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玲:静待花开 静守成长
发布时间:2023-10-01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需要耐心等待。静心教育,静待花开。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因材施教,静心培养,用无限的爱心、耐心和如针般细的心创造出让孩子茁壮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环境。
心存信念,做好护花使者
我们常常将孩子比作是祖国的花朵。因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百花园里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些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些花则需要漫长地等待。我们作为“园丁”,要做的就是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浇灌这些花朵,然后静静地守候他们成长,绽放成一朵朵美丽的花。
除了对孩子的信念,我们对自己也要有信念,要坚信每一朵花在我们的呵护下都能绚丽绽放。作为人师,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将祖国的花朵培养好。同时,也要有一份责任与担当,发自内心地相信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培育学生是一份光荣的事业,并愿意为此付出一辈子,用自己的一生去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见证一朵朵花朵美丽绽放。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所行才有方向,脚下才有力量,不怕来路方长。
我们要把充沛的微笑与耐心公平地给予每一个孩子。虽然学生个体之间有各方面的差异,但在一名“护花使者”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每一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汲取知识的节奏以及个性,我们在浇灌这些花朵时要雨露均沾,要精准滴灌,不能放弃任何一株花朵。有些孩子调皮捣蛋不爱学习,那我们就用爱的阳光去感化他们;有些孩子学习的接受速度慢些,那我们就对他们多一分耐心。坚持以往,我们就会看到改变,守到收获,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时光知味,岁月生香。花朵满载着岁月的契机与积累,吐露花苞。微笑与耐心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养分,唯有信念,唯有耐心,唯有微笑,方可使一个孩子成长为根基深厚、向着光亮前进的无双少年!
护花有道,耐心不急不躁
信念之外,也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而方式方法往往需要在亲身实践中摸索。这个摸索的过程,对自己也是一种心态的修炼。曾经的我总是急于求成,总是急于想要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所以总是催促着他们努力学习,取得进步。尤其是在我们班学生小苗身上。小苗的父母平时忙于生意,因此对孩子疏于管教。时间一长,小苗就变得自由散漫,也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他的这些坏习惯常常会影响到老师们正常的上课秩序,有时甚至还会引得同学们争相模仿。所以,我迫切地想要引导他改掉身上的坏习惯。每当我看到他做出一些不好的举动时,我会马上严肃地对他做出批评,但收效甚微。
直到我看到陈丹青说的这样一句话:一朵花刚开,别评价,让她长大、盛开。那一刻,我犹如醍醐灌顶。我明白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过于心急了。正如一朵花开需要阳光雨露,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和微笑。我们也应以微笑、以耐心静待孩子成长,不要让他们在担心逼迫中急匆匆地向上长,少了童年该有的模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不仅需要白纸黑字红分数和各色的证书,还需要大风车、棒棒糖、布娃娃以及尽情的玩耍,更需要我们的微笑和耐心守候。如同静守一朵花,无论何时都不该对孩子的生长急于求成,都不能对他们少了耐心与微笑。一株花,从播种到施肥浇水到花开是个久久为功的过程。可当今孩子却大多被拎着走路,脚步由快走再到追赶,许多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可是当家长们和老师们用冷漠和严厉的话语及行动想要逼使孩子们向上时,孩子们就已不知不觉失去自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缺少了微笑、耐心的呵护,他们便难以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当今的孩子如果被逼迫着加速生长,所需的养分和元素尚未完全吸收,就开始了盛放,根基不稳,枝干不壮,一旦有大风吹过便有可能叶落花残。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像小苗这样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进步犹如蜗牛行走缓慢之极,往往是今天变好了,明天又差了,进两步退一步,反反复复,难以巩固。但我们绝不能有“朽木不可雕”的思想,需要坚持正面教育,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润物细无声,经常做耐心细致的思想转换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爱的教育去感化他们。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静待花开,不急不躁,以耐心和微笑等待花蕾于时光中盛放。微笑与耐心便是引领孩子的光亮,使他们沿着正道前行。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迎着太阳的方向。报之以微笑和耐心,让花儿盛放,让少年成长。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而是耐心耕耘,微笑以待。
