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干部成长与“奉贤美、奉贤强”双赢双促 “四个一百”工程让年轻干部“跨界”展身手 发布时间:2023-04-20
促成奉贤与临港共同投资200亿元开发双菱项目地块、推进完成奉贤新城范围地下空间数字化工作、推动外资项目西班牙安通林汽车内饰件项目成功落地奉贤……过去一年,一批“跨界”年轻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大展拳脚,帮助奉贤区在“奉贤美、奉贤强”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一连串夺目成果。
去年2月,奉贤区创新启动了“四个一百”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数百名年轻干部通过为期一年的“上派”“下挂”“外联”或“内引”,奔赴长三角、大湾区、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国家机关,哔哩哔哩、中国电信等企业挂职锻炼,锤炼本领。
经过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年轻干部们交出了出色的成绩单,充分证明“四个一百”培养工程能实现干部成长与地方发展双赢双促。不久后,第二批“四个一百”年轻干部也将出征。
挂职干部推动合作 实现地块转型发展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从文在上海江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挂职,其间推动了奉贤和临港合作开发双菱项目地块,已开始动拆迁工作。
双菱项目地块在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占地900亩。夏从文介绍,该地块亩产效益不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从2016年开始,开发区就一直在对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希望引进好的企业、发展新的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但开发地块面积较大,我们一直在寻觅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谋划和布局”。
江海数字由临港集团、奉贤新城、东方美谷集团三方联合组建,到该企业挂职后,夏从文敏锐地意识到,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二次转型发展的机遇到了。
“在江海数字,我发现由于背靠临港集团,他们的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开发实力都很强。”夏从文说,“奉贤与临港的合作源远流长,很多项目都在共同顺利推进,市区国企联合开发双菱项目地块可行性很高。”
挂职期间,夏从文常为开发区发言,把二次转型发展的想法与江海数字想要扎根奉贤的想法“牵”在一起,引发对方浓厚的兴趣。去年,双方对该地块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江海数字与开发区也进行了多次的对接和磨合。今年年初,双方达成共识,明确了开发方案、开发主体,进入到最后的设计方案审核阶段。夏从文说,这是他挂职期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现在虽然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但我还会持续关注这个项目地块”。
来自奉贤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年轻干部薄夫宽则直插到了乡村,“跨行”当起了乡村振兴专项工作第十指导组的指导员,指导西渡街道乡村振兴工作。
“去年6到11月,指导组对西渡街道8个村开展了全覆盖的专项调研,调研对象为村委会和村民,重点了解基层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这让我感触很深。”薄夫宽说,“通过调研,我迅速找到了新岗位的切入点,那就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遵照这条工作准则,薄夫宽在一年内调研发现了宅基房屋、绿化养护、政策落地、社会治理等不少基层“急难愁盼”问题,基本做到了“现场能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协调解决”。
汤皓去了市商务委外资行业管理处挂职,归来后直言“收获满满”,“基层工作比较具体琐碎,而市级机关的工作前瞻性、主动性更强。在那里工作不久后我就意识到,思考模式不转变,永远无法打开工作局面”。在挂职期间,汤皓定期将外资招商信息与奉贤区投促办对接,通过市投促中心推荐四家全球投资合作伙伴与奉贤合作,推动安通林(中国)项目落地四团镇。
“项目体量虽不大,但汽车零配件产业是四团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有这样的跨国企业加入,能起到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汤皓说,“在市级机关,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这类外商资源,也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外商外资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外联干部深入企业 解放思想创新突围
每隔一段时间,奉贤区委组织部都会召开“四个一百”年轻干部“思享汇”座谈会,年轻干部们在会上纷纷分享挂职经历,结合心得体会畅谈对实现“奉贤美、奉贤强”发展路径与目标的意见建议。
奉贤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乃毅表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是为了“打开仰望星空的窗”,培养年轻干部胸怀大局、面向未来、前瞻思维的战略远见。“下挂”年轻干部则要将自己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工作经验转化为实践锻炼成效,在返回工作岗位后务实担当、敢想敢为,争做推进“奉贤美、奉贤强”的实践者、开拓者、示范引领者。大批案例表明,“四个一百”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所设计的目标效果已很好地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备受外界关注的“外联”干部方面,年轻干部们更是在各个角度收获了许多新经验、新想法。“‘外联’干部要致力于推倒阻碍创新的墙,解放思想,创新突围,在改革前沿和科创热土上历练成长、强筋壮骨。要在实践锻炼中掌握市场最新动态,挖掘企业发展瓶颈,探寻政务服务短板,助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一场座谈会上,徐乃毅也对年轻干部们提出了要求。
