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专才强企 汇聚金融贤能 | 区国资委党委开展“智汇国资·贤才兴奉”专才领航计划之金融条线专业化人才创新实践案例展播(第六期)

发布时间:2025-11-21

本期金融人才案例

冯佳男

奉发集团  投资融资管理部副经理

冯佳男同志作为上海奉贤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融资管理部副经理,在投资融资岗位工作多年,始终以“优结构、控风险”为主线,聚焦融资制度建设、融资工具创新等领域推动创新,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一、创新举措,推动融资管理系统性变革

针对集团融资管理领域存在的流程标准化不足的问题,冯佳男同志主导构建了《融资管理办法》《债券融资业务中介机构选聘管理办法》《融资担保管理办法》三项核心制度,系统梳理融资全流程关键环节,建立科学评标机制,推动融资决策模式由经验判断向制度规范转变。例如在今年的项目融资贷款行选聘工作中,通过实施“个性化融资方案设计、量化评分体系与专业评标小组决策”相结合的机制,2025年成功遴选合作银行两家参与项目融资,显著优化融资方案结构,实现融资成本降低10%。同时,冯佳男同志聚焦“拓渠道、优结构”的目标,打开“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双市场融资渠道,运用公司债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ABS)等多品种工具,推动债务结构“多元化、低成本、长期化”转型。2025年5月,成功发行14.74亿元资产支持证券(ABS)产品,盘活资产的同时,获得票面利率2.15%的低成本融资,较同期银行贷款成本低77个基点。

二、取得实效,量化指标彰显创新成效

通过“双市场多品种”融资工具组合与债务置换,实现融资成本“精准压降”。2025年上半年,在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完成公司债、中期票据、ABS三类产品发行,累计融资27.83亿元,发行利率区间2.05%-2.15%,均低于同时段同评级中债估值水平,通过借新还旧置换压降利率约100个基点,年降财务成本2962万元。5年期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有效拉长债务期限,为集团缓解短期偿债压力。在债务规模增长的同时,通过多元化融资工具组合、融资期限错配管理,直接融资占比跃升至24%,银行贷款占比降至72.83%,债务结构实现“多元化、低成本、长期化”转型。短期债务占比从10%降至7%,通过年度债务到期动态管理清单,实现到期债务100%接续。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