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静:与项目化学习的N次亲密接触
发布时间:2024-06-23项目化学习是什么?项目化学习与学科教学是割裂的吗?项目化学习真的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学科核心知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吗?作为一线教师,从知道项目化学习、了解项目化学习到尝试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每一次与项目化学习的亲密接触,都让我更进一步。
初探项目化学习思维
2022年的线上学习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时光,伴随着管控升级,小区开始全面封控,我们都感受到了事态的严重。每天在电脑前,能够享受到安静的学习,这背后不知有多少人的付出。我们很想让学生去记录这段特殊的时光,让他们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他们的所思所悟。那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呢?首先确定让学生以视频的方式呈现,那么视频的创作方向是什么,可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英语学科支持呢?
结合四年级教材职业单元和时间作息两个单元的内容,我们设计了Special Time Special Life的作业,先请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或者身边人的一天生活,在通过生生问答将信息梳理清楚后落笔成文,最后收集素材,拍摄视频。因为考虑到此份作业的容量与难度比较大,所以建议学生小组合作,可以选择一个好的人物素材共同创作。线上的小组合作其实困难比较大,学生只能通过微信或者Class in的临时教室开展讨论,教师指导小组制定时间计划表并进行分工合作,在每个时间点进行督促,最后大部分的小组都完成了视频成果。他们的镜头下出现的有警察、护士、社区工作者、小区志愿者等,他们是疫情的中坚力量,也是学生的爸爸或妈妈。
夏雪梅博士认为学科项目化设计分解为六个维度:学科项目目标、学科真实问题、学科实践、学习实践、学科成果和学科评价,而这份作业恰巧符合这六个维度。虽然当时没有刻意进行项目化学习,但是却运用了项目化学习的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可见项目化学习有利于深化学科能力,解决真实问题。
深化项目化学习实践
基于这次实践获得的经验,我报名了2022年奉贤区中小幼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评选, 根据牛津上海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模块第二单元Festivals in China 设计和开展了《Festive China绘说中国节》的项目化学习。这次的比赛受到了学校极大的重视,校长请来了区项目化学习专家褚老师为参赛团队作指导。也正是通过这一次的培训,我对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有了完整和系统的认识,项目化学习不能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从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到形成初步成果、交流讨论,最终形成成果,需要教师由终而始的逆向设计,规划路径、搭建支架并设计评价量规。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逐渐厘清思路。本项目需要达成什么目标?指向文化传承,学生能深度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较完整地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因为通过学生知识背景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无法正确说出中国传统节日名称,节日与时间的匹配也出现混淆,对于节日背后的文化意识更是缺乏。驱动性问题是什么?以“我为学校10周年献礼”为驱动性问题,结合当下所学,编写一套绘本《Festive China》并向来宾进行介绍。这次的项目化学习,学生的作品虽然稚嫩,但是无论排版和文字内容,他们都经过了思考与尝试,也有很多创新。更重要的是,师生共同经历了思维的发展过程。
再探项目化学习价值
我好像找到了开启英语项目化学习的钥匙,在随后的教学中,我尝试整合单元,开展了跨单元的二年级Super me的项目化学习。接手一年级之后,和同伴在适应期开展指向入学适应的 Nice to meet you 的项目化学习。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我备受鼓舞,也验证了项目化学习与英语学习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但是很快,我产生了新的疑惑,在研读了大量的英语项目化学习案例后,我发现大家几乎都参照了这样一个公式:本质问题+驱动性问题 +知识建构(入相+问题链+出相)。如果项目化学习只是按照公式来填鸭,那么任何单元都可以匹配这个公式,又该如何区分真项目化学习与伪项目化学习呢?
恰逢此时,我接到了教研员马老师的电话,得到机会开设一堂区级公开课。认为自己对于项目化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研究,我跃跃欲试,打算进行单元项目化学习的课堂展示。我和另一位上课老师选定了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模块第二单元Rules,主要学习红绿灯的交通规则,项目成果为:交通安全宣传海报,并现场展示宣传;驱动性问题为:学校正在招聘小小交通宣传员,你愿意去试一试吗?想必这是大部分老师的设计思路,成果有了,驱动性问题也有,通过教材学习构建知识,这不就是一个项目化学习嘛?而教研员的提问让我陷入思考:这个情境真实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啊,看似首尾呼应的入相与出相,其实都是教师为了项目化学习而设计的伪问题,项目成果也几乎没有价值。
什么才是真实的驱动性问题?这是磨课中我们最大的困扰,我们完成了单元设计和单课设计,确定了每个课时的阶段成果。可是,驱动性问题是什么?如何驱动学生从开始走向最终的成果?马老师反复地追问我们,我始终没能找到答案。最后,只好放弃了项目化学习展示的想法,只保留跨学科学习的部分。
夏雪梅博士说,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的驱动问题是一种学科真实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指向学科与真实世界相交的地方,需要学生用学科视角和眼光去分析真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驱动性问题过程中整合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找到英语学科与真实世界相交的地方,带领学生用英语视角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英语项目化学习的起点,也是我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夏静,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英语教师。曾获区级行政嘉奖、区优秀骨干教师、区优秀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市级比赛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