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晨辉:点燃教师成长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行与思
发布时间:2024-02-24提到优化学校内部管理结构,还记得在区教育系统青干班的第二讲中郭继东教授讲述的关于完善学校组织结构的案例,其中无论是“北京十一中正三角”案例,还是“大头、细脖子、两个肩膀”的案例都在尝试促进学校管理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那么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你们会特别注重哪些问题?
相信各位教师所在的学校以及幼儿园都会非常重视对见习前置期、一年期、三年期及五年期及以上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比如他们要真正做一位教书匠,要学会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反思好一节课。他们要懂得梳理自己的经历,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他们更要会讲述属于他们成长故事。
作为现代化教育新时代,学校也可以顺应教育发展变化,注重培养他们会撰写开展跨学科案例、会家校(师生)沟通、会处理应急事件、会利用信息技术等等。
同样骨干教师的系统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专业上有建树,团队引领有方法。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要学会梳理与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和风格进行宣讲,凸显自己的教学特长。校级活动展示、市区级的各类教学评比都是他们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那么是否有这样一群教师队伍,他们拥有更高的职称,更大的年龄,同时他们也拥有更硬的专业能力,更强的研究力,更大的辐射引领能力,但似乎学校对于这样一群教师队伍建设会有所忽视。像这样的“专家型教师”的发展就可以停滞不前了吗?
我们认为,只有继续点燃“专家型”教师持续发展的激情,才能使学校整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发展。他们站在更高的水平和境界上辐射引领,他们自然而然会“点燃”更多人。
学——享受美好的学习时光
在我们奉教院附小·奉浦联合小学有这样一位数学教师:期初对于每天的学习强国这件事特别不适应。慢慢的,每天打开“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成了他工作生活的一种习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他也会经常打开“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微课学习。也会下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与数学课堂教学相关的视频作为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把知识点学懂弄通。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这位良师益友也让他充实了自己,获益满满。杨晓军老师也获得了奉贤区2023年度“学习达人是我,强国复兴有我”的年度第一名。
他们就是拥有不停止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追求卓越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必须细长流水,做活水之源,找到自己“活水水源”的更高点。
领——营造积极的榜样引领
“专家型教师”愿意创新,敢于创新,胜任创新,在现代化教育时代的变革中积极引领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我们学校有2名正高级教师,20余名高级教师,我们正是需要借助这些教师们的课程领导力、学习内驱力,进行榜样引领,他们可以成为学科带头人,亦可以成为教研组长,成立名师工作室,TCG团队、跨学科项目化活动组等,通过专家型教师与信息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合作,以项目引领团队,寻找教育的增长点,超越固有经验的限制和束缚,不断拓展专业发展的宽度和深度,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榜样引领氛围。
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他们更多的是将点燃传递,让教育更熠熠生辉。
凝——凝炼智慧的教学主张
优秀的教师之所以优秀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很高的教学能力,更因为他们会梳理自己的经验,总结记录,凝炼智慧的教学主张。
我们想“教学主张”一定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做法。就像《楞严经》中所提到“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我们应积极鼓励教师们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凝炼教学主张,一方面是为了过明明白白的教学生活,另一方面是使教育教学实践行为有鲜明旗帜,盘活实践经验和教学智慧,以品牌效力引发更大的效能。
“专家型”教师的价值往往就在于他们能为青年教师提供“养份”与“乐趣”,让他们在成长途中不断被“点燃”,不断去“自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与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与生命的时代重任。齐心“导燃”架构教师发展,同向“同燃”助力教师发展,共建“共燃”达成发展均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成长。
(夏晨辉,教院附小·奉浦联合小学教导干事、数学教研组长,奉贤区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区教育系统第二届新成长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曾获奉贤区卓越教师“优秀青年教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行政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学评比二等奖、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区中青年教学评比一等奖,撰写的案例及论文分获全国项目化案例评选三等奖、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二等奖等。教育格言:尊重、沟通、宽容、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