掘,已累积征集企业技术需求50余项,收集高校科研成果260余项,促成四卒香氛与上应大等28项技术对接。

图片

  攻坚克难勇担当,凝心聚力谋新篇

  下半年,区科委将紧紧围绕市委书记陈吉宁来奉调研讲话精神和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要求,持续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全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载体能级提升。构建“创业工位-孵化器-产业园区”全链条体系,推动现有载体向“产业特色鲜明、服务链条完整”的专业孵化器转型;推进张江奉贤园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创新密度,打造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等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推广孵化器“保租”模式,努力打造低成本创新创业高地。

  强化产业创新协同。持续抓好生物医药、通用新材料、海归小镇建设等专班工作,强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生物医药“强链计划”,举办医企对接会和投融资路演,推动多款创新产品入院,助力10余家企业获得融资;推进通用新材料“补链行动”,召开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力争培育3家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深化创新生态建设。启动“科创新芽”计划,遴选100家潜力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深化校地合作,常态化举办技术对接、项目路演等活动,推动企业与高校的双向奔赴;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推动创新创业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挖掘和培养优质创新项目,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在五届区委十一次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区科委党组书记卫丙戊表示:将充分体现学习教育成果,思想上有“弦”,政治上有“线”,干字当头,奋力一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弘扬“闯”的精神,发扬“创”的劲头,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加快建设南上海科创中心、全力打造南上海重要增长极贡献科创力量、交出科创答卷。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