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冬英:凝心聚力 智慧育人 发布时间:2023-08-20
还记得1999年的夏天,我踏上了三尺讲台,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平常的日子,无悔的青春,我眨眼从当初青涩的“小谢”,变成了白发的“老谢”。我立足岗位,凝心聚力,智慧育人,把来自不同家庭个性迥异的孩子,聚沙成塔,锤炼成金。多年来,我觉得我更像一个摆渡人,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回首刚送走的毕业生,还记得孩子们一年级入学第一天的时候,甜美的笑容让人难忘!孩子们戴上红领巾的时候,他们挺着胸脯,站得笔直,一脸严肃的样子憨态可掬!课堂上,他们思维碰撞,火花四射;义卖时,群策群力,凑钱买地。五年来,我和孩子们一起痛哭,一起欢笑,一起精彩……五年的点点滴滴,让人百感交集。
慧活动,凝聚童心
如何开展班级活动,提升育人的效果呢?我积极探索,课题铺路,独立承担的德育课题《小学生开展体验性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为活动育人打开了思路。
在“弘扬匠心精神 腾飞中国梦想”研学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自主设计路线,完成体验任务,汇报总结研学体会。在“爱在金秋”研学活动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利用各种树叶,做树叶书签,标本,装饰品,还就地取材,组织了“森林狂想曲”,展现了孩子们的创意和智慧。在“乘风破浪绿太阳穿越四史新成长”课本剧展演中,孩子们在排练中提高觉悟,角色扮演从生硬到投入,随着对红色历史的深入了解,对革命路程的感悟不断提高表演力,班中的“江姐”,“烈士甲”“小萝卜头”……在舞台上张力十足,展现表演天赋,取得良好效果。在毕业典礼上,孩子们高声歌唱《送你一朵小红花》,致敬革命英雄,活动中孩子们群策群力,拉主唱、练舞蹈、找视频、借服装、做红花,为孩子们的附小生活画上红色的完美句号。
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对每一个成员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开展,孩子们锻炼才能,展现自己,并且认识到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重要,班集体的凝聚力不言而喻。我带的班级团结向上,学习蔚然成风,活动精彩连连,曾经获得“全国优秀中队”称号。
慧奖励,深入人心
除了借助主题活动驱动促进孩子们成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用智慧的激励方法,俘获孩子们的童心。
我经常为孩子们准备奇妙的奖品。如“枯木逢春”,就是我使用过的一个妙招,让学生毕业了还念念不忘,说“再也没有这样的奇妙的奖品了”。
那是期末的时候,孩子们觉得整天复习很枯燥,对过关有些抵触。我抱出一大堆枯树枝给同学们看,他们当时十分失望。我对他们说,别看这些枯树枝不起眼,只要给它们水,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孩子们很好奇,在期末阶段,默写满分,背诵课文,回答问题出色……天天表扬自己,肯定自己,领取一根根枯木,积攒在水瓶里。
过年的时候,他们果然收获了惊喜,枯树枝头绽放美丽的花朵,纷纷向我汇报:“老师,我的枯树枝开出花了!我明白啦,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像水,而我们就像这些干树枝,有了知识的滋润,我们就能像杜鹃树枝一样开出美丽的花,我们的生命因此而美丽而精彩”……
我的奖品一开始是那样的不起眼,到最后给他们一份枯木逢春的体验,在这努力的过程中,让他们领悟一个深刻道理,一切是那样的生动,育人无痕。
除了选择奖品突破常规,我还注意奖励促进精神的成长。
老师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越努力越幸运,幸运就在平时的认真中。
慧呵护,叩击心灵
心灵的创伤要用“心药”医治,对于班中特殊家庭的学生,我更是细心呵护,叩开孩子的心灵。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就变得伟大了。
学生臻臻是房二代,家里拆迁多套房,生活物质条件不差。可他总是一脸不开心,整天郁郁寡欢。我几次和家人沟通,总是找不到突破口。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在排队去电影院的路上,孩子忘情地冲着远处一个陌生女人的背影大喊了一声“妈妈”,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需要母爱。
自此,我经过多次的深入家访,终于了解到,原来臻宝的母亲是外来媳妇,拆迁后,偏执强势的爷爷奶奶认为离婚的时候孩子还在襁褓之中,啥都不懂,就告诉他,妈妈不要他了。
我发现家庭的问题后,便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掏心掏肺地做思想工作,让孩子和妈妈相认,但爷爷奶奶怕妈妈来分房子,就是不肯同意。终于,在一个暴风雨来临的夜晚,臻宝为了争取和妈妈在一起便离家出走了,家长们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在我一次又一次的真诚沟通下,爷爷奶奶和妈妈终于打破恩怨的坚冰,母子团圆。从此,孩子的心结打开了,笑容多了,变得开朗了起来。
看着一拨一拨孩子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心会跟爱一起走,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把自己真挚的“情”,真诚的“爱”献给学生,赢得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尊重,做一个严慈相济,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
(谢冬英,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奉贤区四星级班主任。曾获“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指导者”称号。教育格言:以家庭教育为圆心,以学校教育为半径,家庭与学校教育共同划出世界上最美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