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乐:“三型”课堂绽芬芳 奏响实践“三重奏”

发布时间:2024-05-26

在第二轮奉贤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中,我有幸加入了胡大维名师工作室,通过专家和老师的针对性指导以及和伙伴们的探索交流,我进一步明晰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在探索“三型”新成长课堂的过程中,奏响了实践的“三重奏”。

第一重:“议”有所指,奏响学科教学实践新序曲

此处的“议”是指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统领和纽带,以学科知识和情境为载体,以讨论为主要活动方式,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是新课标中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去年,在工作室主持人胡大维老师的带领下,区内开展了主题为“指向核心素养落实 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的议题式教学系列活动。议题式教学对大家来说是新鲜而又陌生的,作为工作室学员,我们率先开启了探索。在此过程中,不断叩问自己,“如何设计有效的议题”“如何开展高效的活动”。去年的市级大调研中,5位工作室学员进行了议题式教学课堂展示,如八年级《国家行政机关》一课,聚焦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以“双减”为例,汇编时政学习报,以行政机关“如何为人民做减法?—如何为人民做加法?—如何为人民做加减法?”的递进式的议题来探究“行政机关如何为人民服务”的主议题,获得了市教研员的肯定。在我看来,有价值的议题设计,便是助推学生高效学习的“密码”。通过有效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活力,在合作探究中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学生的学习参与度高,关键能力得到发展。

第二重:以“小”见大,奏响学校教学实践新乐章

提到上外附中,“小先生”教学是我们一张靓丽的名片。“小先生 大视野”是我们的育人目标。“小先生”教学就是对“三型”课堂的响应,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我们的“小先生”教学从1.0版本走向了3.0版本,逐步形成了逻辑更为清晰的“小先生”五环节教学法。

“老师,这周的道法课什么时候上呀?”当课堂展示任务提前发布,学生接收了新的角色,他们更加期待上道法课。在九年级《共筑生命家园》一课中,我精心设置任务,设计了“参加行知村发展研讨大会”的情境,赋予“小先生”为村干部,其他学生为村民的角色,以“为我们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展示任务,聚焦真实问题的解决,对行知村的发展进行规划,落实本课重难点。

我们的“小先生”五环节教学法的课堂以任务为驱动,以解决学生困惑为目标,促进学生的表达与展示,促使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课堂中“小先生”带领组员解决问题,抓住课堂生成步步深入,形成了生生、师生之间的更有效对话。同时,课堂中处处有展示,处处有表达,充分激发课堂活力,培养学科关键能力。

第三重:一出好“戏”,奏响跨学科教学实践新篇章

在四月中旬,我们学校就会上演一出皮影好“戏”,这是来自于我们学校道法、美术和语文组教师共同开发的跨学科项目——非遗文化促进社区法治建设。当学生看到身边出现的遛狗不拴绳、高空抛物、噪音扰民、电动车楼道充电等问题,他们期望解决问题,成为文明社区的倡议者和宣传者。所以,跨学科项目组的老师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基于地域的特色,联系了金汇镇皮影艺术节的主办方,以“如何设计一出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助力社区法治建设”为驱动性问题,希望同学们带上他们的皮影戏作品参加今年的皮影艺术节。这个项目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力。在入项活动中,同学们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走进小区进行实地调查,并且通过合作探究主动思考制作这出普法皮影戏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高效学习。相信随着跨学科项目的推进,他们一定会各显神通,演绎好这出皮影好“戏”。

 

在学科教学、学校教学以及跨学科教学的“三重奏”中,我们努力将课堂打造成高效学习、互动生成、活力成长的学习场域。我们会继续潜心研究与实践,以高质量课堂推进核心素养全面落地,让“三型”课堂绽芬芳,让贤城学子展风采。

 

(陶家乐,一级教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副教导主任,胡大维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入选奉贤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青年教师”,曾获区行政嘉奖、区教育系统“十佳思政教育工作者”等荣誉,参与学校多项区级重点课题研究。教育格言: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