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则:与光同行 一路生花
发布时间:2025-01-28岁月不居,流云不凝,一转眼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九年。在我的教育旅程中,每一季都承载着不同的风景与故事。
去年9月,我有幸成为“追光中队”的引路人,与44朵“向阳花”一起共同编织成长的篇章。这个由44朵“向阳花”组成的班级,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集体,更是一个充满爱、梦想与希望的大家庭。虽然与他们只相处了仅一年多,但许多珍贵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成为我心中的“闪光”。
初遇光芒,梦想启航
犹忆开学首日的清晨,阳光温柔地洒落,轻抚着每一寸土地。我站在教室的窗前,望着孩子们背着书包,带着纯真的笑容,蹦蹦跳跳地进入教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无数颗梦想的种子,在他们纯真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不久,“追光中队”的徽章永久地镶嵌在教室的墙上,我意识到,一段新的旅程已经正式启程。在一堂班会课上,我向孩子们阐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向阳花,心中都有一束属于自己的光辉——那是梦想的灯塔,希望的火花,以及指引未来的耀眼星辰。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梦想的深刻认识与追求,我组织了一次“我的梦想画”活动,鼓励他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梦想蓝图。绘画开始后,孩子们或低头沉思,或眼神闪烁,随后纷纷拿起画笔,不疾不徐地在画纸上勾勒出自己的梦想世界。有的孩子勾勒出了成为科学家的自己,在神秘的实验室中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有的则画出了站在舞台中央的自己,用歌声传递温暖与力量;更有孩子勾画出未来成为保家卫国、飒爽英姿的勇士……这些画作虽显稚嫩,却满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渴望。
这些画作,不仅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内心的光芒,也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便是成为那束引领他们前行的光。
心存光亮,温暖常在
教室里,明媚的阳光时常透过窗户,温柔地洒落在每一个角落,滋养着44朵含苞待放的“花”。但即便如此,也难以完全驱散孩子们心间的一丝阴霾。记得有一天,班中的一对好朋友心心和小雨,因为一把尺而争执了起来,他们各自坚称那是自己的尺,争执之声此起彼伏,使得气氛骤然间变得十分紧张。尽管班干部们努力劝解,也未能平息这场风波,于是他们匆匆来向我汇告。
我随即邀请这两位孩子到办公室来,他们还没进门,便听到了他们的争吵声:“是我的尺!”“明明是我的!我要告诉王老师……”面对此情此景,我没有急于做出裁决,而是耐心地让他们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知道,这样做不仅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更在无形中教会了他们如何在冲突中学会沟通与表达。
经过一番细致的询问,我了解到这是一场误会,这把尺是心心送给小雨的礼物。下课期间,心心看到小雨在尺上“乱涂乱画”,心生疼惜,便想要回。而小雨则满腹委屈,他只是想在朋友送的礼物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让它变得更加独一无二。
于是,我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换位思考,鼓励他们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渐渐地,心心和小雨的脸上绽放出了理解的光芒,他们开始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并反思自己的不足。随后,我适时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这把尺究竟是谁的呢?”心心毫不犹豫地表示:“既然是我送给小雨的,那它自然就是小雨的,我相信他会好好珍惜的。”小雨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最后,两张纯真无邪的笑脸再次绽放,他们手牵手,和好如初,一同回到了那个充满阳光的教室。
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引导与成长的陪伴。在教育的路上,我就是那缕驱散阴霾的阳光,照亮每一朵花成长的世界,温暖着他们的心灵。
绽放光彩,共创辉煌
美好在白驹过隙中不停地继续,我们的故事也在接续。
还记得在那场亲子运动会上,孩子们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他们不再是平日里害羞或调皮的模样,而是化身为勇敢的小战士。无论是亲子跳绳的默契配合,还是拔河比赛中的团结一致,都展现了超乎年龄的坚韧与毅力。家长们也放下了平日的忙碌,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欢乐的盛宴中,与孩子一同奔跑、欢笑,那份纯粹的快乐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孩子们通过努力而赢得比赛的那一刻,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与父母分享这份荣耀。那紧紧相拥的身影,是爱与支持的最好诠释。即便是那些未能夺冠的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也学会了坚持,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更加坚定的光芒。
这场亲子运动会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亲子运动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抹亮丽色彩,教会了他们团结、勇敢与感恩。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宝贵的记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绽放光彩,与家人、老师、同学一起,共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你看那盛放的花,来自期盼的种子,你看那丰硕的果实,来着耕耘的浪漫。”教育就是一次次静待花开的过程,守望每一朵独一无二的花朵。但愿我们的故事在这美好的时间里继续,也相信向阳花定能带着这份光芒和力量,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与光同行,一路生花。
(王文则,奉贤区思言小学年级组长。曾获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区行政嘉奖。所带班级曾获区新成长班集体等荣誉。教育格言:有爱才为教育,用自己的爱心浇灌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