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磊:径行直遂 青云万里
发布时间:2025-02-15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就像是凝聚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使得整个班集体呈现出一种相互依存、协调和促进的良好状态。
四年前,初次担任班主任的我遇见了34位个性迥异、朝气蓬勃的孩子。在新成长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为了使他们尽快获得对新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与孩子们共同制定了班级名称——“青云班”。在之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着这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树立百折不屈、自强不息的青云文化
“青云”取自《滕王阁序》中那一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其传达出的百折不屈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寄托于“青云班”的文化内涵。
在经过民主讨论后,我们共同制定了“坚毅、自强”的班级发展总目标,完善了班级口号、班训、班徽等,最终凝聚成了青云班独一无二的班级名片。
与此同时,为了呈现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班级风貌,我们群策群力将青云文化进一步具象化。我们设计布置“青云昭”“青云角”,不断丰富物质文化;讨论制定“青云公约”“青云财报”,不断完善制度文化;开展主题班会、小队研学,设立“青云榜”“青云书阁”,不断弘扬精神文化……在青云文化的浸润下,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正能量。
建设民主平等、持续发展的青云生态
良好的自主管理生态是青云班高质量发展的秘诀,其中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的观念是前提。
青云班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选举、共同监督、共同反馈和共同评价。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青云班委团”“学科骨干团”“师徒带教团”以及“小岗位管理团队”等,形成人人都是青云班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为形成一支持续发展的自主管理团队,青云班每单周开展一次培训活动,每双周进行一次工作总结。此外,我还始终鼓励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自主策划方案、活动宣传和过程实施,长此以往,青云班形成了自主成长的良好管理生态。
展现全面赋能、多元育人的青云风采
在区“贤文化”理念的指引下,我依托学校博爱德育课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计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班本化德育课程,其中包括了礼仪文化、自主管理、青春期教育等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我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各级各类活动,如语文学科周的跳蚤市场、数学说题大赛,还有学生活动节中的各项活动,借助多元活动,不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塑造笃实好学、齐头并进的青云氛围
起初,青云班中的部分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整体情况在年级中也处于中游水平。为了打破困境,我决心塑造笃实好学、齐头并进的学习氛围,希望利用班级大环境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现状。
为此,我在班中开展了《拒绝假努力》《激发“心”行动》等主题班会,并倡议全体同学书写不同阶段下可量化的学习目标,并粘贴在班级“云霄树”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和学生还共同制定作业管理制度和师徒结对制度,每周评选学习标兵、最佳师徒团队,鼓励学生之间良性竞争,逐步形成相互促进、并肩前行的良好态势。
发挥家校共育、多措并举的青云合力
为了充分发挥青云班家长的重要作用,我不定期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家校共育活动,如“青云家长进课堂”“家教沙龙”等。同时,依托学校《探寻贤文化 行走新成长》研学手册,号召家长带领小队前往李家阁、庄行暴动烈士纪念碑等教育基地,为家长和孩子架起沟通的桥梁。
不仅如此,为拓宽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我借力区数字家长平台,为青云班的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普及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另外,我也会通过信息化软件定期开展“微家长会”与“云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家庭教育困惑,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最终收获了家长较高的满意度。
寻求师生共生、和谐成长的青云道路
师生共同成长的意义是:你扶着我,我推着你,彼此心照不宣,你感染着我变得更好,我因你而发光。
作为孩子们的导师,我利用传统课堂之外的教育场景,开展各类活动,如“青云生日会”“祝福派对”“共享生活体验”等,为学生提供陪伴式的关心关怀和成长支持。
在教室一角,我还特意摆放了《我想对你说》情感信箱,为学生提供了与导师、教师、班主任倾诉心声的方式,不断拉近师生关系。
青云班是一个由相同目标、价值观和归属感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我希望青云班的孩子们都能拥有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坚定信念,将人生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攀登青云之路而努力奋斗!
(陈宇磊,奉贤区待问中学体育教师、班主任。曾获奉贤区行政嘉奖、西渡街道“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班级荣获2024年度奉贤区优秀新成长班集体。教育格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为教育事业挥洒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