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怡:让学校教育点亮学生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4-07-20让学校教育点亮学生幸福生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一观点强调了学校教育在学生情感与品格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阳光教育:文化引领,点亮每个生命的独特光芒
办学理念领航,绽放学生个性幸福之花。学校教育,是塑造学生个性和培养幸福感的重要摇篮。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培养,他们的幸福感在教育的滋养下生根发芽。我校以二十年办学成果展为契机,梳理学校发展历程,确定了“让每个生命闪闪发光”的办学理念。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深刻的教育追求。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致力于挖掘每个学生的独特潜能,尊重并发展他们的个性,让每个个体生命在不同领域自由绽放。通过实现个人潜能,培养多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自信,感受成功与喜悦,享受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瞬间,促使学生成长为有能力、有责任担当、有幸福感的“有光少年”。
走廊文化滋养,铸就学生特色幸福港湾。学校走廊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和精神总和,承载着校园风尚、使命、价值观、师生风貌和行为准则。我校充分利用每一条走廊上的墙面,根据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确定校园走廊文化的主题和内容,例如,课程馆内根据专用室的分布,分主题设计文化走廊,展示学校特色课程和学生作品;综合楼开辟“学生笑脸墙、有光少年榜、卓越校友栏”等版面;教学楼每一层的电子宣传栏滚动播放近期学校各类学生活动照片和作品展示。通过合理的设计、精心的布置,提升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营造朝气蓬勃、文化意蕴深厚的校园环境,达到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有为教师:启迪智慧,助力每个学生的个性闪耀
师德之光铸魂,照亮学生个性未来之路。师德建设是学校促进学生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在教育的海洋中,教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探索个性未来之路的航道。我校以“阳光讲堂”为名片,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爱生敬业的师德形象。教师以自身行为的模范,展示如何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如何坚守在学习探求中的热情与诚信。这种榜样的力量,成为孩子们认识自我、发现潜能的关键。而教师的耐心、公正和关怀,也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支持个性发展的安全环境,让他们在自信中追求梦想,最终拥有一个由内而外散发着光芒的未来。
专业发展深耕,个性培育铺就学生成长之道。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兴趣,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实现个人价值,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我校实施梯队式分层分类培养,将教师分为见习、职初、成熟、卓越四类,满足不同层级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梯级攀升。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以读促研,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开展科研培训,精准指导,提升教师科研素养;指导课题研究,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让学习事半功倍,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七彩课程:多元发展,点燃每个学生的知识之光
课程体系个性化,激发学生潜能之光。学校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得以掌握学的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校在市级课题的引领下,组织开展系列培训、研究、交流、实践,根据新课程方案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生长课堂显特色,释放学生个性活力。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课堂效能,让学习有效发生。我校在新成长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打造基于区域“三型”新成长课堂的阳光“生长课堂”。从1个理念(杜威:“教育即生长”)发出,遵循2条工作主线,围绕3个目标,探索4种学习方式和5种教学方法,突出6个能见“度”;以六个维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生长课堂”中实现新成长。
多元评价促发展,挖掘学生成长动力。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要求学校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对未来进行规划。借助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通过阶段性的记录以及多维度的评价(自评、互评、师评),学校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全面捕捉和肯定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并为他们的未来铺设一条多彩而宽广的道路。学生也能更客观、全面地发掘自己的优势,激发内在成长动力,进一步明确生涯规划和发展愿景,从而“让评价成为真正的教育”。
缤纷活动:活力舞台,绽放每个学生的青春梦想
学科活动绽风采,协作竞技互助共进。学科周是学生展示才华、深化知识理解的主要平台。通过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讲座和展览,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科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科周的互动交流中,学生不仅能提升学科素养,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增添色彩。
社会实践长本领,生活技能助力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能力的必要途径。我校充分利用“阳光135——家校社联动体系”,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挑战,取得收获,学会珍惜,懂得感恩与奉献,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幸福生活注入更多正能量。
亲子互动显温情,家校共育生命之光。亲子活动是促进家庭和谐、增进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嘉年华、家长驻校日等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度过欢乐时光,加深彼此的了解与信任。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能让他们在家庭的支持与关爱中感受到幸福与温暖,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教师队伍、改革教育方式、关注学生成长,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实现人生的幸福。这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社会的期待。
(徐怡,中共党员,奉贤区阳光外国语学校党政办负责人。曾获区行政嘉奖、区中青年比武三等奖、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评选三等奖、青少年科学思创挑战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教育格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