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耐心微笑,静待花开
发布时间:2023-11-19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有些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很难写出一篇优秀的习作,素材难寻、技法难觅;有些教师认为授出一堂成功的作文课离自己很远,案例不适、教法不当。从教十六年,我发现其实有关写作教学的好素材、好案例、好教法,都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忽视了它。
利用经典课文教写作
课文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是写作教学的最佳范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以记叙文的训练为主,记叙文好写,不会无话可说;记叙文难写,不易写得精彩。初翻初中学生习作,大量的雷同素材,一写就是小学时期的同学矛盾,青春期与父母的冷战,考试失败奋起直追……这些素材并非有失真实,可是长篇直叙,没有新意,没有美感。其实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许多篇目都可作为记叙文写作的典范。比如,六年级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有关鲁迅的五件事,从中可以让学生懂得写人记事不只选一件事,要学会巧选典型材料;让学生懂得写人记事不只记叙,也可描写,也可抒情,也可议论;让学生懂得写人记事应有情感的流动,或形成波澜,或层层推进。
选取课本资源用好教材、讲好课文,让写作教学浸润于课文,渗透于课堂,学生的写作技能会在教学中点滴提高,优秀的作文将不会离他们太远。
利用身边范文教写作
很多教师在作文讲评时,需要提供范文做引导。范文的来源最好是这个教学班内的学生作品,因为用同班同学的作品讲评是最有说服力的。
我每次上作文讲评课,两个教学班两份教案,两份案例,从审题、选材、结构、语言等不同角度挑选本班级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依次呈现。
问题作文不标注姓名,优秀作文标注姓名。这样的备课任务量大,但是效果好。因为讲评角度多样,所以习作案例选择较多,每次一个教学班会选择十人以上的习作展示,有的是展示全篇,有的是展示部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会关注谁的习作被呈现,会认真地为问题作文纠错,会真诚地为优秀习作送上掌声。这样的作文讲评课针对性强、示范性强、激励性强,学生没有距离感,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能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秀。
利用教学契机教写作
教学契机是指写、评与改不分割。通常一堂作文课在作文讲评后就宣告结束。学生在看到自己的分数、教师的评语,以及聆听了几篇优秀的作文后,就似懂非懂地收起了作文本。这样的作文教学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学懂、学会。就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列夫•托尔斯泰也说,“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优秀的作品是在不断修改中得到,写作技法的提升是在不断修改中获得。
在九年级一堂中心主旨的作文讲评课后,我希望学生能参考人民日报新闻早班车,用有哲理的句子进一步提升立意。起初修改的效果也一般,但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修改的句子越来越出色。“舍去的是急功近利的浮躁,选取的是泰然自若的宁静。在众多不错的选择中,舍去对自己无帮助的部分,选取自己真正需要的,这是一种领悟,更是一种智慧”“风筝没了线的牵制便会一落千丈。那奋斗的青春若没有了压力和束缚又会怎么样呢?青春本是场带着镣铐的舞蹈。任性的青春是放纵,理性的青春才是成长。那迎风飘扬的风筝,是我青春中别样的风景”,我在班级收获了一波果实,是学生一次又一次修改的成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这时候才真正对叶老的话有所感悟,是啊,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的任务就是辛勤耕种,平整土地,万物生长有序,孩子成才有灵,他们都需要时间。但愿你我都能做一个作文教学的有心人,耐心微笑,静待花开。
(王梦,奉贤区西渡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曾荣获奉贤区行政嘉奖、2021年奉贤区卓越教师工程“优秀青年教师”。教育格言: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