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花:努力捕捉那一点萤火之光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8日

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个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微光。

萤火之光,微弱无比,但却也闪耀无比。即使有些孩子如同萤火虫般,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努力捕捉那一点萤火之光,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班里有一位走神大王——亮亮

走访,深入了解

亮亮是我教书生涯中的第四届学生,六年级的时候分在了我班,第一天上课,我就发现这孩子40分钟的课几乎都没听,不是低着头摆弄手中的笔就是呆呆看着其他地方。一般的孩子,对于初中的新生活一开始比较新奇,都想在全新的环境中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肯定不会在第一天就暴露本性,这孩子的状态引起了我的关注。接下去的几天,依旧如此,找他谈话像个木头人不动不说,神情还挺傲娇!我决定要走访一下他家,了解下孩子在家里的情况。白天匆匆打了个电话给孩子的爸爸表示放学后要走访,对方表示知道了,也没说其它的。放学后,跟着亮亮走回了家,亮亮的家在镇上,徒步比较方便,很快就到了家所在的小区,一路上我一直念叨他怎么上课不认真听,初中这样学习会吃亏的,跟小学不一样。亮亮一路都是低着头走路,不说话,到了家门口,他敲了敲门,妈妈正好下班在家开了门。妈妈向我坦白,孩子从小就是夫妻俩带大的,就管个日常的吃穿,在学习上确实没有用心的坚持关注,小学里孩子的学习可以,尤其是数学,不做作业也能考试过关,脑子是可以的。孩子每天放学后,如果碰上父母加班晚到家,就自己热一下家里父母准备的食物,然后就独自在家,也没有被人督促或提醒该干什么,完全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放学后父母在家,也没啥交流的,自己吃了晚饭就进他的房间去了,有的时候去屋里看他在干什么就是发呆,坐着不动,也不做作业,让他抓紧时间做,只是嗯了一下,父母也随他去了。久而久之,一家三口各干各的事,互不干涉,形同陌路。

听完了妈妈的叙述后,临走之前,我关照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孩子,和孩子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亲子活动,一方面增进点感情,另一方面试着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妈妈表示答应尝试一下。

返回的路上,其实自个心里很清楚,这样的一次走访实质效果甚微,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很真切,在接下去的学习日子里,亮亮还是老样子,几乎全程走神,找他谈话多次,苦口婆心劝他要上课认真听讲都石沉大海,我的搭档老师们挣扎了一段时间后表示无能为力,就让他自由飞翔吧!

定岗,微光初现

我的数学学科也是他唯一能接收的学科,我清楚他只要能听进去,基本会记住方法,于是这门功课一直绑着他,课上只要他走神,就抽他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喊到他的次数高达10多次,甚至最高一次有同学课后跟我说20次,当时我也震惊了,平均2分钟一次,可见他有多么不听话。他除了上课走神之外,课后就不用指望他能恶补,对于作业的完成也只能靠“挂”在我身上才勉强做完,这孩子我知道他缺自觉不缺脑子,就要老师费劲,有时感到很心累,我看不到一点值得我欣赏的地方。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近一年,在临近期末时,有一次课间看到亮亮站在智能黑板前乱点,马上被我呵斥住,他很委屈地嘀咕着是主管黑板的同学被语文老师叫去办公室拿作业本了,委托他把上一节课老师的课件、视频等关闭。突然,我脑子里闪过一道光,亮亮他妈妈跟我说过,电脑游戏玩得可溜,他一定特别喜欢电子产品,加上管理黑板的同学马上要回外地就读了,不如让他来接位。我马上示意他回到座位,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把这个岗位候选人定了。提到他的时候,他很诧异一直嘟囔着为什么是我啊?但是我捕捉到了他脸上露出的那一丝瞬间消失的笑容,我肯定他很喜欢这项工作,我跟他说你离黑板近,应该为它服务,他也就默然接受了。

