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点亮心灯 照亮前路——做有光的保育师
发布时间:2025-01-012024年8月30日,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浙江宁波落下帷幕,我也正式与为期近两个月的集训生活道别。在集训的时光里,我追求成长中的“光”,如同火焰般燃烧着斗志,汗水闪耀如珍珠,泪水则如露水般清澈,映照出坚持的艰辛。这些拼搏的时刻、汗水的痕迹、泪水的洗礼以及无数个不眠之夜,汇聚成一幅斑斓的画卷,深刻地刻画了这段永恒的记忆。
初识“光”的迷茫
究竟是什么样的竞赛,改变了我对“保育师”的认知呢?最初参加选拔赛时,我的理解仅限于常规的培训课程。然而,实际情况是远超预期,在培训的第二天,我便在开大的实训楼里一直待到凌晨12点。在第一轮培训期间,我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只有3到4个小时。
集训的第一天,我就和7月龄的妞妞,9月龄的彤彤大眼瞪小眼,妞妞需要更换纸尿裤,彤彤需要喂奶照护,还有一个出现气道异物梗阻的贝贝,需要心肺复苏的莉莉,我脑袋里当时真实的想法就是:我为么什么要来这里,我是进错了赛道吧?这和我日常工作完全不一样啊?!本次竞赛内容涵盖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的年龄段都不超过3岁,紧密围绕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和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展开。竞赛,既注重教养医结合,又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以及贴近实际的突发状况模拟,全方位考验保育师的专业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自认为对喂养照护有所了解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结合理论与实践后,我认识到其中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远超我的预期,这并不如非想象地中这么简单。
追逐“光”的坚定
尽管在集训期间,生理和心理都面临着遭遇了巨大的挑战,但它也赋予了我强大的抗压能力以及宝贵的人生经验。这段经历加深了我对保育师角色的理解,让我明白什么是当代所需的保育师,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保育师。
长久以来,改变早已习惯的工作方式,难如登天。而最大挑战,莫过于设计并展示综合模块中的三个游戏方案。平日,我们埋首于清洁与消毒工作,如今却要肩负起三节游戏课的重任,而且是王菁老师亲自临指导,这无疑给我带来了泰山压顶般巨大的压力。
首次展示过之后,王菁老师便一语道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问题,让我更放开放松一些,但这本身就是性格使然,我甚至也没意识到自己过于拘谨,。待到第二次展示时,王菁老师又说指出,希望下次我想从你我的眼里看见“光芒”,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不知究竟该如何才能让眼神绽放光彩。后来通过经过反复观看视频的回放,和教练的点拨指导,一番沉思之后,我找到了症结所在,上课时我没有弯下腰,视线自然无法真正聚焦在孩子身上,因而显得冷漠且高高在上。在第三次展示中,我弯下腰,在脑海中想象着眼前就是一个天真烂漫无邪的真实孩子,互动之间满溢着发自肺腑的爱意。最终,我得到了王菁老师的认可。
散发“光”的温暖
在备赛的过程中期间,我竭力将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灵活运用,于并在实践当中开始深入领会如何切实有效地践行“回应性照护”。例如,我的9个月龄的彤彤醒来后的哭闹,我学会了如何辨识识别她的饥饿信号并给予安抚她。在喂奶时,我会注意语音语调,注视她的眼睛,并确保互动。喂奶方式和拍嗝方法会根据宝宝的月龄、体重和习惯调整。在喂奶过程中,我关注观察宝宝的吞咽动作和情绪变化,鼓励她尝试自己握住奶瓶。当宝宝表现出喝饱的迹象时,我会让她休息。,我不会避免过度干预,而是根据宝宝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帮助。喂奶照护不仅包括喂奶本身,还包括对宝宝情绪的分析、母乳的处理、喂养方式的调整、情绪和吞咽动作的观察、情感联结的建立、喂奶后的照护、用具的清洁消毒、奶瓶的组装、喂奶记录的完成以及与家长的健康宣教。作为保育师,喂奶照护是一项专业任务,需要从心理和生理上全面照护幼儿,关注注重细节,并向家长提供专业建议,共同促进宝宝健康成长。我也将国赛中学习到的理念与知识运应用到日常工作中,用爱守护最柔软的群体。
心中怀有真爱,眼里方能有光。有光的保育师如璀璨星辰,以光为引,以爱为帆,在保育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用光芒传递希望,散发“光”的温暖!
(李盼,中共党员,奉贤区青青草幼儿园高级保育师。曾获2024年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2022年上海市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特等奖、2023年评为“贤城工匠”称号。教育格言:顺应自然,静待花开,用爱呵护最柔软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