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懿洁:在体育运动中赋能孩子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4-02-14常说喜欢体育运动的孩子更健康,因为运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健康自然,智慧于心,康健于行;常说喜欢体育运动的孩子更阳光,因为运动,是一种蓬勃向上的不竭力量,向阳而生,全力而为。在“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让体育运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校负责体育工作条线的一位体育教师,我非常坚信体育运动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也非常希望体育运动赋能孩子健康成长。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与两校区体育组伙伴们积极动脑,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体验,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引进运动手环,提升运动负荷
体育课堂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阵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科学设置运动负荷,在体育课堂中要让所有学生充分动起来,改变“不出汗”的体育课,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因此,为了科学了解和实时监测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运动负荷,学校积极开展运动手环进课堂项目,分别在两校区各添置一套运动手环装备。围绕运动手环项目,两校区体育组伙伴们开展了多次深入的教研组活动,围绕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流程的实施等进行讨论和实践,结合每一次体育课的运动心率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运动负荷区间进行研究,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中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2023年12月,在学校迎接长沙市一中芙蓉中学教育考察团的活动中,汇贤本部徐芳卿老师作为体育组教师代表为考察团一行带来了一节篮球课,课中运用运动手环,实时呈现了每位学生的有效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等数据,精准体现了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提升了体育课堂质效,给当时的来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设多样社团,丰富运动体验
除了落实课堂常规教学外,我们也积极开设多样的体育社团,以丰富学生的运动体验。两校区现已开设篮球、足球、武术、门球、动感啦啦操等体育社团。在保证学校原有体育社团的基础上,2023学年第一学期,我们两校区积极发挥社区体育场馆资源,开设游泳社团和赛艇社团,游泳社团分别由两校区的一位体育教师负责,赛艇社团由汇贤本部体育组沈佳斌老师统一负责。以我自己负责的汇贤本部游泳社团为例,依托于奉浦游泳馆的资源,开展一周两训的训练模式。一学期来,每一位游泳队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一次的游泳队训练,认真练习游泳基本功,巩固扎实游泳技能,从不无故缺席任何一次练习。在2023年12月举办的奉贤区第一届中小学生游泳比赛中,游泳队学生在多项比赛中表现出色,个人奖牌斩获七金三银两铜,团体总分荣获初中乙组团体第一名。正是有了游泳社团的平台,促使学生真正爱上了游泳运动,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泳运动的热情,同时也让他们享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团队齐心奋进取得进步的喜悦。
借助运动软件,助推课后锻炼
在积极发挥校内1小时体育锻炼的同时,我们也聚焦学生校外的体育锻炼情况,加强体育作业的落实和管理,积极拓展校外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两校区体育组伙伴们,结合学生学情,积极研究运动软件,探索学生喜爱的运动模式,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参与体育锻炼。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后体育运动兴趣,在运动软件中除了选取跳绳、跑步、体能等基础练习,还从趣运动栏目中选取不同类型的趣味运动练习内容。学生在完成基本的体育作业练习内容之余,还可以参与校内跳绳挑战赛等比赛。另外,亲子运动也是课后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可以将与家长一起参加的户外运动视频上传于运动软件进行分享,也可以将与家长一起观看一场体育比赛的图文和心得上传分享。课后体育锻炼的开展促使学生在体验体育运动魅力的同时,领略体育运动的意义,为学生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钟南山院士曾说过: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着。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体育学科的教育理念就是坚持“健康第一”,重视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汇贤·奉浦联合中学的每一位体育教师会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倾心于热爱的体育教育事业,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真正实现在体育运动中赋能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
(干懿洁,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奉贤区汇贤·奉浦联合中学体育教师,奉贤区名教师,奉贤区金民名教师工作室副主持人,奉贤区中学体育学科中心组成员。教育格言:用心教育,用爱温暖,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