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静待花开 温暖同行
发布时间:2023-12-30近期,我拜读了徐则民老师的《做温暖的陪伴者---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思与行》,每一个生动的案例都让我触动很深。在这本书中,徐则民老师将日常思考的点滴融入书籍,通过一份份游戏观察与游戏教学实例,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切实的帮助,一方面可以从书中获得许多具体的实践指引,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徐老师的思考中学习如何进行实践反思。徐老师从做高质量的陪伴者、走进游戏,走近幼儿、睿智施教,让教学更有意义,这三个方面述说怎样陪伴幼儿。
做高质量的陪伴者,让陪伴更加温暖。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提出,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很多人用这句话来说明童年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对于孩子的童年也是很重要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相伴孩子们的童年,守望他们绚丽的童年,是需要每位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行为,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支持每一位幼儿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等待,等待,是给予任何去尝试的机会;等待,是给予儿童立场的支持;等待,是引导、理解和尊重。因为这不仅彰显着智慧,更浸透着深深的爱意,在书中举了一个小例子“搭高楼”,能力强的孩子按老师的要求顺利完成了任务但是留给能力弱的幼儿是难度倍增的积木选项,使得这部分孩子形成了挫败感,这无疑是活动设计时的欠思考。其实平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时候尤其是集体学习活动,我们往往会关注那些能力强的孩子的表达和表现,而其他能力相对弱的孩子会被同伴们高质量的发展代替了他们的水平,他们也会被认定为也会了懂了,长此以往,慢慢地他们的参与感就会越来越少,最终成为课堂上的“吃瓜群众”。所以做高质量的陪伴者我们首先要放慢脚步,学会倾听并尊重规律、尊重幼儿,对每个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估,再给予有效地支持。让陪伴更温暖,需要我们充满好奇地、真诚地去研究孩子,并不断修正孩子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形象,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更多的成人行为带有温度。
走进游戏,走近幼儿,做最温暖的同行者。幼儿的世界是幼儿自我去探索去发现的,而老师,我们要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鼓励每一位幼儿去尝试,这样他们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书中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我们都“傻”玩过》,里面讲了四个男孩在户外自由活动时,在滑滑梯旁,模仿铠甲勇士抓怪兽的情景。其实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的老师并不陌生,那这样的过程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有没有价值呢?可能这些看似傻傻的行为背后正在构建着孩子们的语言与交往能力、同伴意识、自信心、探索与想象等等。教师应该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因为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老师要做的是要更多地去观察孩子的游戏,以旁观者的身份充分欣赏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也要相信这是孩子们游戏潜力的体现。我喜欢文末的一句“当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在游戏中,即便过程是傻傻的,也将会有飞跃的瞬间……” 其实,做温暖的同行者很简单,就把幼儿当做大人一样去尊重,相信他们,爱他们,默默陪伴,共同成长。就如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希望我也能成为温暖的陪伴者,让我的孩子们快乐的玩,健康成长。
睿智施教,让教学更有意义。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决定处理和发明创造的潜力。作为幼儿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提升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从书中的《“我是中国人”看幼儿生成与教师预设》的一文中,我们就看到了徐老师的教育智慧,其中“制作照相机”是以同伴的身份,接纳与共享幼儿的生成;“美丽的烟花”是提供各种材料,支持幼儿表现热衷的事;“节日布置”是创设良好环境,呈现幼儿的表现表达,进一步推进幼儿的生成;“国庆长假找红旗”是设置新任务,拓展幼儿的视野;“喜欢上海的理由”是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幼儿的经验,提供充分的生生互动的空间;“我爱五星红旗”是通过预设集体活动,引领幼儿进入主题活动。在这一系列的互动当中,让我看到了徐老师心中有目标,并且在内容、形式、过程中都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通过徐老师的文章让我深受启发,做有智慧的教师,我们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向更高水平发展,到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作为一个有温度的陪伴者,我们要关注孩子所关注的;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呼应、感受孩子的情感;与孩子平等相处,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有人说:教育是温暖人心的事业。教育是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的自豪;是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引领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快乐;是在寂静里守望天空,等待放飞的期盼。做有温度的陪伴者,既温暖自己,也温暖孩子。
(王璐,奉贤区实验·金贝联合幼儿园支教教师,曾获得区行政嘉奖,被评为青村镇第十四届骨干教师。教育格言:用真诚的心去温暖孩子们,伴随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