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新闻】十三年的等待 一段来之不易的髓缘 ——奉贤区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迎来第36例
发布时间:2023-08-298月15日上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采集室内,随着造血干细胞分离机的启动,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经过5个半小时,22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完成采集,并被立即送往异地,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奉贤小伙金胤豪成为上海市第589例、奉贤区第3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一部电影埋下大爱的种子
小学时代,小金看了吴大维的电影《我也有爸爸》,深受白血病患儿遭遇的震撼。从此他内心既害怕白血病又同情白血病患者,那是少年时第一次感受到血液病的残酷。大学时代,小金第一次完成献血,看着血液缓缓地从自己的手臂流出,他欣喜感动,直到如今那段记忆都难以忘却。
工作后,小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遇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科普宣传。在活动中,他对白血病有了新的认识,更为能有这么一种医疗技术拯救白血病人的生命而感到无比振奋。“于是2010年8月4日,我决定在骨髓库留下一管血,想着能救人是好事,愿天下病痛少一些再少一些。”从此,小金开启了漫长的等待。
平凡人帮助平凡人
时间匆匆逝去,小金也从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逐渐变得成熟稳重,拥有了知心的爱人和温馨的家庭,这十三年间,他也会偶然间想起登记入库的事情,却深知髓缘难遇。然而就在今年的5月9日,小金终于等到了那一个期待已久的电话。“从成为入库志愿者那天起,我就已经做好随时为挽救生命献出爱心的准备了。看着千千万万的捐献志愿者我本已经非常感动,想着血液病患者的明天依然充满生的希望,我为这个美好人间感到快乐。如今能亲身参与治病救人,这是缘分也是使命。我始终相信平凡人献出的每一颗爱心都会帮到另一个平凡人。”不负等待,小金用十三年的坚持,等到了救人的机会,他没有任何犹豫,表示愿意捐献。
在征得家属意见的时候,父母和妻子的支持让小金倍感欣慰。妻子在得知对方是一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后,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告诉他:“中年人为的就是看着孩子长大,陪着父母老去,不能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重生机会一定要给她。我们试一试。”退休教师的父母虽然不免担心,也仍旧鼓励他:“去捐献吧,你流淌的血是我们给你的,再去帮一个需要的人,也是我们老两口最大的心愿,相隔千山万水也要去。”
小金的单位奉贤供电公司更是非常重视此次捐献,不仅为他合理调配了工作,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还将他视作亲人般给予关怀,所属部门党总支在他完成捐献的第二天前往华山医院迎接其出院。
点燃生命的希望
入院后,小金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为捐献做准备。克服了打动员剂带来的些许不适,怀着期待,终于迎来了捐献的那一天。静静聆听着机器运转的声音,小金期盼着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为那位患者带去希望,助他恢复健康,“活下去,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要放弃一丝希望。为家人,也要为自己。路还长,等你恢复了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无法相见,小金只能默默地祝福远方的有缘人。我们相信爱会创造奇迹,让生命重燃希望。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做着平凡的事。十几年的等待,是值得的。这段经历是命运的安排,也是我自己的使命。是举手之劳,也是我应该做的。通过这次经历,我更加相信人间处处是温情。当我们无助时,要相信希望永远都在,不管多远都会有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准备着随时与你共患难。我也看到了红十字会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工作人员在默默地付出,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有了他们,我们再也不会因为千山万水的阻隔而感到孤独和无助。让我们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让我们把这份爱传递给需要的人,传递给更多的人。”
奉贤区红十字会
202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