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城站亭再升级,人民建议落地生花
发布时间:2025-07-232025年6月26日,一场以 “唤醒贤城绿色动脉 共绘生态人文活力” 为主题的线下座谈会如期举行。区信访办、交通委、交运中心代表与3位市民齐聚一堂,共同检视2025年奉贤区特色公交站点设施提升改造项目设计线上征集建议情况,并为下一步优化集思广益。
一、现场直击:从“金点子”到“实景图”的跨越
座谈会上,区交运中心通过 “数据+案例”双维度 展示了项目进展:
全域覆盖再提升:全区1823个公交站点中,1097个已完成设施升级,站亭覆盖率从2024年的55%跃升至60.2%,柘林镇、海湾镇等薄弱区域增幅显著。
特色设计获点赞:市民代表实地体验奉贤博物馆站《博鱼观海》、国妇婴院区站《风轻日暖》等获奖设计,站亭融合“回形纹”本土文化元素与母婴折叠护理台等实用功能,赢得现场掌声。
痛点攻坚见实效:针对团青公路60km/h车速下的安全隐患,新增彩色沥青警示带与红白警示桩;轨交、医院、老年社区附近站点增设无障碍坡道,细节改造直击民生痛点。
二、市民建言:小站亭承载大期待
3位市民代表 结合日常体验提出进阶建议:
让候车亭成为服务驿站
“增设USB充电口和自动售货机,解决手机电量焦虑和临时需求;在特色站点嵌入周边地标图文介绍,让等车变成‘微旅行’。”——市民代表张先生
打造网红打卡新地标
“上海之鱼环线站亭可联动夜景灯光策划主题展览,重点站点加装触摸屏导览系统,实时展示展览信息、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打卡传播。”——设计师投稿人鹿先生(“博鱼观海”方案作者)
乡村站亭需个性与普惠并重
“乡村地区新增站点应保留乡村风貌,同时增设照明、座椅、到站信息等让更多老人受益。”——群众代表周女士
三、领导点睛:让民意成为城市升级的引擎
区信访办副主任宋春艳点评:人民建议不是终点,而是城市治理的起点。一要拓展征集形式,通过线下征集座谈、线上征集活动等畅通建言渠道。二要强化“建议-设计-落地”闭环,区交通委结合实际,将建言转化为施工图。三要用好宣传阵地,让市民在网红站台打卡时,看见自己建议的“生长轨迹”。
从半封闭式避雨空间到母婴折叠护理台,从标准不锈钢站亭到融入土布等非遗的工艺基因特色站亭——奉贤公交站亭的每一次进化,都刻着市民智慧的印记。
公交站点设施不仅是车辆停靠点,更是人民城市理念的实体注脚,见证着“贤城温度”在方寸之间绵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