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娥:我不过是做好本职工作
发布时间:2023-10-02“王老师,我考上大学啦!谢谢您小学五年的谆谆教诲,是您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理想的种子。”缤纷七月,一个学生给我发来考取大学的好消息。
“王老师,我们家被评为奉贤区‘优秀育苗家庭’啦,谢谢您的指导,让我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了家庭教育能力。”一位家长给我发来获奖信息。
工作17载,收到的感谢不少,有学生的,有家长的;工作17载,获得的荣誉也不少,有区级的,有市级的;工作17载,经历的岗位也不少,从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到现在的德育管理,但无论身处哪一个岗位,我想说:“我不过是做好本职工作。”
做一名称职的语文老师
犹记得刚刚站上三尺讲台的紧张与无措,面对台下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眼睛,我知道责任重大。于是,学习成了我的第一要务,向师父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收获最大的还是三年的语文高研班学习,我们聆听专家讲座,走进名师课堂,开展教研实践,积极反思内化,我在学习中汲取养分,并注重学以致用,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灵活生动的授课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除了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还非常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班级开展了阅读活动,我们一起读《笑猫日记》,一起读《皮皮鲁与鲁西西》,一起读《青铜葵花》。我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摘抄,如何写阅读感受。同时,我还开展一些激励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好书齐分享”广播交流,每月评选“读书之星,在多措并举下,班级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书香,孩子们的阅读和作文能力不断提高。
有人说,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唤醒。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悄悄在孩子心田种上读书的种子,并唤醒其发芽,成长壮大,让孩子爱上读书,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
人们常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责任,但却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我做了13年的班主任,有辛劳,更感受到了幸福。我努力探索班级管理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班级实行常任班委和值日班长两种管理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我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以星卡激励为载体,不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以书香班级建设为抓手,营造书香四溢的班级读书氛围。我积极开展班级活动,鼓励各小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区学生活动节中,“太阳花”志愿服务队积极协助居委开展“爱犬之家”项目,被评为奉贤区少先队十佳志愿服务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所带的班级曾获得过奉贤区温馨班集体,区优秀中队等荣誉称号,我也曾获奉贤区“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
做一名称职的德育管理者
2015年,我担任了德育管理工作,我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在做好德育常规工作的同时,努力创建德育特色,我们完善了“渡口文化”德育校本课程,通过融入德育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融入主题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等实施途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此项目被评为上海市第三轮课程领导力项目,已顺利结题,同时获得2022年奉贤区首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评选二等奖。
此外,作为家庭教育工作分管,我首先注重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我参加了胡引妹名教师工作室培训,参与奉贤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力”网络培训课程开发,在区内外多次开展《宝贝上学知多少》《家委会的功能与保障》等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在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上,我努力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加强三级家委会建设,丰富家庭教育指导项目,成立了“渡远爸爸”成长营,设计了“跟着爸爸做某事”系列活动,通过发挥爸爸们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家校社携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我校家庭教育指导特色日益凸显,学校也成功申报为“十四五”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基地。
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内心的觉醒,就是把日常平凡琐碎的工作与我们未来的事业和千家万户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每件事情就会有育人的平凡意义。”17载春秋,有泪有笑,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学生和家长的支持。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努力走下去。
(王艳娥,中共党员,奉贤区西渡学校德育副主任,曾荣获奉贤区行政嘉奖、奉贤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奉贤区卓越教师工程“优秀骨干教师”、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指导者等荣誉,多篇案例和论文在市、区级获奖。教育格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