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珮媛:看到每一个 倾听每一个

发布时间:2024-06-16

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的考察要点提到“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当前,“一对一倾听”已成为我们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孩子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一对一倾听”,使我们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在世界,洞悉孩子的独特想法,从而为孩子的各类活动提供恰当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过挑战,也产生了困惑,但是我们不断前行,一点一点摸索如何将“一对一倾听”真正落地。

一个案例

一次外出学习,让我对倾听有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在这次学习中我听到了一位老师的案例,在这位老师的案例里有一位能力较弱的孩子,他的记录都是十分的简单,经常会用不同的颜色画着看似毫无规律的线条。一开始老师以为孩子是随便涂鸦,后来她通过和孩子开展一对一的倾听才发现,孩子记录的是地铁。老师拿着孩子的画和地铁线路图进行对比,发现不仅颜色对的上,就连线路位置也接近。在孩子的后期记录里,线条上还有一些黑色小点代表地铁的站点。原来,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画作与孩子的游戏体验息息相关。这让老师意识到她忽视了能力较弱孩子的独特表达方式。

一个问题

看完了这位老师的案例,我不禁提出问题:当我给孩子们开展一对一倾听时,我会为哪些画进行记录呢?一般我会选择比较有“故事性”的画进行记录,这样的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人物描绘细致,因为这些画作蕴含着孩子更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相比之下,那些线条简单、色彩单一的画作,我则会简单记录,甚至忽略。

然而通过这个案例,我恍然大悟,原来在我们眼里一些毫无逻辑、毫无内容的画对于孩子来说却有截然不同的含义。这让我感到十分惭愧,我的“偏见”让我错过了孩子们独特而有趣的内心世界。

一次尝试

回到了班级里,我翻开孩子们的话语本,其中不乏画面清晰、人物生动、充满故事的画,同时也有线条简单、颜色单一的画作。这一次,我悉数倾听并逐一记录的孩子们通过绘画想要表达的内容。正是通过这次耐心的倾听,我发现了孩子们独特有趣的小世界:景景画下的蓝色和绿色线条,表达的是地球上的水和陆地;然然画下的众多蓝色折线,他说是打雷闪电;桓桓的画里只有黑色和咖啡色,但其实这是一个“黑乎乎小镇”的故事;博博的小车子只有红色,其实这些都是消防车。每一幅看似寻常的画作都折射着孩子们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

一次思考

通过对所有孩子话语本的记录倾听之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孩子的画里藏着许多信息,无论他们的能力强弱,作品简单抑或复杂,都包含着他们独特的想法,教师都应该用平等、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和理解每一个孩子。

今日的幼儿将是国家的未来,每一个幼儿都应视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是我们学前教育的行动使命。

所以,我们应该:

关注每一个,增进师生互动。当和孩子多次开展一对一倾听后,教师能够比较清楚的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喜好和想法。有时,以这些喜好和想法作为切入点,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比如,通过多次一对一倾听后发现,平时不怎么说话的衡衡最喜欢的是赛车,说起车子会滔滔不绝,于是我会主动根据衡衡话语本里的车向衡衡提问,在一次次的互动中,衡衡逐渐会主动并愉快地讲述关于车子的故事。在班级里,总会有几个不太愿意交流的孩子,这时,老师以观察到的孩子兴趣点作为交流的内容,激发孩子交流的兴趣,从而积极大胆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增进师幼和谐氛围。

发现每一个,推动孩子成长。在一对一倾听的进程中,教师应当敏锐地洞察孩子的成长要点,使其成为适宜的教育契机,并融入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力图让幼儿获得新的成长。比如,在祺祺的话语本上,我看到他画的麦子上有一点点的黑点,通过一对一倾听,我了解到他发现麦子上有许多小小的虫子,当我将祺祺的发现告诉全班孩子后,孩子们积极地开展了一次“麦子上的虫子”调查行动。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信息,孩子们了解到这些虫子叫“蚜虫”,并且找到了几个赶走害虫的方法,最终成功的减少了蚜虫数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孩子们的兴趣设计有趣的活动,从而激发孩子的主动探索,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不同的探索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丰富了自己的认知。

了解每一个,家园合作共育。一对一倾听有助于老师发现那些通常不被注意到的孩子问题和需求,从而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将发现的一些有趣故事或者特殊情况反馈给家长,以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如,茗茗的画作里会有一些不快乐的元素,通过倾听及与茗茗妈妈的交流,我了解到茗茗情绪低落的原因。于是,我加强了对茗茗的关注与交流,并多次表扬和鼓励她。如今,茗茗的画作中充满了快乐,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家园共育是教师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和家长开展交流,要先从了解孩子的情况开始。通过一对一倾听,教师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在和家长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家长进行指导,从而通过家园共育,推进孩子快乐成长。

上海市自2023年开始全面开展高质量幼儿园建设,“为了幼儿发展”已成为教师实践的行动方向,倡导与践行“幼儿发展优先”着眼于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和机会。让我们去倾听每一位孩子、用行动支持每一位孩子,用爱与耐心在无声的纸上为每个孩子绘就绚丽多彩的成长画卷。

 

(赵珮媛,奉贤区聚贤·美乐谷联合幼儿园教师,区教育系统第二届新成长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青年教师,方丹名师工作室学员。曾获市中小学幼儿园运用调查研究方法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第二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二等奖、区中小幼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评选三等奖,文章曾发表于《奉贤教育科研》。教育格言:爱己之心爱人,律人之心律己。)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