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燕:学习 修炼 成长
发布时间:2024-10-032013年的夏天,我挥别了学生时代,踏入南桥·恒贤联合小学,成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此,已然走过12个春秋。身为青年教师,我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于磨炼里逐步成长,为成为一名好老师而奋力前行。回首这12年,一路有欢笑与泪水交织,有辛勤同忙碌相伴,但更多的是满满的学习、收获与幸福感悟。
立足课堂,潜心学习
新起点,新征程。初登讲台之时,虽在大学期间积累了诸多小学教育理论知识,然而实际教学经验却相对匮乏。幸运的是,学校为我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她亲切地和我说:“小郁,没关系的,好好学!”自此,我时常观摩带教老师的课堂教学,认真学习她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将每一个细节详尽地记录在听课本上,以便课后深入琢磨体会。
同时,借助学校每月一次的诊断课契机,我也常邀请带教老师来听我的课。“小郁老师,教案的这个环节具体一点就更好!”“这节课,我们还需细细琢磨探讨。”这些干练简洁的话语时常在耳畔响起,她一次次地给予修改意见,助力我逐步成长。在这一次次的课堂实践中,老师们精准指出我教学中的不足,为我指明改进方向并提出诸多建议,也让我懂得在备课时如何更好地基于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
最终,在教研员的悉心指导及整个数学组的全力帮助下,初入职场第一年的我,成功执教了一节区级展示课《三位数减法(横式计算)》,并在区一年期新教师的考核中荣获得综合优秀的成绩,迈出了新教师坚实的“第一步”。
培训赋能,修炼提升
“众人拾柴火焰高”,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青年教师更是需要“常学常新”。市、区级的各级各类培训恰似一场场“及时雨”,为青年教师们搭建起“学习、思考”的优质平台,提供了“研讨、提升”的广阔空间,让我们得以在其中共同学习、茁壮成长。
2019年的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提高班,让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全新认识,也为我成功执教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小小规划师》奠定了基础;之后,在教研员的带领下,我有幸奔赴“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现场,聆听了大咖顾泠沅老师的“45年:一项教学教改实验”讲座,对教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接着,我有幸成为了张其荣名教师工作室的一员,一次次的工作室活动犹如一场场“头脑风暴”,让我们与“新课标”“教育数字化”“深度学习”等热点研究进行了更深入的碰撞。
一次次的培训,宛如一场场自我修炼,使我开阔了视野,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也在“修炼”路上有了璀璨的“收获”。
科研引领,反思成长
科研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灵魂,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尤其如此。在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与教育质量。因此,在教学之余,我始终坚持以研促教,探寻教学中的“真问题”,边实践边梳理,边提炼边总结,扎实开展研究,提高教学质效,增强科研能力。
我主持的上海市青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即将结题之时,需要整理课题成果,我一度陷入迷茫。庆幸的是,教研员及学校的科研主任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小郁,这个论点的案例可以采用对比的形式,将游戏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设计进行对比,这样能更突出游戏的作用。”“小郁,这个论点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将两种形式的教学目标进行罗列,这样看起来更清楚。”一次次的修改中,大家给予了我诸多宝贵意见和想法,最终,我主持的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市二等奖的成绩,这是我成长路上的鲜明“印迹”。
学习永无止境,成长永无终点。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坚定地走在学习之路上,不断学习、修炼、成长……
(郁燕,奉贤区南桥·恒贤联合小学数学教师。曾获区行政嘉奖、区十佳青年教师、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区第二届“贤城好家长”等。主持的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获二等奖。教育格言: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