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成长无界 “跨”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5-03-01

著名的教育学家怀特海先生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到: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要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作为附小的青年教师,我时常思考该如何培养“自行闪光、照亮他人、温暖社会”的太阳宝贝呢?在一次学校开展的跨学科教学讲座中,我找到了答案。在快速变化的知识时代,学生不仅需要学科知识,更应具备跨学科的整合思维,以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由此,我也不断在教学中实践着。

学科之间融合——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养成

“陈老师,新学期开始啦!这学期我能在绿太阳农庄的菜地里种胡萝卜吗?”小宇满怀期待地向我询问着。“当然可以!这学期就由你担任菜地小当家,好好干哦!”每学期,孩子们有的种菜、有的结合课堂所学,集思广益把班级认领的菜地装扮得生机勃勃。我班的小宇凭借自然课所学,详细记录适宜胡萝卜的温度区间、湿度变化及生长周期等关键数据,已然成为了胡萝卜“种植专家”。

在小宇的带领下,菜地的胡萝卜长势可喜。孩子们告诉我,胡萝卜日日常新、奋力生长的样子着实有趣。于是,我巧妙结合语文学科素养,引导他们在日记本上记录胡萝卜突破重重困境、顽强生长的精彩历程。一篇篇生动的“胡萝卜观察日记”图文并茂,在校举办的“自然笔记科普展”中斩获佳绩。孩子们欣喜地发现,原来自然课上所学还能和美术、语文等学科有机融合。

于是,孩子们对菜地的兴趣愈发浓烈,有的争当菜地小导游,为客人老师如数家珍地做介绍;有的发挥美术特长,为班级菜地设计特有的创意名牌;还有的发挥动手能力,为菜地换上了全自动灌溉系统!

最终,我们的班菜地被评为学校“最美菜地”。望着孩子们取得的丰硕成果,我深切地感受到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正悄然引导着孩子们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跨学科的认知视角与运用思维。

学习方式创新——学校课程设计的革新

每周五下午是附小特有的“快乐活动日”。在那天,孩子们最期待“逐梦追光 群星闪耀”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到来。作为附小教师,每位老师都是主题课程设计者、实施者,我也不例外。于是,我与团队教师共同推进教学,开展了以“变废为宝 创艺新生”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变革之旅。

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围绕“如何巧借废物利用,提升班级功能、优化环境”展开讨论,引导孩子尽量融汇多门学科知识,进行发明创造。行动随即展开,孩子们将收集来的快递纸盒、塑料瓶、卡纸等进行拼接和组装,一个个既实用又有科创巧思的作品就诞生了。溪溪告诉我,她们组的创意粉笔盒可不简单呢!在制作中,她和小伙伴精准地测量尺寸,设计了更方便老师拿取的结构。不仅如此,她们还在盒身绘上精美图案再缠上毛线。这样下来,“暖心”粉笔盒不仅实用还很美观呢!更有小组奇思妙想,利用废弃木板和金属片,将班级告示栏变成了可翻转的创意设计,增加了班级信息互动,真是既有智慧又有温度的创造小发明呀!

望着孩子们自信洋溢的脸庞,我深切地感受到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变革为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我和孩子们一样,在课堂中不断探索,在创新中持续前行,真切地感受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习与社会相联——社会丰富资源的整合

社会蕴含着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所为跨学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场所汇聚历史、科学、文化等多领域知识,能让学生在参观体验中,自然地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全方位的素养提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伟人”为主题,讲述了革命先辈的动人故事,蕴含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然而,那些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故事,对小朋友而言距离较远。怎样才能引导孩子更好地体会爱国主义情怀并在生活中践行呢?于是,我挖掘资源,在家长志愿者的支持下,组织了“寻找身边的爱国主义”主题小队活动。我与孩子们一同踏入海湾某部队营区,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体验之旅。在体能训练场,战士们打军体拳的飒爽英姿震撼全场,孩子们屏气凝神,真切领略到战士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走进营区宿舍,豆腐块般整齐的被子令孩子们啧啧称奇,孩子们从中领略到战士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在军区报告厅,孩子们了解到海防战士每日要进行长达六小时的艰苦操练,即便面对极端恶劣的天气,他们也毫不退缩;在军区陈列馆,通过一个个动人的英雄故事,孩子们明白了国家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战士的默默坚守和付出……活动后,小周眨着大眼睛,眼神坚定地对我说:“陈老师,我知道了每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普通人,也能被称作‘英雄’,长大以后我也要为祖国立功劳!”

回到校园,孩子们纷纷化身红色故事宣讲员,登台讲述在海防部队学习到的感人精神与英雄事迹,他们小手比划着,用纯真质朴的语言,传递着对英雄战士深深的敬意。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强化了社会责任感。

成长无界,“跨”向未来,这是新成长教育引领下应该赋予的新路径。通过一次次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我们共同见证了孩子们思维的蜕变、能力的提升!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深耕细作,整合多元资源,打破学科壁垒,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用爱与责任培育全面发展、多元成长的学生!

 

 

(陈敏,教院附小·奉浦联合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格言:精细务实,以心育心。)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