在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挂职的朱婧怡发现,很多扶持政策,都需要企业税收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申请,因此很多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到。“小微企业的发展,更需要政府扶持。”朱婧怡说,“挂职回来后我提出建议,可以把企业的科技效益、社会效益也添加为扶持标准,让有创新能力、愿意服务社会的企业获得更多支持。”
东方美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陈晓翠在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职期间,面临“从服务方变成被服务方”的改变。之江生物是国内分子诊断试剂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基因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的研发上具有较高水平。站在市场主体的视角,陈晓翠发现,科创型企业更希望政府与园区“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给他们一个潜心科研攻关的环境。“东方美谷核心区也落户了很多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创企业。我在之江生物找到了‘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的答案,未来将与团队一起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服务。”
区委宣传部宣传科的戴锋去了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挂职,许多年轻同事为此非常羡慕他。“B站是个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企业,企业文化也非常年轻化。”戴锋说,“在那里,我找到了‘流量密码’。”他告诉笔者,以往的宣传项目为打造“爆款”,一般会选择找流量达人合作推广,但实际落地效果不够理想。而在B站,多数爆款视频都可以产生二次传播和自发传播。“这才是爆款能‘爆’的原因。”戴锋说。
还有些年轻干部,在企业体验了更具市场特色的管理体制。戴锋介绍,B站员工所有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都会整合在一个共享平台上,各部门的员工都有访问权限,既方便各部门了解掌握工作节奏,也便于新人尽快接手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区委宣传部人少,借调人员多,这个模式很适合我们开展工作”。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刘佳旎在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职期间发现,泰坦科技内部实行每月首席员工评选制、评选最受欢迎新人奖等,通过正向激励,让员工有激情有干劲,更好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
遵照事业发展需求 优化干部资源配置
2017年起,奉贤区就统筹考虑年轻干部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因素,启动百名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并在5年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405名年轻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央企、市级机关和市属企业、街镇和村居、“东方美谷”和“未来空间”等急难险重岗位跟班学习、实践锻炼。
“四个一百”年轻干部培养工程除了人数增多外,年龄结构也更年轻化,第一批选派的120余名年轻干部平均年龄仅31.8岁,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同时,挂职锻炼也更趋于全领域、无边界,呈现“体制内”岗位全、“体制外”机会多特征。
“‘四个一百’工程中,‘上派’‘下挂’‘外联’和‘内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刘帮成说,“其中,‘外联’尤为特别,它让‘体制内’干部真正跳去了‘体制外’,实现了名副其实的‘跨界’。”
刘帮成表示,浙江省一些地区也探索过类似“外联”的“公职人员进企业”,这无疑能让年轻干部多长见识、多经历历练,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更熟悉平时服务的对象,熟悉产业行业,让人民公仆真正站在市场主体的角度思考他们的所需所盼。
首批“外联”干部中不少被派往了德汇集团、中国干细胞集团、泰坦科技、哔哩哔哩等国际国内顶尖美丽健康产业头部企业、科技创新前沿企业,以及伽蓝集团、莱士血液等区内重点企业。奉贤区方面表示,这是为了提高干部资源配置和事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哪里事业需要就去哪里,哪里人民期盼就去哪里”。譬如此次选派大量年轻干部到民营企业挂职锻炼,就是为了深化“驻企店小二”工作机制,摸清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全力打响东方美谷、未来空间、数字江海等产业品牌。
刘帮成认为,党中央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外联”正是一种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好模式,未来“四个一百”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可以考虑扩大“外联”的比例,让更多年轻干部深入走进市场主体。
作者:胡幸阳
来源: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