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每一个 拥抱每一个 支持每一个——奉贤区特殊教育新学期工作会议举行 发布时间:2023-09-22
9月20日上午,2023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在实验小学召开。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万国良,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张筱燕,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惠敏学校校长戴燕,区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中心特殊教育教研员沈静远以及各学段特教工作负责人,区学前特教班幼儿园园长、奉贤中等专业学校特教部主任、特教学校分管领导、有学前特教点和随班就读学生的中小幼特教分管领导和特教专职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张筱燕主持。
工作部署明目标
戴燕从完善“全方位”支持服务体系、打造“金字塔”专业教师团队、推进“引航式”巡回指导模式、提供“针对性”医教结合服务四方面部署新学期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工作。她指出要坚持以“服务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新时代新成长”为指导理念,对标对表市、区级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聚焦重点和难点问题,围绕指导中心“智囊引擎、专业基地、资源核心”的功能定位,一同助推区域特殊教育、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沈静远对特殊教育教研工作相关任务进行传达和布置。他指出要以课堂实践为主要路径,提升特殊教育学科课程落实能力;以课题研究为线索引领,提升融合教育教师综合素养;以教育评价理论为依托,深化学前融合教育活动设计。同时对精品课遴选、上海市青年教师课堂评比等工作作相关布置和要求。
张筱燕指出,学校要进一步形成“融合共生”的理念,遵循特殊儿童成长规律和特殊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普特融合、医教结合、尊重差异、因需施教”,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教学和专业服务,促进特殊需要学生融入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学校要进一步用好特殊教育相关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真正让特殊需要学生受益;学校要做好迎接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期调研的准备,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迎接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项对标、认真梳理、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调研准备。希望普通学校承担起特殊教育的主体责任,加大对特殊需要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学习分享共成长
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汪东青以《融合有爱,让天赋自然饱满地生长》为题,立足资源教室课程建设、聚焦课堂教学、丰富融合活动形式,努力探寻学生个体发展和集体成长的平衡点、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的契合点,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关爱、发展、潜能开发,享受教育的公平,感受教育的幸福。
金蔷薇幼儿园园长盛彩红以《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光彩》为题,分享了自2014年起开设特教班至今,全园上下以情感链接、用行动诠释,整体设计管理运行机制,优化融合教育管理路径,通过“评估—研判—实施”三部曲实现融合教育管理和运行,为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普特儿童共同成长。
特教宣讲树理念
为提升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奉贤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开展《看见每一个 拥抱每一个 支持每一个》融合教育首场宣讲活动。吴艺、胡应瑛、黄雪娇、沈佩、蒲明惠等五位巡回指导教师,通过介绍融合教育理念、区域融合教育的挑战,指导普通学校构建融合教育环境支持,实施融合教育课程调整,为每一个特殊学生的新时代新成长提供高质量的融合教育支持和专业服务。
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将坚持以“服务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新时代新成长”为指导理念,打造“创新作为、勇于担当、协同合作”的团队文化,努力探索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奉贤样式”,立足“四个关键”助推区域特殊教育、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总结讲话明方向
万国良强调,融合教育的对象已经从残障儿童扩大到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学校应树立融合教育理念,担负起融合教育的主体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各学校要深刻领会市区融合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夯实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应融尽融、关爱接纳特殊需要学生。各学校要求真务实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各项工作,积极迎接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期评估;围绕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融合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主动关注特殊需要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各部门要加强专业学习,开展精准指导,严格评价考核,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奉贤样式”,打响新成长教育品牌!
融合教育的理想是——
差异不再是隔阂,每朵迟开的花都会迎来绽放;
障碍不再是距离,每颗孤独的星星都能被点亮;
残疾不再被误解,荒芜的小河终能汇入江海。
让我们看见每一个,拥抱每一个,支持每一个,
持续推进融合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
为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优质融合、特色普惠、个性成长”的目标努力!