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逸:点亮生命灯火 以爱携手共长

发布时间:2024-11-10

提起于漪先生,都说中国基础教育界,出了一位“人民教育家”,被称为“教文育人的旗手”“时代师表的楷模”。对于半路出家、刚刚踏上岗位的我来说,什么是先生?如何成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从于漪先生的书中找到了点亮我职业道路的第一盏灯,先生说:“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 

满怀真情 点亮前进的道路

细细品读,你会发现于漪老师的内心是这么的有力量,在她的生命中,她不仅点亮了孩子的生命灯火,而且点亮了自己的生命灯火。

还记得,上班第一天,我走进教室第一次和我们班的孩子打招呼说:“大家好,我叫黄老师。”只见一个个睁大着小眼睛的小朋友齐声叫了一声:“黄老师,好。”从这时起,我顿时觉得我不在是我,我的姓后面多了“老师”这两个字。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已经成为了这三十多个孩子的老师。我从刚踏进教室的紧张和不安,在孩子们左一声“黄老师,你能帮帮我吗?”,右一声“黄老师,你看我画的画。”一声声的“黄老师”中我渐渐感受到孩子们的眼神从疑惑,到熟悉,到期待。当和孩子的距离从隔着岸两两观望,到走近一点牵起小手,再近一些抱一抱。他们时刻吸引着我专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吸引着我用笨拙的行动去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吸引着我的情绪随着他们起伏变换。每天会有用不完的劲,去努力学习保教理论,去练习绘画钢琴等技能,去低下身子倾听孩子的话语。用不完的劲从哪里来呢?或许就是于漪老师说的,青年教师最最重要的,心中那一盏明灯。当我被他们吸引,逐渐靠近孩子,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孩子们就像一颗颗小火苗,点燃了我心中的那盏灯。这时理想信念的明灯会照耀着奋然前行。

我想,当怀我着一份美好的情怀去从事自己的职业时,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也能让生活发出别样的光吧!

以爱为灯 照亮孩子的天空

在这一颗颗小火苗中,有一颗很特别,发着微微的光,却有着暖心的力量。这颗小火苗叫鑫宝,初见鑫宝,圆嘟嘟的小脸特别可爱,大大的眼睛却总是看着地面,睡觉时要抱着妈妈的衣服,经历并班的他和班级里的其他孩子都不熟悉。所以从来到幼儿园,他就在班级的角落等待,等待放学,等待妈妈,我想或许也在等待新朋友。关于交朋友这件事,我想那我就当他的第一个朋友吧,把他抱在怀里,和他说说班级里其他孩子的趣事,一边说,一边指,让他了解班级里孩子的名字,他的眼睛跟着我的手转动,定定地看着每一个朋友的动作,他会好奇地问我:“他们在干什么呀?”默默把朋友们做的事记在心里。慢慢地你会发现,他会时不时地在小伙伴们身边帮助他们或者说着些什么。小伙伴们也开始慢慢熟悉起身边这位朋友,在户外运动时会拉上他一起,在游戏时会听听他的意见,没过一个月,鑫宝已经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中。在老师和朋友的鼓励下,鑫宝渐渐地可以大胆和朋友协商,勇敢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乐于倾听朋友们的游戏场景,在集体中随感表达。

点亮生命灯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这是塑造孩子心灵的事。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孩子们的生活需要朋友、需要温暖、需要激情,老师需要点燃孩子的激情,用这把火照亮孩子的天空。

心与心相碰 点亮生命的灯火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在将近两年的相处,我不仅和孩子有了真情,与家长也有了心与心的相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鑫宝成长的这条路上,我和温柔的妈妈协作无间,我们每天通过照片、视频分享着孩子每天的情绪、生活、成长的点滴,给予他及时的鼓励,每天早晚的交流了解孩子近期的需求,我们成为彼此默契的伙伴。我们共同担当支持者与同行者的角色,两颗心相碰,可爱的鑫宝,生病时会给我发语音“我想幼儿园了,我也想黄老师啦!”每天早上给妈妈一个拥抱,给黄老师一个拥抱,是我们开启一天的小默契。我不换微信头像,因为他知道我的头像是哪一个,会在妈妈不知道的时候和我说悄悄话,会和我分享在家的视频。

我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那盏灯火。

正如于漪先生所说“教育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这一颗颗小种子,渐渐地,发芽,慢慢地,长大。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不仅仅会成为一颗大树,更是一个奇妙的世界,里面住着松鼠、小鸟……自由自在、热闹欢快。在枝繁叶茂的树之家里忙忙碌碌。新的种子整装待发,乘风而来……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做温暖的教师,做能育人的教师,相信我也将始终保持“向阳”,永远追求幸福,努力成为孩子及自己的点灯人。

 

(黄嘉逸,美乐谷幼儿园教师,团支部书记。曾获奉贤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市“思想的力量”征文优胜奖,金海街道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格言:在心中种花,用双手托云。)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