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回炉历练培根 提振精神铸魂
发布时间:2024-05-19今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由奉贤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组织的五年期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基础素养“回炉提升”研修班。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成长和体验。回炉提升,意味着回到高等学府接受系统理论知识的熏陶,以鲜活的理论知识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而实现自身专业水平的再提升。参加此次培训,不仅让我重新感悟并更加坚定当年选择教育职业时的那股初心和热忱,而且更加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和使命,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和成长历程。
初心所向:坚定教育的使命
在第一天培训中,冯建军院长问我们在座所有老师,你还记得你当初选择教师这份职业的初衷吗?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成为一个良师,一个不仅教授学科知识,而且通过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来指引学生正确方向的导师。这揭示了教师的精髓——即通过自身的精诚和努力,实现自我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傻瓜诗”中提出,“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这种“傻”,可以理解为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爱和无私奉献,以及持续追求的教育精神。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注重对教育价值的坚守,专注于学生的成长和福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实践这种教师的本性,构建一个正向的教育环境,不仅提升教学的质量,也能在学生心中种下成长的种子。
夯基培根:尊重成长的天性
李宏亮博士提出“学生不是物性,教师需要反躬自省儿童缺少儿童性的教育大命题。”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儿童天性往往被视为管理上的挑战,因为教师最常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在不抑制孩子天性的同时,引导他们更安全、有序地学习和成长,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和自我驱动力,而不仅仅是强加外部的规范和限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认为体育活动本质上应该是自然和有趣的,而不应该被严苛的规则和预设的结果所束缚。我鼓励学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让他们选择想要参加的运动项目或游戏规则。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还帮助他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和领导技能。
在面对挑战或新技能学习时,我尽量减少干预,允许学生通过实践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孩子们理解挫折和成功是成长的一部分,学会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和行为。通过这些实践,我发现,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天性不是简单的放任自流,而是需要在理解学生的本能和需求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破困生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困境并非终点,而是通往成长之路的不断打磨和经验积累。南京行知学校杨瑞清校长曾经的梦想是实现学校“一无二有”,即“无危房有课桌有课本”。4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行知学校已经成为一所占地300亩的学校,成立了行知教育集团。杨校长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在行动中找答案,在问题中找方法,就能够破困生长,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教育界的困境与挑战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我们可能会面临来自学生、家长或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期待;有时,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会给我们带来挑战。正如杨校长所说的那样,解决这些困境的关键在于终身学习和不断的自我提升。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例如整合资源,利用自身的专长和优势,以及与同事、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通过行动和实践,我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还要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自我反思和努力,从中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蓄能拔节:塑造精神中铸魂
在这次培训班上,我们被诸多的讲座深深感动。刘建院长的声音唤起了我们对生命教育的警醒,杨瑞清校长四十二年的探索“行知路”让我们深受启发,孙迎光教授用儒家文化照亮了我们对教育哲思的更深层次理解,而高峰教授则用穿越时空的唐诗宋词带领我们遨游在不同的教育文化之中。他们,就如同一座座灵感的源泉,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点亮前进的道路。
这些教育家所展现的精神,是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怀。在教育家精神中,铸魂是关键词。教育家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在塑造学生灵魂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力量和指引。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念,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使其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教育家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提醒我们要坚持初心,保持热情,为了教育的事业而不懈奋斗。
在教育的征途上,我们时刻铭记着扎根于教师本性与尊重孩子天性的重要性,这是构建富有温度和活力的教育生态的基石。同时,我们也要敏锐地意识到困境与挑战,并将其视为成长的催化剂,不断地学习、反思和前行。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才能迸发出更加辉煌的光芒。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创设最适合的南上海品质教育。
(何伟,奉贤区齐贤学校团总支书记,金民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区行政嘉奖,区五年期回炉培训优秀学员,市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模拟教学团队一等奖,中青年教学评比三等奖、集团教学评比一等奖。教育格言:致良知,行正事,泽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