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勤:望闻问切——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四步走策略
发布时间:2024-04-04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活动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部分也提到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管理效率和学校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学校信息化分管领导,开展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既具挑战又充满机遇的任务,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任务,如何有效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我为学校信息化分管领导总结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四步走策略。
一、望——全面观察,明确现状
在中医中,“望”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来诊断病情。在学校信息化工作中,“望”就是对学校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应用、资源利用以及师生的信息化素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学校的信息化现状,做到心中有底。另外,可以通过与师生交流、实地考察、调研问卷、数据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当前存在的瓶颈和问题,为后续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闻——倾听意见,收集需求
中医中的“闻”是听取病人的主诉和家属的介绍,了解病情。在学校信息化工作中,“闻”则是要倾听师生的声音,收集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线上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师生对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和期望,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提升教学和管理效率。同时,要保持对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动态的关注,要洞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如何可能影响教育领域。了解新技术、新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都可能为学校带来新的信息化发展机遇,要勇于创新和实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问——深入交流,明确方向
“问”在中医中是进一步询问病人的详细情况,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在学校信息化工作中,“问”则是要与学校各部门、学科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信息化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梳理和分析这些问题,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另外,可以邀请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获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
四、切——精准施策,推动落实
“切”是中医中通过切脉等手段进一步确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在学校信息化工作中,“切”则是要根据前面的调研和分析结果,精准施策,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一方面,要制定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优化信息化资源配置,根据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信息化项目的优先级,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要加强师生信息化培训、推广先进的信息化应用,建立项目管理团队,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信息化项目能够按照规划有序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持续关注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望闻问切”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四步走策略,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学校的信息化现状和师生的需求,更加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精准施策,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朱勤,奉贤区教育学院党总支委员、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曾获奉贤区园丁奖、奉贤区优秀青年教师、奉贤区优秀骨干教师、奉贤区教育系统“和润服务奖”,多次获行政嘉奖。教育格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