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奉贤区高中学段学校反馈会在奉贤中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3-06-15

 

613日下午,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奉贤区高中学段学校反馈会在奉贤中学召开。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纪明泽,综合教研员韩艳梅、邹一斌、刘辉、刘超,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区教育局副局长万国良,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张桂英等出席会议。奉贤区高中学段各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教育学院高中学段教研员等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韩艳梅主持。

本次反馈交流会,先由三所点上学校交流经验,再由相关市综合教研员依次对调研结果作反馈报告。

曙光中学副校长邵晶晶作培育红色精神·造就时代新人的主题报告,他重点介绍了学校基于极课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和一二三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系统性、规范性、进阶型的系统教研活动,通过自我诊断视导评估、学生评价两个维度,完善评价流程,助推师生发展,在推进双新落地过程中实现了学校对课堂模式的重塑工作。

刘辉作主题为立足学校视角的高中双新实施的反馈报告,她肯定了曙光中学在学校课程规划中具备整体视野,遵循五育并举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有整体性、层次性;教学模式上能体现对数据把脉、高效互动、精准反馈的积极探索;注重教研共同体建设。她指出,在高中课程规划与实施中需做好思维转化、认知转化、文本转化,并处理好规范与特色、创新的关系。并给出了三条转化策略:拆解与分解、转写与替代、组合与统整。她建议课程实施需填补缺口和链接落差,促进新课程融入而不是套入

景秀高级中学校长唐汝祥作主题为素养立意·特色发展的报告,他重点介绍了以主题德育系列、特色发展社团微课、心理健康操为三大支撑的校本课程和新成长研习课堂实践探索,推进双新落地,夯实学校教学质量。

刘超以固本·培元——把事情做得更好为主题,对景秀高级中学的学科调研以及综合调研情况进行总结。他指出,学校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学生们昂扬的精神面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断开始、不断留下、不断改进、不断进步的做法值得推广。他建议学校在推进新成长研习课堂建设中,帮助青年教师精准定位自身,助力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同时,进一步引进外脑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与作业评价研究,紧跟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加强多维评价的路径研究与探索。

奉贤中学副校长金继波作主题为敦本重学攀高峰·潜能教育铸品牌的报告,他介绍了百年老校在传承中持续奋进,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打造潜能教育特色品牌。他就学校科学架构课程体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设条件作重点汇报,用生动详实的案例呈现了学校的五大课程。他表示奉贤中学笃行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变革教学时空,优化教学方式,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邹一斌作主题为基于潜能教育的课程内容再构的反馈报告,他分别从课程计划编制、实施、评价三方面给予认可。他认为奉贤中学秉承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已经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宏观课程结构;深化落实国家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实施,寻求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路径;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制定评价方案,探索并建立以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体的立体评价系统。同时,他希望学校可以进一步提升课程领导力,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成长、高品质、品牌化

韩艳梅希望学校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让新成长课堂落地并不断优化,真正在实践中持续解决真实问题,优化课程实施方案,聚焦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升课程的高度和厚度。

万国良感谢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专家为奉贤高中教育提出的真知灼见,高中学段各学校认真的准备以及教育学院教研中心教研员的辛勤付出。他希望各学校认真学习领会调研反馈,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奉贤高中教育的新成长和新跨越。

纪明泽对奉贤区课程与教学大调研高中学段的情况予以肯定,希望以双新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实施为契机,坚持五育并举,践行新成长教育理念,立足课堂主阵地,以变革育人方式为抓手,点醒、点燃、点亮和点拨全体学生,相信奉贤高中教育将更上一层楼。

 

相关推荐

热门政策推荐

服务推荐

不喜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