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揭幕,全景呈现上海这支远郊“平原游击队”的烽火岁月
发布时间:2025-08-298月28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暨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正式揭幕。8月29日起,陈列馆将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
奉贤烈士事迹陈列馆坐落在奉贤新城上海之鱼东畔,紧邻奉贤区烈士陵园,整体建筑设计以“流芳”为理念,取自“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明万古流芳”之意。项目总建筑面积为8366平方米,建地上1层、局部夹层和地下2层,总高(最高点)约15.5米。地上1层建有报告厅、临展厅、文创区等公共空间,序厅铸有《向海而生》《情浓江海》两幅大型紫铜壁画,分别展现奉贤六千年沧海变迁和军民鱼水深情。地下2层展厅,前厅建有长达47米的红砂岩奉贤革命历史长卷,这也是全市最长的烈士纪念卷轴。
陈列馆内的红砂岩奉贤革命历史长卷。沈思怡 摄
陈列馆内共有两个常设展馆。其中,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475平方米),以时间线为轴,展馆以时间轴为脉络,从土地革命时期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李主一、沈志昂等革命先驱的觉醒历程,周大根、朱刚等抗日志士的浴血奋战,陈默、何以文等解放战争英烈的牺牲奉献,蒋德昌、姚忠修等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保家卫国壮举,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20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勾勒出奉贤儿女追求真理、抵御外侮、迎接解放、守护和平的红色基因。展陈内容既涵盖军事斗争,亦包含群众支援与新时代使命担当,彰显“前仆后继、浩气长存”的精神内核。
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共480平方米,以“尊重历史、立足上海、突出浦东、加强奉贤、兼顾其他”的布展原则,以部队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五大展厅再现全民族抗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在上海郊区的战斗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淞沪支队在上海郊区开展的汇角战斗、北宋突围战、朱家店伏击战26次重要战斗和53位淞沪支队指战员的光辉事迹。
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沈思怡 摄
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沈思怡 摄
记者观察到,两个展馆都创新运用了“科技赋能红色文化”的展陈手段。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内设有关于奉贤第一位革命烈士沈志昂的AI互动屏,以其家书为情感内核,通过实时笔迹生成与语音诵读,实现观众与英烈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内则打造了南渡浙东仿真高梢船体验装置,观众可登船感受当年新四军将士横渡杭州湾的壮举。这种融合沉浸体验与数字交互的展陈方式,在恪守历史庄重感的同时,更以现代化的表达方式重构了红色叙事,使革命精神的传承焕发出契合时代的感染力与共鸣力。
陈列馆内打造了新四军南渡浙东的仿真高梢船体验装置。沈思怡 摄
记者了解到,百余年来,奉贤先后有四百余名革命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献出宝贵生命。1942年至1945年期间,新四军淞沪支队在淞沪地区与日伪军浴血奋战,沉痛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近年来,奉贤区持续推动红色资源的系统性保护、研究与价值转化工作,以“贤城英烈颂”品牌为引领,深耕“描红英烈丰碑”“擦亮英雄之墓”等志愿服务项目,做好“为烈士画像 送英雄回家”工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彰显新时代英烈褒扬工作的奉贤担当与创新实践。
来源: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