为了使他能尽快上手,我让他先跟岗着,多观察如何维护智能黑板,尤其是调试投影联网,当好老师的信息技术使用助手。他也乐此不疲,七年级正式上任,干得很出色,尤其是老师在用课件时,眼睛盯着他的黑板,等待突发情况维修,算是也能集神几分钟了,我感觉他身上透出了一些能量,我也努力抓住这一点萤火之光,希望能星星点火。

有光的日子是那么的舒服和惬意,哪怕是一点点微光,亮亮貌似比以前听话多了,有了这个小岗位后,他都会提前问我课件今天用不用,投影用不用,会提前帮老师打开调试好投影字体大小,确实节约了一些老师自己调试的时间,我也时常夸他,他颇为得意。

黑暗,又现光芒

怎奈好景不长,第二学期因为疫情原因转为了线上,一切又回到了起点。亮亮好几次都是姗姗来迟,要么就是假装忘记了不上线。打电话过去,他只是嗯啊几下要么就是沉默不语,与父母沟通也是无果。而他的头像也换成了一块黑铁皮,让老师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他也在这块黑幕的掩护下得过且过,任性自由......

半年的小别离,好多孩子都长高了不少,也有了一些青春期的变化,而亮亮始终没有变化,一个学期的脱节使我也对他产生了无药可救的想法,虽然每节课还是那样坚挺着要去抽问他,而此时也略显无力感,只因心中那一份坚持,让我努力相信总有那么一刻起可以让捕捉到的一点光发热。

11月,学校开展班会微课比赛,要求必须录制。学校的录播室是自动捕捉镜头,录制效果不佳,必须要人工手动操作才能稍微改善下课的品质。管理录播室的老师平时也要上课,工作忙,我就寻思着培养一个学生来掌握此项技能,在班里观察了一阵,最后还是锁定了亮亮,我相信这孩子能学会。我带着亮亮来到录播室,让管理控制器的老师教他如何切换镜头,一些控制按钮如何使用。亮亮听得格外认真,对这人工录播操作很感兴趣,但是为了顺利录制,防止过程中调焦距而使得镜头模糊,录播的老师只要让他事先调好三个镜头的距离,然后录制时切换相应的按钮就可以了。亮亮学会了些皮毛之后,就让我开播了,我站在讲台前,透过教室后面的大玻璃墙,看到亮亮给我的OK手势,一场人工录制课拉开了序幕。录制结束后,班里的同学都好奇地涌到后台去膜拜亮亮,亮亮骄傲地在人群中手舞足蹈,看到我走过去了,他马上跟我说在录制的时候,他在研究思考镜头的切换焦距怎么能掌握的恰到好处,事先设置好的镜头焦距太单一了,他还跟我说在录制我的课时,曾带他模拟过,他知道我的上课内容,在录制实时镜头时,可以同时去调试下一个镜头的焦距与角度,这样切换也不影响,这次录制的时候,他尝试了,而且成功了,他一边说一边操作给我看,那一瞬真的被这小子的认真样震慑住了。

这孩子,倒真的对这事情有独钟,事后一直跟我说手痒,好想再去摸摸那操作台上的控制器,我就答应他若有老师需要录制,请他去服务。他开心地第一次跟我说,谢谢老师!看见他笑得如此灿烂,我也释然了。

萤火的亮堂,并不是光的强弱,而是它在黑暗里。在泼了墨似的环境里,即使是一微米的光亮,也会犹如太阳一般。

亮亮将来的路还很长,和亮亮这些年的相处也让我真实的意识到,有的时候我们对待学生不能“一刀切”,需用自己的真诚去和孩子们相处,用自己的细心去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因材施教,捕捉出他们身上那一点微闪的亮光,相信自己的学生终会学会成长,有所成就。

 

(周丽花,中共党员,奉贤区四团中学数学教师,金红卫、张建权特级教师工作室学员。教育格言:不忘初心,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