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秀秀:搭建心灵之桥 共绘成长蓝图
发布时间:2024-07-28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成长。
在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班主任该怎样去发现和认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波动,并洞察到这些表象背后隐藏的原因呢?借助周记可以搭建起老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通过周记可以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向、道德品行、学习状态、家庭生活等,从而在育人过程中能够有迹可循、有理可说,进而有法可做。
周记是自省书
在周记中,学生们常常进行自我检讨。在做了错事、考试没有考好后,他们的周记都写得格外认真,不仅事情交代得全面到位,反思检讨也是入木三分。
例如班中某位男同学,他的周记本中写满了自我反省。有对他平时作业态度不端正的自我检讨,有关于某次阶段反馈测试的反思小结,也有向我求助“如何实现学业突破”的发问,更有寻求能力提升的作业加练,处处流露着他渴求进步,并会付诸行动的坚定决心。每次我都会在他的周记本上热情洋溢地写到“分析的真到位”“祝你成功”“期待看到你的进步”等字样,给予他前进的动力。当然我也深知笔头文字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当众的夸奖会带给他更大的能量。所以在平时上课时,我会特地加上一句“看我们某某同学已经不会再错了”“某某同学最近学习很积极哦,是要决心变学霸了啊”……除了学习,他也会检讨自己不得体的言行举止,有课间的吵闹、尖叫、大笑,有自习课上随意讲话等,并立下承诺,会学着控制住自己的言行。而我也会在周记本上回应给他“慢慢来”“老师等着你的焕然一新”“你又离自己的预期更近一步咯”。平时课间,我也会刻意走到他的座位附近说道:“你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做作业的样子太酷啦!”
周记扮演着学生“自省书”的角色,每周一次的自我反省,学生不仅能主动认识到自己现阶段的不足,及时积极改正,而且写在周记本里,也起到了一个警醒的作用,每每打开时都会提醒自己不能重蹈覆辙。
周记是意见簿
学生们朝夕相处,看到的问题多,观察得也仔细全面,学生们将周记当做“意见簿”,向我反映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以及近期班级表现不好的地方,为班集体建设出谋划策,所提的建议也很是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
例如班里出现课间吵闹等现象时,有同学就会在周记中建议我优化班级日志的设计,将课间时段划分得更细致些,记录得更详尽些;班级里有值日生出现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学生就会在周记中建议我设置值日生监督制度……“感谢你的建议,马上采纳,请等待验收。”我会第一时间听取、采纳学生们所给出的合理建议,调整班级中不完善的规章制度,使班级的制度管理日趋成熟。
一个班委曾在周记中这样写道“老师,我们每次开展班委会议,在您面前我没有指出班级问题是怕得罪大家,怕他们不再跟我玩了。”后来在与班委们单独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都表露出了一样的想法。故在后续的一次班委会议中,我提出了要举办一次小型自由辩论赛的设想,主题围绕在校该不该说真话展开。学生们踊跃参加辩论赛,在精彩激烈的争辩中,他们明白了说真话的必要性,对能发现并及时指出自己的不足的同学也由衷地表达了感谢,不会再有记仇心理。
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周记这一媒介与学生共同研讨管理班级的办法,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建议,并付诸实际行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起到了加强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周记是倾诉地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内心世界日渐复杂,感受体验日益增多,容易感到苦恼、迷惑,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周记了解到学生成长路上的困惑,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情感问题还是会拿捏不准,他们还不能区分喜欢、欣赏和崇拜三者之间的区别。在周记中察觉到了孩子们心中懵懂的情感后,我当机立断,立马开展了一节名为《青春期的那些事》主题班会课,“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让他们明白有好感是正常的,但不要轻易表达情感,花儿开得过早,会提前凋零,结不出饱满的果实,要让自己的情感在最适合的时候赢得真正属于它的精彩,不要做出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事情。
除此之外,学生们也会跟我分享一些家庭生活,诉说他们的烦恼。比如:妈妈生了二胎,对自己的关心减少了;家里弟弟做错了事情,妈妈却要来批评自己……这就需要我及时反馈给家长,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同时尽自己最大可能给予他们多一点的关爱和呵护。很多时候,我们教师饱含情感的互动犹如滴滴甘露滋润着学生渴望爱的心田,会使他们感动,会使他们产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仰慕心理,会激励他们更好地做人、学习。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精心设计的互动,积极对待学生在周记中提出的建议、要求和想法,给学生一个说法,让事情落到实处,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指导、关怀与尊重,并有所启迪,是周记在班级管理中能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
你把心灵交给我,我把关爱献给你。一本周记记录着学生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见证了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同时也承载着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与关怀,记载着育人的点点滴滴。
(邵秀秀,中共党员,奉贤区尚同中学教师。曾获区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青年教师,所带班级曾获市优秀少先队中队,区优秀少先队集体等荣誉。教育格言:所有的种子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