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从“0”出发:教育之路的无限探索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5-03-02

“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这是《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一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夯实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它让我感受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于漪老师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带着于漪老师的精神,我踏上了教育之路的无限探索与成长之旅。

从“0”到“1”的勇敢启程

于漪老师曾说过:“理想的实现与追寻不是靠想象,而是要靠身体力行。”她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最初教历史,后转行教语文,通过自学积累知识铺就了坚实的学科基石。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起点,更应该以于漪老师为榜样,不畏艰难,积极迎接各种挑战。20233月,我接到开展科学领域公开展示活动的通知,在对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我面临着无数的“0”:如何将内容选择与儿童生活链接、如何精选内容让学习变得有意义、如何师幼共建共同探索,发挥幼儿科学领域集体学习活动的价值……面对这些困惑,我一时不知所措。然而,正是这些“0”,激发了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在和组内老师一起研磨中,我不断思考、不断调整,在经历了八次试教之后,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从曾经的教师预设走向基于儿童经验的主动学习;从成人视角走向儿童视角;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探究过程。最终我的科学活动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那一刻,我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与意义。

从“1”到“+∞”的持续探索

书中提到“于漪老师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为于漪老师这种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所感动。因此,在“幼儿发展优先”理念的引领下,我不断探索与前行。这学期,我们小班户外游戏场地迎来了大变样:孩子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域变大了,从原来的灌木丛变成了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创建的小花园;材料丰富了,从单一的装扮材料到万能积木的加入。孩子们的游戏行为更加多样、游戏主题也随之丰富。然而,这对我全面地观察幼儿、支持幼儿提出了挑战,我不断地思考:怎样更好地支持小班幼儿的游戏呢?于是我开始借助信息技术定点追踪孩子们连续性的游戏过程,为每一个孩子建立游戏成长小档案,同时,我也积极翻阅各种优秀的游戏案例,学习其中的先进经验和教育智慧。在日复一日的追踪、建档、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我发现我更懂我的孩子们了。他们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会因为一次真诚的鼓励而勇气倍增,也会因为一个温暖的拥抱而感动不已。就如同于漪老师说的那样:要走进孩子才能读懂孩子的心。就这样,在看见孩子、看懂孩子、支持孩子的过程中,我的专业不断向内扎根,向外生长,实现了从“1”走向“+∞”的探索之旅。

从“+∞”到“0”的初心回归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后,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青年教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的这句话时刻在我耳边回响。教育的初心在于爱与责任,在于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倾注心血和智慧。我也意识到,孩子们最需要的是被倾听,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每一个孩子。于是我开始尝试利用照片、绘画、录音、日常交流、成长小档案等多种形式,来鼓励孩子们讲述、表征自己的心情、发生过的事情或遇到的问题。在倾听与对话中,搭建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让孩子们敢于表达、乐于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信赖的朋友和倾听者,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爱与责任。同时,我也认识到,幼儿园环境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要让每个角落都能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舞台。于是我通过师幼共建的课程化环境让孩子们在互动和合作中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只有不忘初心,方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从“0”出发到如今的不断成长和进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之路的艰辛与喜悦,更让我佩服于漪老师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大教育家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砥砺深耕,笃行致远,守好教育这份“责任田”,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不断学习和践行新成长教育理念,立足新成长教育梦想,为打造“四化一高”的奉贤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圆,绿叶幼儿园教师。教育格言: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