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心怀热爱 “跨界”也精彩
发布时间:2024-10-272023年秋,在辗转了12个年头后,我从奉贤幼教走出去,又从浦东教育回归,终于又回到了我无限憧憬与热爱的奉贤教育这块热土,犹如久别故乡的游子重返温暖家园。我知道,这里是我梦想再次起航的地方,是我能继续挥洒教育热情的舞台。
来到星火学校的第二学期,承蒙校领导的鼓励、信任与支持下,我成为一名“跨界”班主任。这样的挑战摆在面前,我感到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同时,我的脑海中也闪现着“我的数学课是体育老师教的……”之类的调侃之语。但我坚信,无论教什么学科,育人的使命是一样的。
体育精神引领 绽放班级光彩
作为一名新手小学班主任,我缺乏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但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体育精神。在体育课上,我教会孩子们坚持、拼搏、团队合作和永不放弃。现在,我把这些宝贵的品质带到班级管理中。我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那些在操场上活力四射的孩子,在学习中可能也有无限的潜力等待挖掘。我鼓励他们将体育赛场上的热情和专注带到课堂上,让学习也成为一场充满挑战和乐趣的竞赛。我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团建项目。一场班内拔河比赛,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团结一心的力量;一次接力赛跑,教会他们如何相互配合、信任队友。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班团队意识和责任感,也增进了班级凝聚力。一学期下来,班级屡次获得周流动红旗,在校广播操大赛和校红歌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2023学年第二学期校行规示范班称号等。
全员岗位担当 赋能班级建设
当然,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组织活动,还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能力发展。一个班级相当于一个小社会,班级管理和建设应是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并执行才能发挥出更高效能。为了使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我尝试推行班级人人都有岗位制。课表小管家、节能小卫士、桌椅管理员、黑板美容师、绿化园艺师、地面监督员、图书管理员、路队小队长等不同的岗位,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认领,人人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利用每周三午会时间,组织开展管理例会,对一周的班级各个岗位工作进行总结,表彰优秀,也一起对做的不够的管理员提出改进建议,鼓励他们继续为班级服务。一段时间下来,班级各项事务都变得竟然有序,同学们的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每个同学既是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又都是班级管理者,双重身份让责任和约束并行,时刻提醒同学们将各项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奖惩制度分明 助力班级进步
一年级的学生稚气可爱,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家长以及同伴的认可,也需要一定的奖惩来调动和约束他们的行为。我根据低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喜好,实行积星兑换礼物制。想要获得星星章,需要孩子们在学习、生活、班级管理工作表现等各个方面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与此同时,如果犯了错,也会被扣除相应的星星数。“老师,我要积满10颗星兑换乐高玩具;我要用自己积累的星星给妈妈兑换漂亮发夹……”专属积星本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时刻提醒着他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制度实行一段时间后,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多了;课间乐于助人的行为多了;书写凌乱学生会刻意放慢速度认真写并得到了任课老师的认可;课间奔跑,肆意打闹的行为少了,专属积星本上的星星章成了同学们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专属证明。
在这别样的征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时常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请教,阅读班级管理书籍,参加培训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我也逐渐明白,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和呵护。从操场上的体育课堂到教室里的三尺讲台,“跨界”之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任”之年。我坚信,只要用心去做,用爱去育,我一定能在这个别样的征程中,陪伴孩子们茁壮成长,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吴佳,中共党员,奉贤区星火·钱桥联合学校教师,曾获奉贤区行政嘉奖,区五年期教师回炉提升培训“优秀学员”,奉贤区卓越教师工程“优秀青年教师”等。教育格言:做一片绿叶、一丝春风、一缕阳光,把温暖和爱带给最可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