于是,我改变了对小苗的教育方式,用微笑和耐心将急躁取而代之。我开始耐心地与他进行沟通,与他以及他的父母一起寻找改变的方法。课堂上,他忍不住要捣蛋时,我会给予他一个微笑,他马上坐端正;当他出现一些小错误时,我会耐心地告诉他这些错误会带来的危害,他就会努力地改正;课间,他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会给予他一个微笑,他的进步更大了。同时,我也会将小苗在学校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知悉孩子在校的表现,双管齐下,让孩子的进步最大化。我发现,我的改变也引起了小苗的正向改变,开始正向循环,一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如今的小苗,在我的耐心和微笑的浇灌下,正在逐渐盛开成一朵美丽的花,他拥有了良好的品格与习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学会了更好地与别人沟通,解决问题。
师亦如花,令生心向往之
在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上,我们要做令学生心向往之的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只有当老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持续提高的教学能力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我们才能散发出文化的芬芳,激发学生的求学之心,用人格魅力去吸引他们,受到学生们的爱戴。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当老师们成了学生们的榜样,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以老师为目标,并向之前进。当老师浑身散发师风魅力,学生自然尊师爱师,从心底里认可我们并接受我们的精心浇灌。在班主任的立德树人中,我们要做令学生同心同行的花。当有的学生取得可喜的进步时,我们就化身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告诉他:“你真棒”;当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在某一方面有了明显改观时,我们就要像艳丽的蔷薇花一样,及时为他们绽开笑脸,为他们鼓劲加油;当学生碰到挫折,一时不能解决,摇摆不定时,我们就要化作梅花傲然开放,让学生感受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傲骨......
教学相长。在教育培养孩子的同时,作为老师,我们也在学习和提高,也在更好更灿烂地盛开与绽放。在这样一个教育的美好的正向循环中,师生的影响是双向的,老师培育出了更好的学生,学生也成就了更好的老师。
对此,我深有体会。当时的我还是刚进入学校不久的年轻教师,懵懵懂懂,教学经验不足。学校要求新教师上一节展示课,我的心里其实是非常忐忑的。我一直在对自己提出怀疑:我能上好吗?那一段时间,整个人处于紧绷的状态。没想到,我们班的孩子们发现了我的异常。在一个课间,几个孩子跑来我的办公室关切地询问我:“老师,您最近怎么了?”我惊讶于他们小小年纪却如此细心。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们,本以为他们会嘲笑我,老师竟然还怕上课,还会紧张。但是,他们像个小大人似的,用他们的小手拍拍我说:“陆老师,你的课上得很好,你不用紧张的。”“是呀是呀,陆老师,你知道吗,我们都可喜欢你上课了!”“陆老师,我们支持你!”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鼓励,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那一刻,我似乎没有那么紧张了,是孩子们给了我自信和勇气。于是,我调整好心态,精心备课,那一节展示课,我和孩子们都表现得很不错。原来,鼓励带来的力量如此之大。学会鼓励学生,是教师的“必修课”,而教会我这点的,恰恰是我的学生。良言一句三冬暖,可能只是一句简短的话语,亦或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人带来莫大的勇气。感谢孩子们给我的鼓励,更感谢他们让我明白了鼓励的重要性。因此,在我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如此,鼓励也让我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教学氛围变得更轻松愉悦,学生们也变得更自信,进步更大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心存信念,我终将与我的学生们一起绽放,绽放出教育的美丽,散发出教育的芬芳,传播出教育的正能量。
(陆燕玲,中共党员,上海市奉贤区平安学校政教处干事、小学语文教师,施建英名师工作室学员,曾获教育部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上海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奉贤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奉贤区行政嘉奖、一星级班主任等荣誉。教育格言:教育植根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