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顾燕:做追随孩子的陪伴者
发布时间:2024-10-02托班,会让我想起一群群鼻涕眼泪挂满脸上的小可爱,一个个包着尿布的小精灵,或是一个个话也不会说的小宝贝。我单纯以为用陪伴小班幼儿的经验可以轻松“拿下”他们,但实践中却一切归零,重新启航,3岁以下的孩子与小班幼儿截然不同,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月龄特点。
0-3岁的幼儿对于熟悉的人和环境有着依恋,初入幼儿园时,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令他们产生分离焦虑,因此家一样温暖的环境、亲人一样爱的陪伴是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
“暖棚”式环境缓解情绪焦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托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初入园时,陌生的新环境令他们产生分离、焦虑情绪,经常哭闹。因此,创设自由、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为帮助托班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环境,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在开学前,教室环境创设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基于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力争遵循“软、圆、趣、变”的原则,将收集到的各类幼儿喜好资料融入班级环境创设中,旨在打造家庭般舒适温馨的环境,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仿真“娃娃家”“小厨房”“游戏屋”“小书房”等,充满童趣和家庭元素;考虑到幼儿对于家庭的依恋,我们创设了“照片墙”,一张张全家福呈现在墙上,以缓解幼儿焦虑的情绪。
“老师,我要妈妈。”已经是开学的第二周,莱莱还是哭着喊着要妈妈,这可如何是好?于是,我指着墙上的全家福说:“宝贝,你看爸爸妈妈陪着你呢!”莱莱看着墙上的照片说:“我要爸爸妈妈照片。”我帮助她拿下墙上的照片,她紧紧地把照片抱在怀里,坐在小沙发上,脸上的泪水渐渐止住了。从那天起,每天早上来园后,她都会默默站在自己照片边上,等着我拿给她。从每天拿照片下来抱在怀里,到慢慢鼓励她:“照片在墙上陪着莱莱。”渐渐地,她不再需要抱照片,只是偶尔看看自己的全家福。
“暖棚”式环境让托班幼儿感受环境的温度,缓解情绪焦虑。另外,为了让幼儿在情感上有所依托,我们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宝贝瓶”,装上自己喜爱的玩具,如小汽车、小娃娃、小球等等,让班级随处散发着“家”的味道,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
“音乐”式交流鼓励开口交往
教育学家于漪老师说:“每一个幼儿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树苗,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幼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尊重,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面对托班幼儿,有的语言发展比较慢,有的没适应幼儿园生活,有的性格腼腆,他们在幼儿园始终不愿意开口,一整天都不说话,默默参与着班级的活动。这时,作为老师的我就是一台“播放器”,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身边的孩子,帮助他们开口,敢于和同伴、老师交往。
“宝贝,早上好!”“宝贝,你来啦!”“宝贝,你好呀!”……又是新的一天,我在教室门口蹲下身,迎接着一个个小可爱的到来。“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不哭也不闹…….”远远就听到叶子唱着歌,迈着快乐的步伐来到幼儿园,“叶子,早上好。”“早上好!”叶子一边跟我打着招呼,一边把自己的晨检牌插到照片下面,走进教室。豆豆跟着叶子也来到教室门口,“豆豆,早上好。”我用同样的方法跟豆豆打招呼,第一次豆豆没有回答我。“豆豆,早上好。”第二次打招呼豆豆还是没有回答我。“豆豆,早上好。”这一次,我放慢语速,一个字一个字跟她打招呼,这一次豆豆终于跟我开口了:“老师,早上好。”她用非常快的语速说道。五哥飞奔而来,先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五哥,早上好。”“好!”五哥说到,“早、上、好、”我又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到,但是五哥还是一个字“好”回答我,于是我说一个字让他回一个字,他才吃力地把三个字都说了出来。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发展是不同的,这三个孩子在语言发展上有着差距,针对不同的孩子,老师就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可以感受到老师一遍又一遍像“音乐”一样重复播放着,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分别以1倍速、0.5倍速进行播放,鼓励托班幼儿尝试开口说话、进行语言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从单个幼儿身上发现他的进步,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摄像”式观察感受纯真童心
在托班日常生活游戏中,老师就像一个“摄像师”,随时记录着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为见证幼儿成长而快乐。游戏是幼儿与生俱来就喜欢的,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托班幼儿也不例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游戏中认识自我、适应环境、了解未知、形成经验。
瞧,户外游戏开始了,爱模仿的孩子学着爸爸妈妈开始烧饭玩“娃娃家”了。兮兮捡起地上的树叶,放在锅子里用铲子来回翻炒,接着他用铲子把里面的东西铲出来放到我的嘴巴边上,我问:“这是什么好吃的呀。”兮兮说:“牛排。”这个答案让我非常欣喜,托班的兮兮居然能够把这片树叶联想成牛排,我马上张开嘴巴假装吃起来。“哇,你烧得真好吃。”我拍起手跟兮兮说,兮兮脸上洋溢出快乐的笑容。
托班幼儿开展平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同伴合作意识,兮兮在游戏中拿着树叶做饭,还跟我说是牛排,看得出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此时此刻,我们就是“孩子王”,用游戏的语言和孩子进行游戏,用自己的一抹童心参与幼儿的一场游戏,感受托班幼儿成长的喜悦。
他们目光清澈如水,他们笑容灿烂如光,他们是“最柔软的群体”,我愿追随他们的脚步,捕捉他们的目光,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想法,心守一抹童心,静待一树花开,做一个温暖的陪伴者。
(何顾燕,奉贤区实验·金贝联合幼儿园教师,区教育系统第二届青干班学员。曾获区行政嘉奖、区园丁奖等,论文曾获“2020(第九届)中国幼教系统年度论文评选”二等奖。教育格言:做人以真,待人以诚,永葆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