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上海读书节走进奉贤百年酱园,读者沉浸式品读贤城记忆
发布时间:2025-09-29当悠远书香邂逅百年酱香,当昆曲雅韵回荡于工业遗存,一场关于城市记忆的深度阅读,在时光的发酵中悄然开启。昨天(9月28日),第27届上海读书节场景读书会“城市记忆阅读”专场,在奉贤区鼎丰酱园城市更新展示园内的江南第一梅茶楼举行。本次活动以“百年酱园·书香新醅”为主题,引领读者们沉浸式品读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当代叙事。
拥有160年历史的鼎丰酱园,作为“中华老字号”工业遗存,见证了奉贤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今,作为“南桥源”城市更新项目的核心,它已焕新成为奉贤区首个产教商融合文创园,为区域发展注入着新活力。这一转变,正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生动样本,完美诠释了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的再造,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延续与新生。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曲《牡丹亭·游园》的婉转水磨调,在百年酱园的茶楼响起,瞬间将观众带入一个跨越时空的意境。“城市更新与昆曲保护异曲同工,核心都在于赓续文化基因。”南桥源历史文化顾问耿明在专题演讲中,从昆曲保护巧妙切入,如数家珍地梳理了评弹、越剧、皮影、清音班等深植于奉贤的文化元素,解析出风物江南、人文贤城、宜居宜业等当地文化基因,分享了传统文化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随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陈畅,携其主编的方志类书籍《上海图鉴·黄浦江》登场,为读者讲述了黄浦江与上海城市发展的深厚渊源。黄浦江是如何从“贸易江”发展为“工业江”“人民江”的?浦江沿岸的工业遗存是如何在新语境下重生的?她通过一幅幅珍贵影像,生动展现了浦江视角下的上海——这座伟大的人民城市。
圆桌对谈环节,上海奉贤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文忠作为城市发展建设者代表参与讨论。他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城市功能焕新、空间缝合与文脉延续”组合拳,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现老城复兴与民生改善之间的有效平衡。“最美阅读空间”偒傣书房负责人张海涛则以方言文化推广为例,表达了公共文化阅读空间在城市更新中的责任与担当:“书房取名‘偒傣’,意为奉贤本地吴语‘这里’,我们通过方言读物、本土文献展陈,让市民在阅读中找回归属感。”
随后的“方言知多少”互动环节妙趣横生,读者与嘉宾即兴上演“你说我猜”,在欢声笑语与方言的独特韵味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参与者们还获赠了书写上海城市记忆与时代变迁的《荡马路——叶辛小散文》,将一份鲜活的“城市记忆”带回家。
活动的尾声,读者们在“酱园探寻”中移步换景,聆听品牌故事,触摸工业印记。“今天的活动融合了酱香、书香、茶香和曲韵,是一场全方位的文化盛宴!”一位奉贤本地读者在现场感慨道,“它让我们在繁忙生活中得以歇歇脚、醒醒脑,更深刻地理解了‘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贤美文化,激励我们学习贤人、比肩贤人。”许多初次到访的读者也表示,真正的阅读不止于书本,更在于走进现场,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主动成为城市文脉的守护者。
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总工会主办,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奉贤区总工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承办,上海奉贤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作者:陆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